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重生之大总统 > 第76部分(第1页)

第76部分(第1页)

东三省的主席徐世昌会见了张作霖,徐世昌虽然知道张作霖有任务在身,表面上仍然和颜悦色,但心里对宋骁飞派人来东北剿匪不痛快,他并没有安排张作霖等人回黑山老家,而是将他派往了完全陌生的辽北郑家屯地区,说那里俄国老毛子多。张作霖应允,带着人马直奔郑家屯。徐世昌密电驻扎在当地的团长吴俊升,对土匪出身的张作霖处处堤防,不要让他抢了功劳。

辽北原来是满清的皇家围场,解禁开垦之后,有大量垦民进入。随着垦民增多,商人也多了起来,而且很多来自俄国和日本 ;,徐世昌在大围场设东平县、西丰县、西安县, ;这些都是移民县市,有点像美国早期西部,民风强悍,胡匪众多。

张作霖他们去郑家屯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骑着黑马,被四个俄国老毛子纠缠。只见那女子挥舞着细长的马鞭,一马鞭抽在那位为首的俄国佬脸上,那俄国佬脸上顿时留下长长的血痕。

为首的俄国佬疼得大叫,竟然拔出毛瑟枪,准备行凶,张作霖“砰”的一枪打死了那名俄国佬,其余的人一看张作霖他们也是马匪打扮,赶紧溜了。

被救的女子名叫做田七凤, ;是当地土匪田大麻子的妹妹,她见张作霖相貌气势不凡,有勇有谋,便心生好感,要求一起同行。张作霖没有多想,怕她一个人不安全,便答应了。

张作霖见了吴俊升,问他郑家屯那股匪徒最难下手。吴俊升故意激将张作霖,说是双田洋行,“双田洋行,是日本人长田和山田两个人合开的,外表是日用品的店铺,其实是日本浪人的秘密组织,他们一直和满清的余孽勾结,妄图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他们大概有600多人,每个人都有东洋造的好枪,子弹十几万发,我剿了几次,都没成功,就看你敢不敢干。”

张作霖想一鸣惊人,便决定朝日本人的双田洋行下手,一拍桌子:“干!妈的,日本鬼子,端了他!”

吴俊升心里暗想,这张作霖也就五百人,想都不想就去打日本人,还真是“虎”,料定他会失败。

张作霖却胆大心细,没有硬攻双田洋行,而是先收买了双田洋行的一位跑堂胡介石,画出了双田洋行的地形图,图画得很清晰,那个地点有几个鬼子,都画得非常仔细。以防万一,张作霖给了胡介石一千块大洋,让他逃出山海关,到关内避难去了。

张作霖和孙烈臣、张景惠、张作相、汤玉麟等人制定了攻打日本人的详细计划:当时附近有个郑家坨,有个米行的老板叫郑维均,每天负责给双田洋行送大米,张作霖决定半路上胁迫郑维均,然后装成米行送米的伙计,在米车里也藏一些新兵,趁着天黑,混进双田洋行。

那天,日本洋行的看守见郑维均是老熟人,误以为这些人是来送大米的,没有详细检查,就全放进去了。张作霖进了双田洋行,带人悄悄摸入双田洋行的主房,见到长田和山田二人,正在和四五个日本歌妓在喝酒嬉戏。张作霖一脚踹开房门,长田惊问:“八嘎,你们是什么人?”

张作霖没有回答他的话,带人冲过去一阵乱砍,长田和山田两人还没有来得及拔刀,就被砍得血肉模糊。张作霖还按胡介石画的地图,找到日本人的弹药仓库,用手枪打折了铁链,打开仓库,引爆了日本人的火药库,并放火烧毁了双田洋行,双田洋行火光冲天,天空一片火红。

接着张作霖带兵强攻双田洋行,日本人群龙无首,加上忙着救火,死伤惨重,六百多人只逃走了一百多人,其余都被烧死或打死。但这一百多人逃出去后,对张作霖恨之入骨,悬赏一万两白银,要他的脑袋,欲除之而后快!

张作霖血洗日本鬼子的双田洋行,一炮打响,事情传开后,东北的土匪对他刮目相看。吴俊升此时也对张作霖刮目相看,觉得他“真是一条汉子”,两人还成了莫逆之交,吴俊升便开始对徐世昌要提防张作霖的命令阳奉阴违起来。

第 149 章  坦克军团和万吨巨舰

ps:

感谢书友“晨泳”的月票和打赏,求月票、点赞支持

张作霖在东北立稳脚跟后,谭嗣同和戴小侯这边新型坦克的研发也有了突破。初夏的圆明园,银杏树已经披上一层“绿装”,叶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宋骁飞前往圆明园的坦克基地视察,虽然很多国会议员并不明白为什么要拨款五百万美元来研发新型坦克,但宋骁飞以高瞻远瞩的气魄,在圆明园里秘密建立起了自己的“坦克工业”,当然,为了保密,对外只是宣称建立北方拖拉机厂。

戴小侯带着十几个身穿深蓝制服的技术人员,陪着宋骁飞、谭嗣同来到了一辆崭新的“龙型二代”坦克面前,指着五个负重轮的迷彩坦克详细介绍了它的参数:“车体首部和侧面的装甲较厚,炮塔成流线型,具有良好的抗弹能力。坦克车长9米,宽3。27米,高2。4米,战斗全重36吨,乘员4人。该坦克采用v型2缸水冷柴油发动机,标定功率220马力,标定转速500rmin,最大速度能达到20千米小时,最高行程可以跑到四百里。主要武器为1门70毫米口径的线膛炮,2挺7。62毫米并列机枪,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

这坦克的性能有点接近于中国 第 149 章 之前,我一定完成一百辆新式坦克的生产。还请大总统为我们的新型坦克命名。”

宋骁飞想了想,“恩师李鸿章曾给我题字‘龙蛰天下’,就叫‘天龙’坦克吧,我希望这坦克能龙腾天下!”

在1900年9月28日共和国的国庆阅兵式上,宋骁飞总统和国会议员们在城楼上举行了大阅兵。谭嗣同指挥着一百辆“天龙”坦克组成的坦克军团从紫禁城前缓缓开过,场面蔚为壮观,这种改进后的装甲坦克,整体性能与二战初期的主战坦克基本相当。后面是段祺瑞指挥的十万陆军,军容整齐,广场上的群众发出了热烈而持久的欢呼声。

同年十月,中国四艘万吨级的军舰“北京号”、“共和号”、“民主号”、“科学号”在上海江南造船厂成功下水。宋骁飞接到谭嗣同发来的电报,对这个消息并不感到吃惊。在很多中国人的印象中,洋务运动是失败的,新中国直到1958年11月27日大连造船厂建造的我国 第 149 章 了三次,筹得军舰款1000万银元,全国各省也捐款,所以举全国之力,两年就制造出了万吨级的四艘军舰,提交议会讨论后,分别命名为“北京号”、“共和号”、“民主号”、“科学号”,这四艘战舰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铁甲战列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地位相当于现在的航空母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