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马骏别解二战风云人物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离开,比如搭乘法国驱逐舰出海,就逮捕他。应该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阻止他离开英国。

丘吉尔还尽一切可能让戴高乐参加战争期间重要的国际会议。1943年1月,美英在北非的卡萨布兰卡召开会议,协调两国的战略方针和军事行动。这次会议最大的成果是确定了盟军进攻西西里岛的作战行动,以及在太平洋和远东地区近期的作战目标。美国总统罗斯福原来并不打算让戴高乐参加,他主张让法国维希政权的将领参加。可是丘吉尔想让戴高乐参加这次会议,为此他曾同罗斯福交换过几次意见,最后终于如愿。戴高乐领导的抵抗组织是一个流亡政府,当时在英国的流亡政府有好几个,能获得这样待遇的流亡政府,仅此一个。

1944年8月,罗斯福、丘吉尔正式代表本国政府宣布戴高乐领导的法国全国解放委员会有资格执行法国的行政权力,并可以发行本国的货币。

除了矛盾,他们之间更多的还是相互敬重。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两人的命运大相径庭。丘吉尔在本国大选中败下阵来,当时正在参加波茨坦会议的他被迫中断会议回国。他感到无比羞辱,满脑子都是著名作家普卢塔克的名言:“对伟大人物的忘恩负义,是一切强大民族的特点。”

而短短几个月后,戴高乐却得到法兰西人民的顶礼膜拜,以100%的赞同票当选为临时政府总统。丘吉尔立即给戴高乐写了封祝贺信,上面有这样一句:“普卢塔克错了!”

看完丘吉尔的贺信,戴高乐笑着摇了摇头——这个和自己并肩战斗了5年的老朋友啊!尽管在流亡英国的日子里,为了维护法国的尊严和利益,他在丘吉尔面前始终保持着高傲、倔强的姿态,甚至多次与之激烈地争吵,但在他孤独的内心里,丘吉尔仍是这个世界上他唯一可以称为“朋友”的人,除他以外,都是敌人、对手和下属。戴高乐说:“如果没有丘吉尔,我的努力将会是徒劳的。”

一个是按法律程序组阁的首相,一个是流亡政府的首领;一个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个是狼狈不堪扼腕叹。然而,短短的5年后,一度春风得意的丘吉尔被民众请下了台,而一度狼狈出逃的戴高乐却被民众以迎接英雄的礼节拥戴回国。二人的命运定律般地说明:政治就是这样奇妙,功劳不在大小,怎样做人才是关键!戴高乐具备做伟人的素质,他的成就理所应当!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马歇尔向军事生涯的辉煌顶峰攀登

如果说士兵是军队的基础的话,那么军官则是支撑军队的骨骼。而一名优秀军官则是军队骨骼中的精品。有了英勇的士兵,有了善战的名将,手中的武器装备就如同一架机器一样,创造出利润最高的商品——能够战胜一切敌人的战斗力。而怎样发现一名优秀的军官,则是更为重要的一件事情。美国历史上有一位将军,有着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进入过他眼睛的将领,都成为美军最为善战的统帅。他因一项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规模的复兴计划而知名。他就是美国陆军参谋长,后任美国国务卿的乔治·马歇尔。

乔治·马歇尔出生于1880年12月31日。这位出生在岁末的男孩,是父母3个孩子中的老小。1897年,他进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当他走出这所院校时,已是20世纪的第一个春天了。1901年,他被授予第一上尉军衔,开始了一生的军事生涯。此后,他曾在美军14个不同的部队服役,甚至还到过中国,在驻天津的美军第15步兵团任代理团长。

1917年,美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随远征军司令潘兴到了欧洲,任第1步兵师参谋、作战处长,参与制定了许多对德军的作战计划。战争结束后,他被潘兴选为副官。潘兴是美军第一个五星上将,非常喜欢这个“利他主义者”,他说:“马歇尔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这种气质远远超出军事领域,使他具有政治家的风范。看吧,几年以后,这个人将成为美军最优秀的将军。”

潘兴没有看错。几年后,马歇尔离开潘兴走上了美军更高一级的岗位。他担任过本宁堡步兵学校的副校长、步兵旅旅长。1938年2月,他就任美军陆军部助理参谋长,进而走进了美军高层领导集团。从这里,他开始向军事生涯的辉煌顶峰攀登。

违反保密规定却成经典参谋领导案例(1)

进入20世纪30年代,马歇尔已是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老人了,可是,他的军人仕途还没有展翅的前景。尽管他有能力,也有人帮他说话。潘兴将军曾几次向陆军部推荐他担任更高一级的职务。1935年,甚至总统罗斯福也曾向陆军部长建议提升马歇尔为将军。可是在美国,有些事情即便是总统发话,也未必被采纳,在用人问题上更是如此。

为什么马歇尔老是无法获得提升呢?据后来发现的史料,原来时任美国陆军参谋长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不愿让马歇尔成为他的竞争对手。据马歇尔的夫人凯瑟琳说:“麦克阿瑟说过,军人中只有乔治能使他感到威胁。如果乔治无法和他一争雌雄,他就可以稳坐第一把交椅。”麦克阿瑟是一个荣誉感非常强的军人,这位与马歇尔同一年出生的将军,战功显赫,经历要比马歇尔丰富。当然,他的军衔也要比马歇尔高。这时,他已是中将军衔,而马歇尔才不过是准将。然而,他曾经和马歇尔在欧洲战场一起同德国人作过战,他深知马歇尔的军事能力不在他之下,他不愿意给马歇尔提供一个展现自己才能的平台。所以,掌握用人大权的麦克阿瑟,总是以各种理由不提拔马歇尔进入陆军决策层。马歇尔后来从他人那里知道了这一情况,然而,他不以为然。他在给自己的老上司潘兴的信中说:“其实也没有什么,人在遭遇坎坷时,要么耐心等待机会,要么慢慢老去,别无他法。我权当这件事是一个经历罢了。”

马歇尔在这封信中表现出世间有一个名词,叫胸怀!人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恰恰相反,总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坎坷与困难。面对逆境,是站着,还是趴下,衡量着一个人“才”的大小。只要不趴下,机会总会有的。

马歇尔并不太在意晋升的快慢,对他来说,重要的是在现有岗位上是否尽了自己的职责。这一做法最终使得他一直等待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那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事情。

当时,马歇尔在美国远征军作战处当处长。那时,人们认为参谋军官不是什么领导,不需要和战场指挥官一样具有领导才能。然而,马歇尔却在自己的参谋岗位上发挥了领导才能。他发现参谋部机关传达命令的系统过于繁杂,下级指挥员(尤其是营连排长们)接到野战命令或作战命令的时间很晚,他们的行动因此受到严重的阻碍——在发起进攻之前,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侦察研究。

马歇尔决定采取措施改变这种状态。一天,他带着次日的命令稿离开办公室去参加参谋会议,以便在下达之前得到最后的批准。为了节省时间,他把该命令的副本交给他的助手道利,叮嘱他守在电话机旁:“如果命令被批准,我会在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你,然后你就向各部队下达命令。”道利说:“是,上校,我明白。但是,使用电话传达命令是违反保密规定的。”他回答说:“谢谢你提醒我注意,不过,你还是要照我说的去做,我将承担一切责任。”

道利按照马歇尔上校的指示向下传达命令。当他把命令通报给第1军时,军参谋长马林·克雷格对他说:“注意,年轻人,你知道你在干什么吗?”

道利以为他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怕自己因此受到斥责,马上想把自己摘出来,便表白说:“是的,长官,但我只是在执行马歇尔上校的指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