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石油大博弈 > 第1部分(第1页)

第1部分(第1页)

目录一

第一部分 “石油恐慌”风雨欲来

第一章新的“石油恐慌”

解决石油恐慌的方案不应该是模棱两可的。我们需要一种全球性的解决方案——要把新开发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系统、可替代型能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有效地整合起来,当然,所有的发展与进步都应该依赖于合适的发展条件以及理性的思维……

第二部分 石油奠基者们

第二章 头脑中的石油:初始阶段

1861年4月,形势发生了变化。钻井商打成了第一口自喷井,喷出的油达到每天3000桶的惊人数字。那口井中的油喷上天时,伴随的汽体被引着,结果造成爆炸并燃起熊熊大火,一直烧了三天,造成19人死亡。尽管上星期令人震惊的消息一南方部队在萨姆特要塞开火,打响了内战的第一枪一使人暂时忘却了这场爆炸,然而它向世界宣布:新工业将有充足的原料供应……

第三章“我们的计划”:约翰?洛克菲勒和美国石油联合体

报价从500美元开始,但很快上升。莫里斯?克拉克很快出到72 000美元。洛克菲勒不动声色地提到72 500美元。克拉克举起双手,说:“约翰,我不加了。这买卖归你了。”洛克菲勒提出当场开出支系,克M说不必着急,于是两人握手告别。那次握手标志着现代石油业的开始,并使宾夕法尼亚州近乎疯狂的繁荣所造成的混乱状况出现了秩序。这种秩序的代表形式即美孚石油公司……

第四章 商业大竞争

1883年,巴库-巴统铁路建成,几乎一夜之间,巴统就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港之一。1886年,罗氏家族成立了里海-黑海石油公司,在巴统建立了储存和销售设施。诺贝尔兄弟公司立即起而效仿。巴库-巴统铁路打开了俄国石油销往西欧的大门,并由此开始了持续30年之久的争夺世界石油市场的激烈斗争……

第五章 新世纪的到来

顷刻间,小城到处是游客、淘金者、商人和油田工人。有一个星期天,火车给博蒙特送来了15 000人。他们在泥浆和油污里趟来趟去,目的就是要亲眼见证一下这个世界的新奇迹。据说有16 000人在山上的帐篷中过夜。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博蒙特城的人口就从10 000猛增到50 000……

第五章 “巨龙”被肢解了

美孚石油公司被分成多个单独实体。最大的一个是原来的控股公司——新泽西石油公司,它带走了几乎一半的净资产。它最后成为埃克森石油公司,并始终没有失去领先地位。第二大的是占净资产额9%的纽约美孚石油公司,最后变成莫比尔石油公司。此外,还有加利福尼亚美孚石油公司,后来变成雪佛龙石油公司;俄亥俄美孚石油公司,变成索亥俄石油公司,后来成为英国石油公司美国分公司;印第安纳美孚石油公司变成阿莫科石油公司;大陆石油公司变成科诺克石油公司;大西洋石油公司变成阿克石油公司的一部分。最后又成为太阳公司的一个分部……

第六章 石油战争:皇家荷兰公司的兴起和沙俄帝国的衰落

总的说来,俄国石油工业,特别是在巴库附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10年处于持续衰落中,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它在世界市场上的充满活力的伟大时刻已成往事……对诺贝尔、罗斯柴尔德和马库斯?塞缪尔来讲,俄国石油一直是巨大财富和力量的源泉。然而留恋不仅属于石油界的人士,也属于他们的敌人……

第七章 波斯:处于你争我抢之中

达西只好孤注一掷。1903年年底,他已在劳埃德银行透支了万英镑,被迫将澳大利亚金矿的股份作为抵押品。但1904年1月中旬,第二口油井开始产油,达西兴奋地宣称“从波斯传来令人喜悦的消息,这使我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不管是否发现石油,要继续进行这项工作还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英镑,可达西再也拿不出这笔钱了……

