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一本书学会人情世故 > 第22部分(第1页)

第22部分(第1页)

的先例。这个人是真要辞职,还是只想趁机要挟呢?王总打不定主意他是否要玩真的。

人生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面对类似的生活、工作疑难。为了帮助你解决类似的问题,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个可以考验出说话人是否在骗人的技巧。

夸张的言谈行为,多半是虚张声势

一个人很讨厌某人或某事物,却假装成很喜欢的时候,这个人就是在欺骗。或者情况相反,此人很喜欢某人或某事物,却伪装成很讨厌的架势,这也叫欺骗。与这两种情况相应,一个人在欺骗别人时,就得假装成在乎自己不在乎的人或事物,假装成关心自己无所谓的人或事物。

在每一种情况下,骗子手都得造成一种假象,以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我们就发现了欺骗行为中的一个共性,那就是说谎的人其言语行为总是很夸张。你可以仔细观察这一点,骗子的这种特征其实很明显的。

通过观察说话人的表达方式,你可以立刻戳穿对方的谎言。玩扑克游戏斗地主时,某个打牌的人一边抓牌一边忽然喜形于色起来,叫嚣着这一次不如玩大点,要大家加大赌注,他是否真的有把握取胜还是只是在虚张声势呢?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这个人在骗人的话,目的无非是隐藏自己的怯意,使别人退缩靠边站,然后自己拿到底牌当地主,所以对方要求加大赌注,以显示自己有必赢的信心。但如果对方手里真的有一副好牌他会怎么办呢?他一般会装成很没有把握的样子,一边在心里美滋滋地算计怎样出牌才能给敌对方以出其不意的打击,赢得最大的战果。不管是在打扑克时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骗子都用一种方法伪装自己,那就是装成特别有自信心的样子。也就是试图给他人造成一种和自己的真实感觉相反的印象出来。

除了竭力做出很自信的样子,在牌桌上虚张声势的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很着急。他迫不及待地要求其他玩家叫牌、出牌,好像人家稍微慢一点就会耽误他赢钱的速度似的。而真正有一手好牌的人往往磨磨蹭蹭的,磨磨蹭蹭的目的是为了装成自己不知道出什么牌才好的架势,以麻痹对方。这同样适用于日常生活中,要是一个人说话办事时特别着急又摆出一副很有把握的样子,那这个人多半在撒谎。

一个姓王的律师对律师事务所马主任说,有一个案子必须交给他来办,要是不给他办的话,他就要退出事务所。我们知道很多律师事务所都是律师们合资经营的,如果有人忽然退出就会造成一定的问题。不过王律师所说的到底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决定,还是只想要挟马主任呢?

如果退出是真的,王律师在言谈举止上一般不会流露出过多的自信,倒是更可能显出有点焦虑的模样。但如果马主任能从对方的脸上看到有过分自信的神情,那么王律师就有可能只是在做要挟,并不会真正退出事务所。

当然了,我们在这里说的是王律师心里并不想真的退出律师事务所,在遭到拒绝的情况下,他虽然不想离开,也很有可能出于爱面子的缘故被迫离开。也就是说他最大的希望是得到案子同时留在事务所,而不是既拿不到案子又被迫走人。

总之王律师如表现得过分强调自己得不到案子就走人的说法,他就是在欺骗马主任。事实上他并不想离开,他只是想给马主任造成那种印象而已。

相反,要是王律师已经下定决心在得不到案子的情况下果真离开的话,他就会表现出非常不情愿、不自信的样子,因为他很在乎那个案子,面对“做还是不做”的重大取舍,他没理由不感到很有压力,根本就高兴不起来。他会显得十分严肃,因为他已经下定了决心,万一马主任拒绝自己就退出合作。可要是他在欺骗马主任,他就没必要很紧张,因为就算被拒绝了,那又怎么样呢?反正又不是真的要退出。总之,从态度的截然不同,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分辨出谎言和真话来。

