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马骏别解二战风云人物 > 第10部分(第1页)

第10部分(第1页)

没有马歇尔,就不会有后来我们见到的艾森豪威尔。然而,如果艾森豪威尔不具备统帅的个性,马歇尔即便能看到他,甚至对他非常熟悉,也不会把他选定为盟军最高统帅。因为战争充满着风险,来不得半点虚假。艾森豪威尔具备优秀统帅的个性。我们可以通过艾森豪威尔用真诚解决联盟作战中最难的盟军间的矛盾问题,看到他这方面的品性——因为真诚是领导者个性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是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共同的胜利。反法西斯力量在军事行动上的统一作战,对于推动这场战争的进程,最终战胜法西斯国家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这场战争也是一场联盟战争。

联盟战争不像其他战争,盟军能否在统一指挥下协同行动意义十分重大。各盟国的军队间往往会产生误解与分歧。有些美国军人抱有救世主的思想,“我又要来欧洲为你们作战”的态度,行为上表露出对英国人的不尊重;有的英国人由于看到本国的女青年对报酬好的美国军人更加青睐,对美国军人产生非善意的感觉,这些都会加深分歧与误解。而这些分歧与误解如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盟军间的协同作战。

然而,艾森豪威尔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做的是那样完美,即使是让他最为头疼的几个高级将领也不得不承认:“艾克是一个优秀的指挥,没有他,就没有完美的交响乐。”

为了破除美军官兵与英国民众间的隔阂,艾森豪威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两者的沟通。他安排美国军人到英国受到德军轰炸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去视察,让美国军人了解英国民众在没有冰箱,没有中央供暖设备,甚至没有汽车的条件下,怎样以极少量的食物生活(配给制)却没有抱怨。美军第442步兵团上尉乔治·许埃特就是被这种“思想教育”深深触动的人,他在给华盛顿的妻子信里说:“亲爱的,你简直太棒了,为我生了一个儿子。从今天起,我有了儿子,成为了国王。可是,我喜悦的心情让今天下午参观伦敦被德国人轰炸的街区搞坏了。一个女人没有你那么幸运,她在生产时遭到德国人的轰炸,不是医生用手术刀取出她的孩子,而是德国人用炸弹的弹片划开了她的肚皮,胎儿和这个母亲都死了。这副惨景我一生难忘。每一个人都会哭泣。为了我们的儿子,我应该在这里战斗,用我的刀划开德国人的肚皮。替我吻吻我们的儿子。”

艾森豪威尔推出的沟通举措还有许多。比如,他在军中的《星条旗报》上开辟了“人民对人民”的专栏,经常发表赞扬英国人好客、勇敢的评论文章;他时常鼓励美国高级将领到英国民众间发表讲话,告知他们前线的战况,增强英国民众的必胜信心;欢迎英国人邀请美军官兵到自己的家里做客等等。

对美军军官与英国军官发生的矛盾,他处理时,十分注意不伤害英国人的民族感情。在北非作战期间,美军第3集团军巴顿的部下与英国军官发生了对骂,两个人把状告到了他那里。艾森豪威尔先与两个人说了几句话,然后让英国军官出去。他关上门,对美军军官严厉地斥责道:“你叫谁狗杂种都没有关系,但是我绝不允许你叫美国狗杂种和英国狗杂种。可是你却这样叫了。为此,我准备把你送回国,乘坐一艘慢船回国,并且没有人护送你。”艾森豪威尔还把这件事情的处理结果通报全军,以示警告。艾森豪威尔那句叫谁狗杂种都没有关系,但绝不准说某人是美国狗杂种或者是英国狗杂种的话,也很快成为美英军队中流行的幽默语言。

联盟作战中,指挥权问题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一般来说,谁都希望自己指挥其他盟国的军队,谁都希望在指挥问题上更加主动。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盟军间的关系会搞得非常僵。艾森豪威尔非常注意这个问题,该用英国军官时,一定将指挥权交出去。1943年初,在北非的突尼斯战役中,艾森豪威尔就把参战的美军交给英国人指挥。当时,负责地面作战的是英国的亚历山大将军。对此,美国军官认为,艾森豪威尔是在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他们提醒艾森豪威尔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潘兴将军一直拒绝把美军与协约国的军队合并,进而建立起自己的声誉。

“和”与“斗”的艺术(2)

艾森豪威尔正色对这些人说:“可是你们忘记了潘兴将军当时对法国元帅福煦说的话:‘我们的每一个人、第一枝枪和每一件东西都归您使用,只要您认为恰当就行。’在战场上,只要能战胜敌人,其他的都不重要。这件事不要再不负责任地议论了,如果有错,我甘愿承受后来的一切批评。”

实践证明,艾森豪威尔在北非战场上把美军交给英军指挥是对的。英国人一直想在地中海地区集中主要力量打败德国人,而美国则坚决主张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打败德国人。艾森豪威尔在北非战场对英国人让一步,却为后来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时赢得了英国人的配合。这就是一个大战略家的眼光。

当然,尽力搞好与盟国军队的关系,并不等于无原则的牵就。我举一个例子。

1944年6月,盟军实施诺曼底登陆战役成功,正向法国纵深进攻。然而,英国仍难以忘怀他们的地中海战区,丘吉尔首相提出要将准备在法国南部登陆的盟军调往地中海战区,他对艾森豪威尔说:“如果不能这样做,我将向国王辞去首相职务。”

