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还珠之荣尊天下 > 第37部分(第1页)

第37部分(第1页)

“好好,哀家也不想晴儿嫁到别家去。好孩子,快起来——”得了晴儿的回复,皇太后也直言不讳笑道:“晴儿也尽管放心,以后永琨敢欺负你半点,哀家和皇上饶不了他。”

“正是呢,虽说我和皇上没有福气再收个女儿,这皇宫以后还是晴儿的娘家。”看到皇太后和乾隆满意的神情,那拉氏也接着道。

“皇后说得不错,朕明日便让人拟旨。”乾隆也笑着点了点头。

“晴儿谢过老佛爷,谢谢皇上,谢谢皇后娘娘。”一切终成定局,晴儿也在心里舒了口气,终于做出了抉择,再也不用小心翼翼——以后是不是还可以憧憬一下未来新生活了?

随着晴儿又退到皇太后身边,殿内所有人,几乎包括所有宫婢内侍都将目光对上了旁边的兰馨。面对如此多的X光扫描,又紧张又羞赧的兰馨顿时直冒冷汗。

“傻丫头,不就是指个婚么?何至于这么紧张?”到底是养在自己身边的女儿,那拉氏率先拉过兰馨的手略带心疼道。

“皇额娘——”此时兰馨已经不仅仅是紧张和难为情了,晴儿的话已经让她暗生焦虑和害怕,于是那拉氏刚一开口,她便已经红了眼眶跪倒在帝后面前。

皇太后和帝后三人哪里会看不出兰馨藏着心事?三人对视一眼,最后仍是由皇后开口:“好了,兰儿,起来,当着皇额娘和皇阿玛的面,有什么事不好说的?”

另一边晴儿在老佛爷耳边一阵低语,恍然大悟的皇太后也打发走了殿内大半宫婢。

“皇额娘,儿臣——儿臣——不要嫁人——”吱唔半天,兰馨嗫嚅道。

“是不要嫁人还是不要嫁给别人?”回味过来的乾隆突然开口:“兰丫头,如果是第一种,皇阿玛可不会答应你;如果是后一种,皇阿玛兴许还可以考虑考虑。”

“皇帝,你就直接指婚吧,以兰儿这种性子,我们怕是问到明年也问不出个结果。”看到晴儿眼中的祈求和兰馨一脸的紧张,皇太后终于开口道:“哀家记得你身边不是有个极得力的头等侍卫?似乎是叫海什么兰——以前听你老夸他,而且听这名字也是与兰儿有些妙缘,哀家觉得不错,皇帝你怎么看?”

“老佛爷是说海兰察?”经皇太后一提醒,再看看兰馨瞬间涨红的脸,乾隆也恍然大悟:“海兰察确是我八旗少有的俊才,不过就是家世差了些——”乾隆也是就事论事,他虽然爱惜良才,但作为一个父亲,还是一国之君,他可从没有想过将宠爱的女儿嫁给一个毫无背景家世的少年。

“皇阿玛——皇额娘——”晴儿的话再一次在脑海浮现,再看皇后脸上明显也是不认同,一时间兰馨也不知从哪里得了勇气,再一次跪倒在帝后面前坚定道,“皇阿玛,兰儿愿意。”

“兰儿,你可知道那海兰察只是普通的农户出身?”有些惊异于兰馨的主动,乾隆半晌才回过神来。自己不过是派那小子护送女儿出宫几趟,不想一直闷声不吭的他竟然将女儿的心偷走了——臭小子,回头看朕怎么操练你!

“皇阿玛,儿臣知道。”一切都说开了,似乎也没有那么难为情了,定定望着乾隆,兰馨又咬唇低道:“皇阿玛,皇额娘,女儿知道自己不该如此不知廉耻,可是——”

“好了,兰儿,既然你愿意,不怕委屈,皇阿玛还有什么好说的?”对于疼爱的女儿,乾隆还是极为宽容的。

“皇上,你真的决定了?”那拉氏却仍没有转过那个弯。

“那海兰察只除了身世差些,其他倒也无可挑惕。”乾隆一直都很欣赏海兰察的,刚才会迟疑只不过因为一切太突兀了,他从来没有将自己的女儿与草根出身的侍卫联系在一起:“其实如果不是朕舍不得,随便将那小子放到哪个旗营里,用不了几年必是我大清一员虎将。”

