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川军 > 第40部分(第1页)

第40部分(第1页)

关阵地部署就绪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左右,部队随即利用寨墙连夜赶筑工事。

王铭章从东关回到指挥部,总司令部来电话。孙震告诉王铭章两件他最关心的事情:

一,刚才李长官又转达委座电令:滕县为津浦北段要点,关系全局,务应竭力死守,支持时间,以待增援。委员长已急电令位于陇海线徐州西侧亳县一带的第五战区预备部队汤恩伯兵团的三个军全部,共计十万大军,星夜赶赴临城,驰援鲁南。今日中午,汤军先头部队一个团已抵达临城,并已前往南沙河布防。届时,友军主力部队将从滕县东南约十一公里处的独座山方向向滕县外围的日军开炮,展开夹攻。要他严令各部,整顿部署,务予来犯之敌以至大之打击。必要时,流最后一滴血,争取时间,以待友军到达。

二,刘止戎营已经出发,运去手榴弹二千箱,每箱五十枚。

“滕县务必死守,争取时间,以待友军之到达。”孙震在电话中大声重复说。

得到这两个消息,王铭章和各将领为之一振,赵渭宾提出立即将消息通晓各部,以振作士气,王铭章当即同意。

王铭章复又亲自赶到东门视察,把援兵消息告诉守城官兵,士气大为振奋。

王铭章对张宣武和严翊的部署相当满意,当即任命张宣武为任城防司令,指挥所有部队。他告诉张宣武,刘止戎营抵达滕县车站后,也归张宣武统一指挥。

半小时之后,从临城的最后一趟火车开过来了。从车上下来的战斗部队虽然只有三个手枪连,但是大家却非常兴奋,因为,车上装满了手榴弹,还有大量枪弹和粮食。

原来,孙震为坚守滕县,已经把临城总部的全部家当都搬到前线来了,临城已人弹俱空,他完全把希望寄托在前线部队坚守滕县,一直守到在临城附近的汤恩伯大军北上增援为止。

警卫营一下火车,就被张宣武拉到城墙上布防。两个连担任南面、西面城防,一个连为营预备队。

张宣武把团部指挥所设在东门里路北的一家山货店内,连夜将这里和城内及东关的三个战斗营营部,以及各师部和旅部架通电话。

不过,刘止戎下车后却悄悄向王铭章等报告了一个非常严重的情况:他们这趟火车路过南沙河时见到,汤恩伯的先头部队抵达南沙河之后,不再前进。他们听说,汤部先头部队向孙震表示,须等待军团司令部到达才能继续北上作战。并且,还有传言说,听王仲廉的人讲,他们只是奉命增援鲁南,并不是奉命增援滕县,究竟会不会直接增援滕县,还很难说。

王铭章和几位师旅长、参谋长一听,都觉得问题严重,立即研究形势,认为以眼前的兵力和装备,只能协同汤恩伯军团作战,不可能硬挡一面。大家一致认为,下一步的打法,主要取决于增援情况。如果第三军团到滕县来,则全力配合其作战;如果不来滕县,则占领城外高地,协同汤部作战。

王铭章随即打电话给孙震,向他了解援军是否会前往滕县,并汇报了大家的意见。孙震压根儿就没想过专程派来增援滕县的汤恩伯兵团竟然不去滕县,就直接答复说当然会来,仍要求王铭章固守待援,注意独座山方面的友军进攻信号。

这时,时间已经是3月15日深夜,滕县城关的战斗部队,共为一个团部,三个营部,还有临时来城领运弹药的124师一个步兵连,合计十个步兵连和一个土造82迫击炮连,另有师、旅部的四个警卫连,兵力二千五百人。加上滕县县长周同所率武装警察和保安团五六百人,合计三千人。但真正的战斗部队不满二千人。

各师部的通信员、文职人员和随军力夫都用北充实到战斗部队中去了。其中,连122师师部机要秘书鲁江平,主动申请到最危险的东关严翊营。

这时,所有城防部队,都在彻夜构筑工事。所有预备队,包括王铭章、赵渭宾等,则全部在连夜搬运弹药粮草。东关和城墙上的官兵,每人屁股下面都有一箱手榴弹。

第26章 16日血战

1938年3月16日,上万日军猛攻东关阵地,张宣武、严翊奋力死守。

3月16日凌晨,天还未亮,月光中,东关哨兵发现远处有一群黑影在往这边摸索前进,小声对身旁的战友说:“有情况,准备战斗!”大家赶紧把枪栓拉开做好射击准备。

待黑影靠近,哨兵高喊:“哪部分的?口令?”

黑影回答说:“我们是城里老百姓,回家拿点东西。”

连长赶紧叫官兵们别开枪,同时警惕有诈。黑影继续向前移动,突然端出冲锋枪向守军猛烈扫射。守军早有准备,迅速还击,很快将这二十多人打退。原来,这是日军派来侦察川军东关阵地的便衣队。

凌晨六点,东沙河高地日军炮阵,用十二门山炮,其中重炮八门,密集火力猛烈轰击东关、西关火车站和城内,同时出动十架飞机在县城上空狂轰滥炸。一个小时之内,落下炮弹三千余发。

炮轰之初,守军猝不及防,颇有伤亡。严翊赶紧指挥官兵进入深壕,避开炮火锋芒,严阵以待。

但是,一阵狂轰滥炸之下,城内百姓却慌乱起来,纷纷向西门和南门逃难,少数没有逃走城的则藏起来。半小时后,城内就基本见不到百姓了。

王铭章赶紧从西关电灯厂内的122师指挥部,打电话询问东关情况。张宣武告诉他,日军只是在炮轰,步兵还没开始冲锋,预计炮轰之后就会进行。

他问赵渭宾对眼下整个滕县防御形势的看法。赵渭宾说,东郊日军主力即将大举进攻,大战迫在眉睫,汤恩伯援军又迟迟不来增援,眼下的应对方案有两个,一是死守孤城,二是出城机动作战。

赵渭宾说,他个人倾向于后一种办法。留战斗部队守城,几个师部都到城外收容部队,机动作战。这样不仅伤亡会小一些,还有利于县城防守,从外围广阔战场拖住日军不能迅速南下临城和徐州。

王铭章当即同意。他深知,先前太原之所以很快失守,除了整个秩序混乱,主要问题就出在消极防御,困守孤城。如果真能按黄绍竑的意见实施,是不至于那么快就丢失的。或者就是按阎锡山的部署,如果真贯彻实施到位,也不至于丢得那么快。兵力和装备比川军远为优越的中央军和傅作义军都无法守住南京和太原这两大坚固城池,川军单凭这么一点点兵力和火力,根本不可能守住滕县这样一个小县城。只有像当时黄绍竑在太原时主张的那样,阵地战和运动战相配和,城内城外相夹攻,更有利于牵制日军对城内的进攻,延长城防时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