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川军 > 第33部分(第1页)

第33部分(第1页)

说到这里,官兵们都感慨不已,纷纷表示,能为民族奋战,能得到山东百姓如此爱戴,真是死而无憾。

当天,记者们到滕县城内和城关各处阵地采访看望,收获又不少。

第二天,他们又乘铁甲车沿铁路线往界河前线采访。

由于北沙河大桥已经炸毁,车到桥头后就不能再开,他们改乘由那里的驻军提供的川马前行。

两位同行骑着川马开心得很,但范长江在西北采访多年,骑的多是北方大马,对体型较小的川马有些不习惯,陪同的政训员告诉他,也正是这些川马,别看它们体形不大,但耐力好,非常吃苦耐劳,为部队运输物资,越秦岭,过黄河,跋山涉水,立下了汗马功劳。

大家笑道,原来,这些矮小川马,竟然也是默默无闻的抗战英雄,失敬失敬。

大家说笑着骑到一个村子前,只见村里人红男绿女,聚在一起玩赌博游戏,完全是一幅平常的农村过年情形,毫无战争气氛。

过了村子,看见很多人在拆铁道,纷纷把枕木和铁轨往临近的村子里搬。记者们问老乡这是在做什么?老乡说,工程大队要我们把北沙河以北的铁路都破坏掉,把枕木扛回家去当柴烧,明年一年的柴火都不愁了。铁轨则抬到村里去打大刀和农具。

政训员还告诉他们,前面守界河的部队还用这些铁轨和枕木做工事,做出来的工事坚固得很。

一行人抵达界河车站时,车站已经完全破坏了,只有几个哨兵在那里。政训员跟他们打了声招呼,大家继续往前骑。走了一会儿后,范长江突然觉得奇怪,问大家刚才注意到没有,这几个哨兵都穿的是棉鞋和棉衣棉裤,并且还戴了布手套。

大家一回想,的确如此,问政训员是怎么回事。政训员笑道,你们到前面不远就知道了。

又往前走了一里路,进到界河镇。

守在镇口的官兵都认识政训员,政训员说,过年都还在站岗,辛苦了。他们都笑呵呵地说不辛苦。

进到镇上,看见家家户户门上都贴着春联,还有“热烈欢迎抗日军队”、“不退倭军誓不还”之类的标语,还见到战士们从农家院子里进进出出,一些战士还在打扫街道和院子内外的鞭炮纸,也有的在往院子里挑水。

政训员一直把他们带到746团指挥部,团长谭尚修接待了他们。

记者先问,这里的官兵和老乡好像都很熟啊。谭尚修笑道,我们在界河的部队,除了坚守阵地的一线部队之外,都和老乡住在一起,这边的老乡外出的多,不少人还没回来,空房子比较多,就是家里人多的,也都积极为我们的官兵腾出房间,他们说我们四川人身体本来就不强壮,还穿着单薄,怎么也不让我们在外面宿营。

老乡见我们的官兵在外面站岗时,手脚冻坏了,还主动在哨卡旁边替我们生篝火,还配冻疮药拿给我们,帮我们的战士用雪搓热手脚,再搽上药揉疮,再穿上他们送来的袜子和棉鞋,待我们和亲人一般。

政训员笑道,界河车站哨兵的棉衣棉裤和手套,你们这下该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吧?

大家都笑了起来。

谭尚修笑着说,现在,老乡们一有空就替我们做鞋袜和棉衣棉裤和布手套,他们随时做好随时送来。现在,很多官兵都已不再是赤脚草鞋了。真像八路军讲的那样,只要我们善待老百姓,老百姓就比中央政府的后勤部长更关心我们。

众人感叹不已。

谭尚修还告诉记者,前段时间部队进攻两下店,老乡还自动帮助掩埋了阵亡没有来得及掩埋的官兵,把他们的枪弹都保存下来,交给部队。在交接的时候,他们和战士们同声哭泣,就像是自己的亲人阵亡。战士们还翻过去安慰他们,说这些战友为民族献身,死后会升天的,请他们不要过于悲伤。

记者团还采访了两次率部进攻两下店日军的尹唯一营长。

尹唯一告诉记者,自从出川以来,还从来没有现在这样好打仗。有很多民众帮助,做事情不感到困难。特别是民众自发做耳目,日军稍有情况,立即知晓,不像在山西时候那样,对敌情毫无所知,整天提心吊胆的。在这边,整天提心吊胆的是鬼子兵。他接着把鬼子张贴的虚假告示和来回拉假炮的事讲了。听得几个记者捧腹大笑。

对于22集团军高层和第五战区司令部为什么迟迟不答复川军前线将士的进攻请求,记者们也不得而知,也都觉得奇怪。他们带着内容丰富的战地见闻和官兵们的疑惑,返回后方去了。

春节刚过,邓锡侯、孙震及总部参谋人员和王铭章、陈离等到界河前线视察。一行人先到125师373旅阵地。在745团驻地,见炉火熊熊,铁锤叮当,正在打制大刀。

“呵呵,你们在鬼子眼皮下办起了军工厂?”邓锡侯笑道。

卢济清旅长回答说:“我们是采纳赵渭宾参谋长的建议,学习122师王师长他们,将就撤拆下来的铁轨打刀子,跟鬼子肉搏时用。”

来到750团阵地,邓锡侯说他已经收到他们的请战报告了,问他们最前线最近情况如何。陈仕俊报告说:“济南沦陷时,日军屠城,杀死数千同跑,很多妇女被奸污。官兵们同仇敌忾,希望总司令提供支持,让我们早日拿下两下店这个眼中钉。”

“我可以支持你们!但你们有把握吗?”

“有!尹唯一营订下了战斗公约,誓与日军战斗到底。人人都在公约上签名按箕斗。”

“哦,公约在哪儿,我看看。”邓锡侯认真地说。

陈仕俊立即让传令兵去找尹唯一把公约拿过来。尹唯一赶到后,双手把公约敬颂到邓锡侯面前,众人随即都围上来观看。只见上面密密麻麻签满了名,名字下面是殷红的手印。

王铭章笑问尹唯一:“听说陈团长给你记了过,有没有意见啊?”

“报告王师长,我没有完成歼敌任务,应该受到处分,我决心率部立功补过,战斗公约就是我们的决心。”

“好!”王铭章喝彩道,大家都鼓掌肯定。

视察完毕,邓锡侯叫随行军官和125师373旅营以上军官到村外树林里开会。他说:

“各位袍泽,我们22集团军官兵军纪严明,积极抗战,不怕牺牲,受到蒋委员长的通电嘉奖,受到山东人民和新闻舆论的好评,这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大家再接再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