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重生之大总统 > 第56部分(第1页)

第56部分(第1页)

这是李鸿章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因重大分歧严肃批评宋骁飞,宋骁飞道:“恩师说得对,且行且看吧。”

李鸿章道:“老夫准备二月邀请恭亲王、刘坤一、张之洞等人北上,到北京商议组建联邦共和国的事,你看怎样?”

宋骁飞道:“建第一共和国的事,恩师能主持大局,有什么需要学生做的,恩师尽管开口。建国之后,学生还想留在天津练兵,我想在三年之内,练就十万新式陆军。另外,琅威理建议北洋水师再购买四艘最新的铁甲军舰。”

李鸿章道:“老夫也正有此意。”

快要离开时,宋骁飞开口道:“学生有一个不情之请,心怀忐忑,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鸿章捋了捋胡子,道:“我们之间,有话不妨直说。”

宋骁飞道:“这次新军攻下的陕西、山西、四川三省,请恩师命学生的大哥徐世昌为三省总督兼管三省将军事务。他从北洋军校刚建立时,就辅佐学生,总揽全军文案并参与机密,如今已经将近十年,无一纰漏。学生在山东实行新政,开商埠,借国债,修铁路,也多是他参与谋划,他有经天纬地之才,请恩师破格提拔任用。”

李鸿章以前知道徐世昌这个人,翰林院出身,颇有才华,但李鸿章对徐世昌不熟悉,一下子任命他为三省总督,这相当于刘坤一的两江总督级别,道:“ ;三省总督之位,由你来担任比较合适。徐世昌这个人真有这么大的能耐掌控三省?”

宋骁飞知道李鸿章怕徐世昌有异心,道:“学生想把主要精力放在督练新军上。恩师大可放心,徐世昌当三省总督,就相当于学生在其职。”

李鸿章道:“既然你执意要求,你就先带他来拜见老夫吧,老夫和他谈谈,如若他真有你说的经天纬地之才,老夫就先让他署理三省总督一职吧,你就担任直隶总督一职吧,在天津督练十万新式陆军,北洋水师购买四艘军舰的事,你到时候去找盛宣怀,老夫已经让他掌管国库。”

宋骁飞道:“多谢恩师提携,我这就去找徐世昌,让他来拜见恩师。”

李鸿章主持大局,筹建中华第一共和国的消息传出后,全国上下一片欢欣鼓舞,海外的侨胞很多纷纷启程回国,报效祖国。

远在朝鲜的张骞一激动,半夜爬起来填了一首歌词,电报发给宋骁飞,问能不能作为第一共和国的国歌,宋骁飞请徐世昌配东方韵律,此歌得到李鸿章的首肯,发布为新国歌,很快便被民间传唱:

巍巍昆仑,凝视华夏大地

滔滔江河,孕育古老文明

黎民当家作主,帝王离我们而去

维有孔孟遗训,吾等要紧紧牢记

尧舜时代,先人告诫

民有五族,不能分离

天下为公,重民轻君

矫枉过正,发展农工

文教兴旺,民气大和

国泰民安,江河有光。(未完待续。。)

第十三章 李鸿章访美(上)

ps:

二更求订阅支持

1893年3月20日,北京宣武门外,如同集市一样热闹非凡,众声喧哗。由原来一间学堂改建成的众议院门口,车水马龙,各省新选出的咨议局议员纷至沓来。当时,北京的槐花已开,榆钱遍地,清风一吹,香满京城;仿佛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过了片刻,便有一位穿黑色马褂的更夫开始振铃开会,在禁卫军的108响礼炮声中,中华第一共和国的临时国会正式成立,是日到会的咨议局议员六百多人。这些议员,根本就没有选举,大都是各地有名望的乡绅,还有各地督抚的代表。

李鸿章的总统府秘书长容闳代表总统致辞,他庄严地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中国从孟子开始,就有民为重,君为轻的民主传统以及优良的地方自治传统,念我共和国,由四万万人民所缔造,国会乃代表四万万人民,今日国家之主权,当属全体国民,今日诸位议员,乃是各省之代表,此乃共和国之实体,此后参政议政,有赖诸公。”

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督抚宣布,这一天,成立北京联邦政府,亚洲第一个共和国诞生,定五色旗为国旗,红、黄、蓝、白、黑的五色横条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全国变更成联邦制,各省和邦国自治。

咨议局议员的议员们当天选举李鸿章为总统,张之洞、刘坤一为副总统。李鸿章总统提名了各部的总长。陆军总长、海军总长:宋骁飞,内务总长:张佩纶,司法总长:容闳,财务总长:盛宣怀,交通总长:詹天佑,农工总长:薛福成,教育总长:严复,海关总长:郝德。外交总长:伍廷芳,在越南和朝鲜设置总督府,刘永福任越南首任总督,唐绍仪任首任朝鲜总督,获得临时国会的通过。

但第一共和国是松散的联邦共和国,北京联邦政府成立后,名义上是中央政府,实际上是一个象征性的标志,满洲国高度自治。朝鲜、越南、各地督抚还是各自为政,连两位副总统刘坤一、张之洞都不到北京就职。

李鸿章总统为了尽快使第一共和国获得国际承认,还宣布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依然有效。英国、美国、巴西宣布承认中华第一共和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表示等第一共和国成立正式的国会,选出参议长、议长后承认第一共和国。为了降低改革阻力和成本,共和国连辫子都没要求国民剪,衣服也照样是马褂。

李鸿章刚开始也抱有一丝幻想,以为自己当政后,只要实行了容闳建议的联邦共和制。与苦闷、贫困、饥饿、贪污、苛捐杂税相联系的旧时代就一去不复返,铁路一建,工厂一开,每个国民都会变得富有,但三四个月过去了。李鸿章才意识到这想法有多愚蠢,把旧事物换一个新名字。比如巡抚改名叫省长,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旧的官僚体制依然存在,行贿受贿、敲诈勒索都依然风行,中国社会根本无法摆脱家族和儒家文化而全盘西化。更为严重的是,西方的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被写进了共和国宪法,民间报纸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仅北京和上海两地就有五百多家报纸出现,各地的哥老会等流氓团体,开始光明正大地组建各种政党,各种民主乱象开始出现。

李鸿章逐渐意识到,由于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各省各自为政,新政的各项改革也举步维艰,整个政府运转效率甚至还不如满清政府:各联邦的税负收不上来,军队也无法统一,而联邦政府的支出与日俱增,特别是宋骁飞在天津练的十万新军,需要大量的军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