艾森豪威尔坚持原来的作战计划,坚决反对从欧洲大陆抽调兵力。他和丘吉尔会谈多次,最后终于说服丘吉尔放弃了自己的决定。据艾森豪威尔的秘书记载,在最后一次会谈中,丘吉尔流了泪,一边抱怨艾森豪威尔不接受他的意见,一边同意继续在欧洲大陆集中兵力作战。

该和则和;和时,保证不娇纵。该斗则斗;斗时,保持斗而不破。艾森豪威尔艺术地处理好了联盟作战中的诸多关系,使得这位资历远远低于其他高级将领的人,成为一名杰出的统帅,一位美国历史第一位指挥过如此众多兵力的五星上将。英国名将蒙哥马利在评论艾森豪威尔时说:“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最高统帅——一位军事政治家。我认为,没有其他人能用他的方式把盟国军队组合成这样一部能征善战的机器,并且在许多冲突和干扰的成分之间保持平衡,这些成分不时地威胁着这艘航船。”

只有强者才回避某些争论(1)

中国古代的《诗经》有云:“百川入海,有容乃大。”千万条河流之所以能够流入大海,是因为大海有兼收并蓄的宽大胸怀。一个成功的军事统帅,要想把千军万马集合在自己的麾下作战,就要像大海容纳百川一样,容纳军中各种有用之才,容忍军中各种难容之事。艾森豪威尔把宽容作为一种胸怀,这种胸怀,也成为一种谋略,使得他的部下在关键的时刻为其去拼死,成就了他一番血与火的事业。

“宽宏大量,性格开朗”,这句评语不是别人说的,而是巴顿对艾森豪威尔的评价。这句评价准确反映了艾森豪威尔的个性。

前面谈了,艾森豪威尔是一个资历较浅的统帅。他是在1942年7月7日晋升为中将的,而且这个军衔是临时的。就是说,如果他不担任驻欧盟军统帅,他将仍是上校。而他所指挥的军官中许多人的军衔远远高于他,如北非战区盟军副司令英国的亚历山大是上将,空军司令特德也是上将;论资历有的军官也在艾森豪威尔之上,如英国的蒙哥马利在旅长、师长岗位上都干过,作战经验非常丰富,巴顿不仅当过师长与军长,而且还是美国装甲兵的创始人,作战勇猛顽强,早在军中声名显赫。

然而,艾森豪威尔却使得一切无论是军衔还是资历都高于他的人,都能像一架大机器中的镙丝钉一样,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艾森豪威尔有什么招能够让这些人甘当镙丝钉?可以归纳为两个词:宽容与机智。

先看看艾森豪威尔的宽容。举蒙哥马利的例子。

蒙哥马利是英国的一员虎将,在北非战场上,他竟然打败了大名鼎鼎的德国名将隆美尔,一时间声名显赫,英国宣传机器将其称为“战神”。既然是“神”,当然就有点神气了。蒙哥马利也认为自己气度不凡,应该担当,也能够担当更大的使命。于是,他开始同艾森豪威尔“叫板”。他认为最适合做盟军统帅的人,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英国许多将军也私下议论,蒙哥马利应该成为美英军的统帅。后来,蒙哥马利在作战中经常对艾森豪威尔表现出轻蔑的态度。对此,美军内许多人看不下去了。布雷德利对艾森豪威尔说:“如果你把指挥权交给蒙哥马利,就立即将我送回国,因为在他手下干,我没有胜利的信心。”当时在旁的巴顿也跟了一句话:“伙计,如果你不干,我也将与你一起离开。”艾森豪威尔笑着对他们说:“没关系,我会有办法处理好的,谢谢!”

他有什么办法?其实,他的办法最简单,也最难做,这就是容忍!

在他看来,联盟作战贵在团结,有团结,就有信心。既然能够在一起作战,就有共同点,这就是战胜德国人。因此,艾森豪威尔非常注意保护蒙哥马利,不让这员虎将的作战积极性受到损害。比如,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蒙哥马利是地面部队最高指挥官,连布雷德利都要听命于他,但是按照规定,一旦登陆成功,盟军在陆地上建立起行动基地后,蒙哥马利应该立即将指挥权交还给艾森豪威尔,而且应该是公开进行。然而,艾森豪威尔担心蒙哥马利会因公开宣布收回他的指挥权自尊心受到伤害,所以一直没有公开宣布,只是暗地里接过指挥权。后来蒙哥马利借阿登战役之初盟军失利的事情,再次抱怨:正是因为把地面作战的指挥权交了出去,才导致这样的情况发生。这句话意味着:如果让我指挥,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这件事在美军中引起强烈反感。美军在阿登作战中伤亡最大,现在英国人又在说风凉话,他们怎能不生气?可是艾森豪威尔还是以宽容、以肚量处理了这一问题。他只是召开了一次记者招待会,在会上先是赞扬了蒙哥马利的作战,然后非常低调地说:“整个作战行动的内容太多,不是每一位战场指挥官都能处理得了的。我并没有从蒙哥马利那里收回全部指挥权,因为指挥大权一直是在最高统帅手里的。”这句话其实是“绵里藏针”地回敬了蒙哥马利一下:指挥权一直在我手里,你知道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