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李时珍评传 > 第29部分(第1页)

第29部分(第1页)

理论。他在阐述自然变化、人体生理机能消长、疾病治疗原则、药物配伍原

则及药性理论时,全面地运用了阴阳学说,从阴阳互根观点出发,分析阴阳

消长、转化的原理,探寻达到阴阳调摄的途径。

李时珍运用阴阳学说,分析元气的盛衰,人体生理机制的消长,和以阳

制阴,以阴制阳,以达阴平阳秘的治疗准则,从而发展了祖国医学。他运用

阴阳学说,分析各种药物气味的不同特性,以及调和阴阳的药物配伍准则,

发展了药物学。历代封建统治者和唯心主义思想家,利用阴阳学说宣扬神秘

主义。李时珍揭开神秘主义思想,恢复阴阳学说的朴素唯物主义本来面目,

使人人都能理会它,接受它,运用它。李时珍认为阴阳学说不失为祖国医药

学进一步发展的理论工具。3000 多年前流传下来的古代哲学思想,李时珍在

研究中运用自如。

(一)阴平阳秘的施治原则

《黄帝内经》早已肯定“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生气通天论》)

又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

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体之所以发生

疾病,乃由于内部生理机能的阴阳双方失去平衡。辨证的关键在于“察色按

脉,先别阴阳。”(同上)施治的原则就是促成阴阳转化,回复到“阴平阳

秘”的常人状态。李时珍对这些基本原理融会贯通,并创造性地加以发挥。

根据人同自然统一的原理,李时珍肯定一日之内人体元气的阴阳盛衰,

同昼夜之间阴阳消长息息相通。《素问·金匮真言论》指出:昼夜之间阴阳

消长分四个阶段,“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

阴,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阳,

阴中之阳也。敌人亦应之。”(《金匮真言论》)李时珍根据这一“天人相

应”的原理,解释某些疾病发生的规律性。例如强项筋急,许叔微指出,“有

人患此,自午后发,黄昏时定。”为什么此疾多发于午后至黄昏?李时珍解

释说:

予谓此必先从足起。足少阴之经自足至顶。筋

者肝之合。今日中至黄昏,阳中之阴也,肺也。自离至兑,阴旺阳弱之时,故《灵宝毕法》

云:离至乾, 肾气绝而肝气弱。肝肾二脏受邪,故发于此时。

——《木瓜·附方》校点本第三册,第1770 页

这是说,筋者肝之合,肝气弱,易生强项筋急之症。午后至黄昏,乃阴

旺阳弱之时,故此病多发于此时。把人体内部阴阳盛衰同自然界一日之内的

阴阳消长的相应关系,阐释得十分清楚。

既然人体阴阳盛衰与自然界阴阳变化如此密切,在用药治病时,必须慎

重考虑病变、时令与用药三者之间的阴阳调摄关系。本于此,李时珍提出“逆

天时”用药的原则。春夏二季,阳气上升、旺盛,多得热病,宜用寒凉的药

品,泻热以全阳;秋冬二季,阴气上升、旺盛,多得寒病,宜用温热药物,

逐寒以存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