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还珠之荣尊天下 > 第7部分(第1页)

第7部分(第1页)

一份。”

“那怎么能一样?天下人谁不知道老佛爷是最有福气的人,养了几个如珠如宝的孙儿,一个个慧质兰心孝顺有加,于是家里一直和和美美晴空万里。”顿了片刻,和荣又拉着皇太后的衣袖面带哀怨,“如果少了一个福儿,老佛爷难道不觉得心里总是缺了些什么?”

“呵呵,是是——少谁也不能少了哀家的福丫头,福丫头可不止是哀家的福气,更是大清的福气。”望着旁边难得撒娇的孙女,皇太后疼惜地开口,心里也在不断挣扎。

“福儿的福气可都来自皇玛法和老佛爷的金口玉言,幸得皇玛法和老佛爷疼惜,赐了个极有福气的名字,这才有了后来那么多的好运。皇玛法和老佛爷对福儿的好,福儿一辈子记着。”

“好了,瞧你这丫头,再说下去,哀家都会觉得自己太过偏心,你是想让宝儿和永璋他们都开始埋怨哀家?”

“啊?老佛爷,福儿说错话了,你可千万别说出来你在心里其实最疼福儿,不然福儿这一辈子怕是都要被弟弟妹妹们惦记上了!”

“二姐姐,在你心里我们就是那么小气的人?”随着一声清脆的低笑,和敬带着兰馨自门口缓缓而入,随即两人一起向首座的皇太后拜倒,“宝儿兰馨给老佛爷请安,老佛爷吉祥。”

“好,好,都快坐着,两个丫头来得真是及时,正好羞一羞你们那个不害臊的姐姐。”见众人彼此间互相见过礼,皇太后也继续笑道,“晴儿也过去跟姐妹们好好说说话,有桂嬷嬷和永璋陪着哀家就行了。”

“福儿算是看出来了,福儿离宫的这些时日,几个妹妹是越发亲近了,福儿似乎被孤立了,老佛爷你更要多疼惜福儿才是!”

和荣的“不识趣”自是引来众人一阵声讨,皇太后更是带着几分哭笑不得的心情望着众人,直到乾隆的出现,眼前热烈的气氛才突然淡了下来。

一番反复的请安礼自然是少不了,一切礼毕,乾隆又对着刚回宫的和荣永璋关怀几句,末了皇太后才又率先开口:“皇帝可是从养心殿直接过来的?用过膳了吧?国事繁忙,皇帝实在不必每日都过来。你也瞧见了,有几个丫头在,哀家这里可是热闹得很。”

“福儿他们是他们,儿子是儿子,莫非皇额娘有了孙儿就不要儿子了?”满意地看了众人一眼,乾隆对着母亲低笑道,“皇额娘也不用为儿子担心,儿子的身体自己清楚,好着呢,最近朝廷上又无甚大事,儿子今后一段时间怕是会经常来叨扰皇额娘了。”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乾隆说到这里的时候,母子二人似乎有些心照不宣地向旁边的和荣看了一眼。

“只要不误了朝廷上的大事,哀家还能不欢迎自个儿子?”轻笑中皇太后又突然回头,“福儿和永璋刚回来,哀家和你们皇阿玛也见过了,时间不早了,赶快去跟纯妃和娴贵妃请个安,再晚些阿哥所的宫门都要上匙了。”一个月前,娴妃那拉氏进位为皇贵妃,暂掌后宫凤印。

待众人全部离去,就连晴儿也回了自己闺阁,大清朝这对最尊贵的母子才开始了一场艰难的谈话。

半晌,皇太后最先打破沉寂:“皇帝,朝政上的事哀家不想管也不能管,但是自个孙女出嫁的事,哀家是有权利说话的吧?”

“这个自然,福儿是皇额娘的亲孙女,她的婚事自然要皇额娘点头才行。”在心里苦笑一声,乾隆连忙回道。

“那如果哀家不同意,皇帝还会坚持已见?”