越是不自信的人越喜欢包装自己、夸夸其谈

上述现象肯定有啥心理学的道理吧?那当然是必须的了。要理解这个我们需要研究一下人们平时是怎么对待自己的。我们知道,一个很有自尊自信的人从来不满世界地到处炫耀自己的那点破事。只有那些底气不足缺乏自信又喜欢装模作样的人,才喜欢夸夸其谈甚至装成很骄傲的样子,以补偿自己内心的虚弱。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空心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指的就是这号人。他们的做法无非就是通过制造假象来掩盖真实的自我。试图用骗术欺骗别人的家伙,所说的瞎话一般都是缺乏事实根据的,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缺乏自信的人是一样一样的。

假如在一桩生意谈判中,要是对方反反复复地说什么:“我得走了”、“你得按我说的做,我不同意你的条件”、“看来我们只能下次再合作了……”一类的话,十有*不会去任何地方——对方只是在骗人,在做要挟。他夸张而自以为是的态度,反映出内心里缺乏安全感的事实,已经不打自招地暴露了自己的真实用心。

不过要是有人在谈判中这样跟你说话:“我不是对你个人有意见,但是我还是觉得你的想法不太合理,我是这么看待这个问题的,我跟你说……”,这人多半是个很实在的人,没有跟你耍花腔。事实上真正对自己有自信人的人几乎从来不骗人,这样的人往往对自己的境遇不大在意,不太在乎自己的形象,这一点和那些喜欢骗人的家伙正好相反,骗子们总是小心翼翼地生活在别人的目光里,通过别人的眼睛来审视自己。

技巧回放

★立刻搞清对方是不是在骗你上当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察言观色,看对方是否显得过于自信。骗子总是摆出一副百分之一百地相信自己的信仰和理念的架势。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34 了解常见的骗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骗术的本质是利用人的心理弱点,影响人对于信息的判断,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但万变不离其宗,归根结底,无非也就是几种固定的模式,要是你了解了这些模式,以后一见到有人在你面前有类似的言行举动,立刻提高警惕,多半就可以避免被对方欺骗了。

常见的骗术一般有以下八种套路,接下来我们具体地对它们逐一解剖之:

套路一:假装跟你特别投缘,拼命套近乎

要是有人非常热情地打听你的兴趣爱好、家乡籍贯,唠扯喜欢吃喝的东西或者对生活的看法一类的事情,然后跟了一句:“我也是啊,这真太巧了”,那你就应该开始提防这个人了。天下没有那么巧合的事情。

有时候,这一套路表现为对方对你特别友好。这两种做法的直接效果就是,你变得更加喜欢对方。问题是,你一喜欢人家,就有可能丧失原则,人家说啥就是啥了。亲近总是造成信任。一旦你们关系好起来了,对方就会越来越了解你。你觉得跟对方相处挺开心的,结果就嘴没把门的、无话不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种情况可是非常危险。

所以一旦有人对你特别温柔、不管你说什么都赞成的时候,你就得小心这个人了,对方这么做很可能是为了跟你交换什么东西或利益。

套路二:关系不熟,忽然来给你送东西

房地产公司的王总去商业街办事,低着头猛走。对面忽然噌地蹿出来一个人,双手合十拦住去路,随即捧上一个金黄色的观音菩萨像说:“送您一点小礼物,请笑纳。”

来人穿着一身黄色的大袄袖子长袍,脑袋溜光,原来是一个和尚。有钱人到了一定程度多数都迷信,王总也不例外,神仙、菩萨、上帝全信。赶紧双手接了菩萨像,说声谢谢,心里这个美,心说看来我最近人缘不错,菩萨都自动地不请自来了。

毕恭毕敬地收起来佛像,正要抬腿准备开拔。却被大和尚拉住胳膊,变戏法似地取出一个印着功德簿字样的笔记本,谦虚地请王总捐款:“出家人不在乎钱多钱少,请施主结个善缘。”

王总是身价亿万的人,平时也没少去寺庙、道观捐钱烧香,自然不在乎几个小钱,就随便掏出两百块钱给了那和尚。不过事后想想,对方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和尚,但利用自己的心理弱点敛财确实一定的。

别人给我们礼物,我们就会觉得欠人家的情分。有时候,别人会利用你的这种心理,先给你点好处,然后再求你办事。所以有生人或关系一般的人送你礼物时,必须保持一定的警惕性,要不然事后人家请你办事,你又不方便帮忙,这有多麻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