“身份低怕什么?只要有才,这大清眼下正是用人之际,还怕他挣不出个功名来?”视线在帝后二人身上一顿,皇太后又道:“若实在不行也只有委屈兰儿了,先以和硕格格的身份出嫁,等过几年寻个机会再正式册封公主——”皇太后心底还是隐隐存着一抹私心,不愿将来兰馨的大婚压过晴儿,无关乎晴儿和兰儿如何,只不过身居那样的位子,有些体面她还是要争的。

“既然老佛爷和皇上都说好,那就这么着吧。”面对兰馨的满眼祈求,皇太后和皇帝的认可,那拉氏也只好妥协了。

乾隆二十五年底,在慈宁宫内,兰馨和晴儿的婚事就这么定了,晴儿封和硕格格指婚和亲王四子永琨;兰馨封和硕格格指婚一等侍卫海兰察,另择吉日完婚。

下朝之后,乾隆终是忍不住将海兰察狠骂一顿,末了又将他调到兵部尚书兼军机大臣正红旗都统阿桂的手下,来年与俄国的大战,便是这位准额驸彻底扬名疆场之时。

作者有话要说:海兰察(公元1740年……1793年)额格都?多拉尔氏,呼伦贝尔索伦左翼镶黄旗鄂温克人。乾隆二十年(1755)从军,征战南北。海兰察勇武过人,身先士卒,晋升头等待卫、一等超勇公、侍卫大臣、都统参赞大臣等大清国要职。为维护大清版图之完整,海兰察战骑踏遍大小金 川、西藏、台湾等地,其战功赫赫,青史留名,乾隆五十八年病逝于京都,以神威之师入昭忠祀,画像绘紫光阁四次。是真正的由布衣到将军的传奇人物。

啊——为什么大家都猜到了?神算呐!

烧叉被惦记上了

因为不知道乾隆是不是真的已经开始忘记淑芳斋的糟心事,和亲王福晋一直没有带着“新寻回来的女儿”进宫请安,如今收到指婚的圣旨,她也借着进宫谢恩的时候终于对老佛爷和那拉氏提了自己已经“寻回女儿一事”,皇太后略一沉吟,便让吴扎库氏明日带着“女儿”进宫。

下午乾隆来慈宁宫的时候,老佛爷“无意间”将吴扎库氏的话与乾隆提了,沉吟片刻,乾隆也回道:“既是弘昼府上的格格,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一切由老佛爷和皇后安排就是。”

还是在慈宁宫内,吴扎库氏带着萌姝一一给皇太后皇后以及所有够资格受礼的嫔妃行礼,当然,新格格的礼也没有白行,见面礼可是得了不少。

打过招呼,以皇太后和皇后为主导的谈心节目如期在慈宁宫上演,配合者是吴扎库氏“母女”,围绕着新格格从走失到进京以及如今在王府的生活琐事,四人展开了一场亲切而完美的会谈。

于是从四人的问答中,众妃嫔知道这位新格格是十五年前在江南走丢的,后来被一对来自安徽的小夫妻收养,小格格深得养父母喜爱,养父母因而便瞒了“女儿”的身世,只说是自己亲生的,而且一家还搬去莱芜,这一住就是十五年,三年前养父去世,养母也跟着病倒,直到临终前才告诉“女儿”实情,然后拿出王府的玉佩让小格格去衙门寻亲,和亲王这才找回失散的女儿。

不过慈宁宫的戏演得再逼真,这后宫也不乏能猜到实情的人精,不提和亲王府新格格与淑芳斋失踪宫女一模一样的长像,像舒贵妃婉嫔等人都是藩邸的老人了,十五年前他们可没听过和亲王府丢女儿一事。再想一想淑芳斋和延禧宫开始被皇帝冷落的时间——对于这位和亲王府的新格格,已经有不少人猜到了实情。

这天乾隆来慈宁宫的时间晚了许多,一干后宫美人也已经尽数退去,连那拉氏和吴扎库氏也相偕避开,偌大的正殿只留下了四人:乾隆,新格格,老佛爷和桂嬷嬷。

“紫薇——”打量着亲生女儿许久,乾隆突然开口:“这是朕最后一次叫你紫薇,在这一刻,朕是你的阿玛,但是今日出了慈宁宫殿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紫薇,你只能是和亲王府的三格格。”

“皇上——”勉强克制住满心的泪水,萌姝满是感激地跪倒在乾隆面前:“皇上,有您今日这句话就够了,您承认了我——皇上,我知道自己以前的无知和愚蠢给您带来了无尽的麻烦,我在这里给您磕头赔罪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