第八章 冒险一搏

丘吉尔被说服了。他认识到,石油不仅能提高速度,而且还能使舰只更快地加速。在活动和操纵方面,石油也具有优势。它能扩大舰队的活动半径,使舰只可以在海上加油,而不像烧煤那样需耗费舰上14的人力……丘吉尔后来写道。“烧煤船在煤用完的时候,需要很多的人力从舰上边远角落的煤箱里把煤运到锅炉附近或直接填入炉内,这会在战役最关键的时刻削弱舰队的战斗力。烧油能使各类舰只的火力更强,速度更快,人员更少,成本更低……”

第三部分 全球大博弈

第九章 石油: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之血

1916年索姆河战役中首次使用了坦克。在1917年11月的康布雷战役中坦克的作用被发挥到了极致。在1918年8月8日的亚眠战役中,456辆坦克大破德军防线,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德军最高指挥官兴登堡元帅的副手鲁登道夫将军战后形容:“那是德国陆军作战史上最黑暗的一天。”防御为主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1918年10月,德军最高指挥部宣布胜利已无可能,首要的理由就是坦克的诞生……

第十章 开启中东的大门:土耳其石油公司

(原稿144页倒数第二段) 在1917年和1918年中,战争使石油发生短缺。人们这才看清石油对英国利益的必要性。并且,这也使美索不达米亚重新回到舞台中心。英国本身发展石油前景暗淡。这更使中东的石油供应变得异常重要。战争内阁中极有权势的汉基爵士说:“控制这些石油供应是英国战争中头等重要的目标……”

第十一章 从短缺到过剩:汽油时代的来临

(原稿173页倒数第二段) 竞争的压力迫使其他公司也跟着照做。他们冲破批发壁垒,进入零售贸易。1926~1928年间,海湾公司将它的零售业务迅速地扩展到中北部地区,得克萨斯公司和壳牌公司这两个最野心勃勃的公司在20世纪20年代末都在全国48个州开展了销售。新竞争对手纷纷挤进老零售商的地盘。老零售商则不得不为了利润而扩展到其他新领域中去……

第十二章 石油争夺新格局

(原稿185页倒数第一段) 正当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与诺贝尔家族的谈判进入尾声时,克拉辛抵达伦敦代表布尔什维克政府谈判贸易关系问题。1920年5月31日,他应劳合?乔治首相的邀请,前往唐宁街。这是一个西方大国的政府首脑首次接见苏联使者。外交大臣寇松勋爵盯着壁炉,双手紧背身后,乔治首相严厉地责备他:“寇松,要有礼貌。”他才不得不同克拉辛握手……

第十三章 谁来管理泛滥的石油

(原稿191页倒数第二段) 1930年10月3日晚8点,井中突然汩汩有声。钻井队长赶快跑来跑去对四周的人们大声呼喊道;“快灭火!把你们的烟头掐灭!快!紧接着,大地颤抖,喷出一股油和水,超过井架直冲天空。人群沸腾了,所有人仰望天空,欢呼着,任凭石油喷洒。乔伊纳的预言变成了现实。一个钻井队员如此激动,以致情不自禁地掏出手枪要向直喷天空的油柱打去。旁边的3个人立即向他扑去,将枪夺下。要知道,此时若有一丁点天然气被点燃,就会引起油井爆炸,炸死所有在场的人……

第十四章  “朋友”与敌人的较量

(P214)华盛顿还看到了英国人领导的对墨西哥禁运的后果。纳粹德国变成了墨西哥最大的石油消费国,法西斯主义的意大利位于第二。日本也成了一个主要的消费国。日本的公司还在墨西哥进行石油勘探,并商讨铺设一条输油管从油区直通太平洋。在罗斯福政府看来,再施加压力,就可能把墨西哥完全推入轴心国的怀抱……

第十五章 阿拉怕特许权:弗兰克?霍尔姆斯让世界不再平静

(P230)卡德曼大吃一惊,气急败坏。现在,他心中已明确地意识到:必须与海湾公司合作,将两个投标者合二为一。否则,酋长会继续在二者之间漫天要价,从中渔利。接下来,经过一番紧张的谈判,1933年12月,两个公司达成了一致的协议:建立一个各持股50%的新合资公司。名字为“科威特石油公司”。虽然各持股50%,英国方面却坚持要将管理权掌握在英国人手中。结果,1934年3月,英国政府和科威特石油公司又达成了这项新协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