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石油大博弈 > 第11部分(第1页)

第11部分(第1页)

在旧金山已降到每加仑13美分,在洛杉矶为美分,远远低于拉福莱特可怕的预言。

如果说拉福莱特在油价的涨跌方面言过其实,那么在另一件事情上,他却一语中的。这件事,原本是他关于油价调查的一个插曲,即他领导的参议院的首次调查,发现了在美国历史上最著名、最奇特的丑闻之一——茶壶山丑闻。

位于怀俄明州的茶壶山得名于其地质构造的外形。它是塔夫脱和威尔逊总统当政时作为“海军石油储备”划出的3个油田之一(另两个在加利福尼亚)。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人们争论美国海军由烧煤改为烧油的结果。在这一方面,美国的情形与英国相同。1911年,与英国同时,美国政府作出决定:让美国海军舰只由烧煤改为烧油。第二年,为减缓供应的巨大压力,华盛顿开始在石油产区建立海军石油储备区,以备“在一些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下提供石油。但是,这个决定以后在华盛顿引起了一场长时间的争论,其焦点围绕着:是否应该建立这些储备区以及私人企业能否在这些储备区进行部分开采。

这场辩论是美国20世纪持续的有关公共政策辩论的一部分。辩论的一方支持私人企业在公共土地上开发资源,而另一方则主张联邦政府应该管理和保护这些资源。

1921年,哈定入主白宫。他力图使能源辩论中的双方消除敌意,在保存和开发资源方面维持和谐的关系。但由于他选择了新墨西哥州的参议员艾尔伯特?福尔担任内务部部长,便很难掩饰他更注重开发的真面目了。福尔是一位有政治势力的、成功的农场主、律师和矿主。一家杂志说他是“一个边疆人,粗鲁而敏捷,打起仗来两拳左右开弓,看上去像过去得克萨斯州的警官。据说他年轻时,用枪之神速和准确可以同柴恩?格雷小说里的西部侠客相比”。福尔认为可以无限制地使用公共土地。这一点和他那黑色宽边的牛仔帽以及酷爱好马的习性一样,是典型的西部风格。辩论的另一方对福尔的评论差距很大。一个重要的能源保存派人士说他是“开发团伙的一员”,还说:“也许可以找到一个比他更差劲的内务部部长人选,但绝不那么容易。”

福尔成功地把石油储备区从海军部抢过来,置于他的内务部管辖之下,随即又把这些土地租赁给私人公司。他的所作所为并非无人知晓。1922年春,在租赁合同签署之前,新泽西美孕石油公司的蒂格尔出其不意地出现在广告商艾伯特?拉斯克的办公室里。拉斯克曾主持过哈定的竞选活动,眼下是美国海运委员会主席。蒂格尔对他说:“我知道内务部要签署一个租赁茶壶山的合同。这件事整个石油界都有所察觉。我对茶壶山不感兴趣。对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来说,那地方一点用也没有。但我还是觉得你应该告诉总统,这件事有问题。”

拉斯克有些迟疑,但他还是拜见总统,并转达了蒂格尔的话。总统在办公桌后面踱来踱去,然后说:“我听到这种说法不是第一次了。如果福尔不是一个诚实的人,那我也就不适合当美国总统了。”很快,这两种假设都得到了充分的检验。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一章 从短缺到过剩:汽油时代的来临(4)

福尔以极优惠的条件将茶壶山租赁给哈里?辛克莱,这就保证辛克莱石油公司得到了一个万无一失的市场:美国政府。福尔又将一个更大的加利福尼亚储备区——埃尔克山出租给了爱德华?多汉尼。这两人都是美国石油界的著名人士,都是凭自己的本事在老美孚石油之外创立了自己的重要企业的“新人”。多汉尼是一个传奇般的人物。他最早是一个探矿者。有一次,由于掉进矿井,他的两腿摔断了。利用卧床养伤的时间,他看了大量的法律方面的书。据说,他还曾经持刀打退过一只美洲狮。到20世纪20年代,他已聚敛了大量的财富,他的“泛美石油公司”的原油生产已超过任何一个美孚独立公司。多汉尼工于心计,对两党的政客他都小心取悦,予以赞助。