“皇额娘,皇阿玛生前为了大清鞠躬尽瘁,临终他将大清的江山托付给儿臣,儿臣日夜不敢懈怠,只为了能将大清治理得更好。”顿了片刻,乾隆又斟酌着开口,“入关之前,漠南蒙古便是我们满洲的左膀右臂,康熙三十年,圣祖爷又在多伦诺尔举行浩大的会盟仪式,漠北喀尔喀蒙古亦开始臣服于大清。然此时漠西蒙古的准噶尔出现了个噶尔丹,穷兵黩武野心勃勃,不断挑起战火,后来皇玛法三次亲征,我们满蒙将士们又英勇作战,大清边关才得以和平安定。然噶尔丹虽然兵败身死,准噶尔蒙古却与大清越行越远,康熙末年和雍正年间又相继因为一些小纷争燃起战火,雍正年间的清准战争更是持续了近六年之久,国库损耗巨大不说,大清数十万勇士更是埋骨他乡——皇额娘,皇阿玛生前让战败的准噶尔送质子进京,却又嘱咐儿臣小心看顾和教养,未尝不是想让清准两部多些了解,早日化干戈为玉帛。福丫头深受皇阿玛教导抚育,定能理解皇阿玛的心意。如果要和亲,她是最好的人选。”

“你说的这些大道理哀家何尝不明白!”半晌,皇太后才低叹着开口,“只是,皇帝,哀家问你,作为一个父亲,你可曾考虑过女儿的将来?一旦你下了旨意,以福丫头的孝心自然不会抗旨不遵,只是你怎么能保证准噶尔部就真的没有反心?你就一点都不担心建宁公主的悲剧在自己女儿身上重演?”

“皇额娘——”被皇太后一针见血地指出心底的逃避,乾隆不由得惊呼出声,片刻他才又沉声道:“皇额娘,儿臣先是大清的天子,然后才是一个父亲。准噶尔的诚心——至少依儿臣现在得到的消息来看,他们是真心与大清交好,大清若能表现出足够的诚意,对那些心里仍有疑虑的准部人来说也是一种安抚。皇额娘,请你相信,无论如何,儿子都会派人护着福丫头,她不止是皇阿玛和皇额娘的孙女,更是儿子的亲生女儿啊!”

“就真的不能在宗室中指个女子嫁过去?”看到儿子一脸的挣扎沉重,皇太后亦开始心软,毕竟她最疼的还是怀胎十月所生的这个儿子。

“目前大清适嫁的公主只有福儿和宝儿!”喇嘛达尔扎求亲在先,这时大清再另外册封公主和亲,在准噶尔部众人眼中便是消极应付,说不定还会适得其反激起他们的怨怼,攻人攻心,要收服准噶尔部,这种得不偿失的事自己断然不会允许发生。福丫头,为了大清,皇阿玛只有委屈你了。

“罢了,宝儿的亲事是孝贤在世时亲自定下的。孝贤也是好心,想着福丫头既然留京,就让哀家和你在京城八旗子弟中给她挑个最好的,不想现在却——”皇太后到底是妥协了,挥了挥手,她有些颓丧地转回内殿。

“老佛爷,你可得想开些,儿孙自有儿孙福,况且二公主那么孝顺聪明,一定能明白老佛爷和皇上的苦心的。”看到自个主子一脸的仓惶,桂嬷嬷终于忍不住安慰道。和亲历来是大清公主的夙命,如此看来,老佛爷倒是真心疼爱长公主,只可惜与江山社稷比起来,公主的幸福与否就太轻了,也许这便是皇家公主最大的不幸。

“桂嬷嬷,扶哀家去大佛堂。”半晌,皇太后终于忍不住叹息,“桂嬷嬷,你说哀家是不是真的老糊涂了?连自己的孙女都护不住,要是有一天准噶尔真的又——福丫头要怎么办?哀家怎么对得起先帝的临终托负?死后又有何颜面去见先帝?”

“老佛爷快别说那些个晦气的话,公主若是知道老佛爷为了她的事如此自责,怕是刚回宫就要开始寝食难安了。”想了想桂嬷嬷还是忍不住又轻道:“况且皇上不是说了吗?准噶尔部这次可是诚心与大清交好,若是两部能因公主和亲而更加和睦友好,西北再无战事,公主便为朝廷立了首功,到时候老佛爷和皇上再多多疼爱些公主,纵是接公主和额驸来京住上些时日也不是不可能,其他两部蒙古不是还有不少贵族子弟在北京呆的时间比草原还长?”

“唉,现在哀家也只能日夜祈祷,请求佛祖保佑西北永无战事,清准两部永罢刀兵,他日待哀家百年之后,才不至于无颜面对先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