哈里?辛克莱也是如此。他是堪萨斯州一个城镇里的一个药铺老板的儿子,从小耳濡目染,后来子承父业。但是,在他20岁那年,在一场投机中,他失去了自家的店铺。破产之后,他以倒卖钻机井架所用的木料为生。后来,他又在堪萨斯东南部和俄克拉荷马州奥赛治印第安人领地购买和出售小块的石油地产。他设法吸引了一些投资者,在各个租地建起了一批小型石油公司。他是一个出色的商人,一个坚强有力、颇为武断的企业家。他相当自信,不愿屈从于任何人,特别是他的股东。他的一个同事说:“他无论坐在哪儿,都在桌子的上首。”他总是我行我素。他把赌注下在俄克拉荷马的格兰油田上,赚了一笔。他来到俄克拉荷马的新油田,那里油如泉涌,却还没有接通输油管线,于是他以每桶10美分的价格买进所有弄得到手的原油,筑起铁罐储存起来。等到输油管接通之后,他又以每桶美元的价钱将油卖掉。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辛克莱已成为美国大陆中部最大的独立石油生产商。但他必须把油卖给那些规模庞大根基牢固的一体化公司,受人家的摆布,他实在咽不下这口气。1916年,他筹集起5 000万美元的资金,迅速建立起他自己的一体化公司。不久,他的公司已跻身于全国10家最大石油公司之列。辛克莱作为公司的绝对君主,时刻准备在国内任何地方争夺生意。他的思维习惯是:当他想做某件事时,什么都不能妨碍他,而茶壶山就是他想做的一件事。

1922年4月,在一片谣言声中,内务部与多汉尼和辛克莱签订了合同。参议员拉福莱特开始着手调查。他发现那些曾反对将储备区从海军移交给内务部并反对后来的租地合同的海军官员,都已经被调到遥不可及的地方去了。拉福莱特的疑心更重了。不过,这种怀疑只维持了1年。1923年,福尔辞去内务部部长职务。尽管他越来越遭人议论,但他仍旧是个地位牢固、受人尊敬的公众人物。

至此,哈定政府陷入了丑闻和劣迹的泥沼之中。随后不久,哈定在旧金山突然逝世。医生说他死于“栓塞”。但一家报纸的编辑说:“这种病部分来自恐惧,部分来自羞愧,部分来自内心极度的混乱。”他的副总统加尔文?柯立芝继任总统一职。

同时,参议院的公共土地委员会接手茶壶山一案。但当时仍然没有确凿的证据。所以,有些人认为这桩疑案不过是“茶壶里的一点风波”而已。后来,出现了巨额利润的事情。福尔大约在租赁茶壶山的同时就对他在新墨西哥州的农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耗资巨大,还购置了邻近的一个农场。钱是他从一个小小的锡盒中取出来的百元钞票。他是如何突然暴富的呢?人们一再追问有关他的财务状况突然改观的问题。迫于压力,他说,他从《华盛顿邮报》(Washing ton post)发行人内德??麦克莱恩那里得到10万美元的贷款。人们在棕桐海滩①中找到了麦克莱恩,此时他正因疾病在这里疗养。麦克莱恩承认借钱一事,但他说,福尔几天后就归还了支票,根本就没去银行兑换。还有更令人尴尬的事件:辛克莱的秘书证明,辛克莱曾告诉他,如果福尔需要的话,就给他万美元或3万美元。福尔确实这样做了。而辛克莱本人此时突然前往欧洲,又匆忙地离开巴黎去凡尔赛,为的是躲避记者的采访。

第十一章 从短缺到过剩:汽油时代的来临(5)

接着,一枚真正的炸弹袭来。1924年1月24日,多汉尼告诉参院听证委员会,他付给福尔10万美元,由他儿子提着一个“小黑包”亲自送到福尔办公室。多汉尼坚持说这不是贿赂,绝对不是,只是借给早年淘金时代一起探过矿的老朋友一笔贷款。

福尔说他病得不能前去出席听证会。于是,委员会派出了调查人员。接着又发现了一系列的蛛丝马迹。《新共和报》(The New Republic)说,到了1924年,整个华盛顿都深深地陷入了石油丑闻中。记者们除了石油,几乎不写别的。在饭店、街头、饭桌旁,唯一的话题就是石油。国会也取消了所有其他事务。

这件事在20世纪20年代后几年中一直拖下去。1928年,人们发现辛克莱通过一家冒牌公司——大陆贸易公司——又转给福尔几十万美元。这意味着,福尔通过对两个老朋友的帮忙,至少得到了40。万美元的好处。最后,在1931年,腐败贪婪的福尔锒铛入狱。他是第一个在职期间犯有重罪而被判刑下狱的内阁成员。由于无视法庭和参院,辛克莱被判刑6个半月。在启程去监狱时,他缺席了他的石油公司的一次董事会。但是,在这个会上,其他董事们仍然在形式上给他投了“公众信任票”。多汉尼被判无罪,并且以后也从未进过监狱。这使一个参议员愤愤不平地说:“在美国,一个百万富翁是很难被判定有罪的。”

上校和自由债券

随着进一步的调查,这一丑闻引起更广泛的反响。调查发现,那个冒牌公司)——大陆贸易公司——实际上是一些颇有名气的石油界人士以政府的“自由债券”形式接受报酬的机构。他们接受政府的自由债券,政府购买这些石油公司生产的石油。辛克莱把他的一部分自由债券给了福尔,以此种形式来报答福尔。他还给过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一些自由债券。在接受自由债券的人当中,还有美国最著名、最成功、最强有力的一位石油界人士——印第安纳美孚石油公司的总裁罗伯特?斯图尔特上校。消息传来,举国上下群情哗然。

斯图尔特方脸,大块头,当年曾是罗斯福义勇骑兵团的骑手。他与许多石油公司的头头们不同,从来没在油田工作过。他是作为律师进入印第安纳美孚石油公司工作的。此后,凭借他的法律才能爬到了公司的最高层。这并不那么出人意料。毕竟,美孚解散前后法庭内外的厮杀主宰并重新塑造了石油行业,而斯图尔特自1907年起就处于每一件与印第安纳美孚石油公司有关的案子的中心。他独断专行,威风凛凛,好勇斗狠,却也使他的公司锋芒毕露,富于进取,成为20世纪20年代全美最大的汽油销售公司。此时,“鲍勃上校”(人们这样称呼他)不仅在石油行业而且在全美实业界也是最受尊重和最享赞誉的头面人物之一。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位杰出人物竟会让茶壶山的油污辱没自己的名声?但是,在躲闪了数年的追问之后,斯图尔特终于承认他接受了76万美元的自由债券。

随着斯图尔特在关于茶壶山的争论中越陷越深,印第安纳美孕石油公司最大的股东路面了。此人以前几乎从不过问公司的经营,而这时他敦促斯图尔特“消除任何招致批评的把柄”。斯图尔特不予合作。到了1928年,这位股东终于认为对斯图尔特已做到了仁至义尽,现在必须让他滚蛋。这位股东就是老洛克菲勒唯一的儿子——小洛克菲勒。

在大多数美国人眼里,老洛克菲勒是个大恶棍,而此刻他们儿子却以惩恶扬善者的面目出现在公众面前。而且,他打算将惩恶扬善的事业深入到印第安纳美孚石油公司的心脏。他对一个参院小组委员会说,斯图尔特上校的作为事关公司以致整个行业是否具有起码的道德。但洛克菲勒在该公司直接控制的股份只有总数的15%。当斯图尔特拒绝自动辞职时,洛克菲勒发动了一场代理人之战来驱逐他。上校毫不退缩。他宣称:“如果洛克菲勒想打架的话,我会告诉他们怎样打。”他有着卓著的事业功绩。在他的领导下,印第安纳美孚石油公司的净资产在过去的10年里翻了两番。现在,他又采取了一项措施:增加了一次额外的分红和析股。但是,洛克菲勒一派并非是在为股息吵吵闹闹,他们所想要的是大获全胜。于是,他们组织起来,竭力奋战,终于在1929年3月以60%股东的投票取胜。斯图尔特被开了出去。

第十一章 从短缺到过剩:汽油时代的来临(6)

小洛克菲勒如此大张旗鼓地直接干预了他父亲的老美孚托拉斯的一个独立公司的事务。他这样做,不是仅仅为了利润,而是为了体面和好名声,为了保护整个石油界免受政府和公众新的攻击,也是为了保护洛克菲勒家族的名声。但他这样做,也受到许多人的猛烈指责。一位斯图尔特的支持者愤慨地给他写信称:“看看你爸爸在老美孚时代干的那些事,你就会知道,那要比你今天对斯图尔特的指责丑陋10倍……世界上所有的肥皂都不足以洗清老洛克菲勒50年前那双污秽的手。只有那些两手清白的人才有资格给其他的和比他强的人脸上抹黑。”

一位大学教授持有不同观点,他写道:“在我看来,无论是给大学捐款,还是资助研究活动,都不会比这更有利于教育公众如何诚实地做生意。”美国的资本主义以及石油界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巧取豪夺,因为这关系到整个石油工业和商业的前途,而不仅仅是几个人的财富。石油界要考虑它的公众形象。但是,如果说小洛克菲勒的手是干净的,那么整个茶壶山丑闻——从福尔、多汉尼、辛克莱到斯图尔特——还是接过美孚石油托拉斯未竟的事业,在公众心目中刻下了“石油金钱”的权力与腐蚀行为无恶不作、罄竹难书的印象。

地球物理学和运气

在机动车时代之初,美国许多人都担心这种“新型燃料”的供应会枯竭。但是,车辆已经开始转动,寻找石油的技术也很快得到提高。1920年以前,地质学在石油工业中意味着“表层地质学”。即根据能看见的地貌,画出并标明可能有油的区域。当时,到1920年,表层地质学几乎已走到了尽头。许多肉眼可见的可能有油的地方都已标出。勘探者们必须找出一种能“看到”地下的办法,以便探明表层下结构是否可能有油。新出现的地球物理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观看”方法。

许多地球物理的发明都是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技术加以改造而来。一个是扭力平衡仪。这种仪器被用于测量地面每一处地球引力的变化,并以此提供有关地表层下结构的情况。

石油勘探的仪器库里还有地震仪。事实证明地震仪是最有用的。地震仪是19世纪中期发现的,用于记录和分析地震。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利用地震仪寻找敌人的炮兵阵地,它后来被直接用在东欧石油工业中。1923~1924年间,德国公司发明的折射地震仪传到了美国。人们引爆炸药,地下结构折射的震动波被地表层正在倾听的耳朵——地震检波器——捕捉到。这种波可以帮助人们鉴定地下的盐穹,而石油往往可以在盐穹处发现。大约同一时期发明的反应地震仪很快替代了折射技术。这种仪器能够记录地下岩石之间产生的波动。这样,地下各种结构的形状和厚度都可以测量出来。由此,勘探事业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他们还找到了从天上观察地面的新方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都在空中观察对方军队的阵地。1919年,美国的联合石油公司雇用了两位曾在美国远征军做过空中侦察工作的前中尉,让他们给加利福尼亚地貌拍摄空中照片。另一项重要的发明是对那些从不同钻井深度得到的滑石进行微观分析——微观古生物学。这一技术可以提供几千英尺下沉积物的更进一步的线索、形状以及相对的年龄。同时,钻井技术本身也有了重大进步。人们能钻得更快更深,而且能得到更多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