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武帝重生 > 第331部分(第1页)

第331部分(第1页)

神识不断地延伸,不断壮大;渐渐地,漫过了一座座高山,在那广袤无垠的大地上拉出一道弧线。须臾间,无数的信息纷至沓来,在他脑中一一浮现,可是他却无有顾及,神思外弛下,本身只如同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澹然地扫过。

这一刻,自懂事起的无数悲欢纠葛又一幕幕出现,及至修道之后对于探寻天道时的种种执念,一一显现出来:于此时,进出于种种变故之后,他的心灵深处也终于向他发出了一种难以言寓的信号!那是一种阴暗的、极其隐晦的暗示!又或是一种提醒的警钟!总是无法说清,却又真实地响彻在他意识深处!

对于这心灵深处的隐晦暗示,李玄并不担心,反到觉得这将是他心性磨砺的又一道法门!

只身行走于道途之中,神识深处却思索者那玄冥外的东西。这种心性上着力点的变化,使得他原本无有欲求的道心激荡起来,值此时,他那颗道心的阴暗面也终于这种变化下,在他识神的最深层显现了出来!

若不是他当初经历了一番生死离别的考验,心性坚固,无有**,道心也因此而磨砺得如钢似铁,否则,只在刚才的那番魔相人体的激荡中,他要么道心受损,道行大退;要么神识崩溃,散落于玄冥八荒之外,那时候,他这具躯体,这一身道行,只怕将会被那“道心的阴暗面”提前掌控,从此行尸走肉,唯大道永恒,或像一具冰冷的机器,再也不知道自己是谁。

道即魔,魔即道,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两者此消彼长,无有停歇之日!

到了那一刻,就算是道心与天地同体,亦不过是被那千古以来,永恒不怠的大道同化而已,再大的神通,再深的道行,终究是一具没有自我的傀儡!又或于那昏昏沉中,被天外魔相侵蚀,从此永坠沉沦,再无翻身之日!

大道一途,当真是锚一步悔恨终生,偏一毫,失却千里!道亦好,魔亦好!无不是那天道轮转,天心冥视之下,无有逆转的强大意志;大凡懂得在那逆顺之间寻找恰如点者,便是真正的道者;他们懂得什么是心灵合一,能知道与天地实实在在地同体、怎样顺和规律,知道什么叫做合道。因此,终有一天,他们便可证悟那生命的穷极奥意,逍遥无际,行大自在。但这类人终究不过是凤毛麟角,万年以来,又有几人?

时间慢慢推移,随着神识的不断延伸,李玄的意识深处终于感觉到了一丝疲惫,只是这一个念头的刹那间,外放的神识猛地收了回来,盘旋于泥丸神宫,渐渐蛰伏下来,归于寂静。

自从修炼以来,到了这一刻,李玄才真正领悟到这一点奥妙,而那些在涉世理变中慢慢堆积起来的不良信息也在这一刻慢慢消于无形。恍然间,他发现,在那无欲无求、自然而然中,本身性灭心生,照见虚空圆活境界,天心一窍洞然于身,恍然发现天心即本心,杳冥无际之宇宙精神奔涌而来,一气落先天,本神自收于中灵黄庭。”大道至简,全在凝神处!原来这重境界的真正涵义竟然是这样!”而他以前的修行,所谓香吐元气,孕育元神,培养道心,只不过是‘炼精化燕’的产物而已,等到现在修为精进,照见虚空圆活境界,本身精气神三者合一,婴儿待显,方才在那隐约间,进窥到了那一点玄玄‘虚’境。

而这个过程中,若是所有偏颇,到了这个时候,他必将面对一场巨大的灾劫:在他窥探相当一部分天心,明了部分’道’后,他必将遭受来自天心意志的猛烈冲击,那是得失之间,天威之下,平衡宇宙法则的自然之道。换句话说,他将面对被这亘古以来就永恒不休的大道同化的可能,有一得必有一失,取舍之间,任谁也脱不开这个游戏规则。

这种结果,任他如何抵抗,都是无有生机的。大道至简,寓于取舍之道:圣人所言,果然不虚!

随着神识的归位,天地元气也在有条不紊地进入李玄的身体,融入黄庭金丹:然而,李玄却无奈地发现,黄庭神室内,那有着紫色茧壳的金丹,依1日不紧不慢地旋转着,却是没有丝毫碎丹化婴的迹象;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在这天人一线的当口,要么顺利显化,要么丹碎道毁,自古道者,十有**便跨不过这一道关口而抱憾终生。

“大道不拘于有形无形,物物皆含道性,有即无,无即有,此玄古之道,自然之章。”

值此紧要时节,李玄反倒平静下来,心神一体,绵绵若存,如鸡抱卵,如龙养珠,抱元守一,以不变应万变,一任那紫茧金丹施为,我自巍然不动。

如此不知过了多久,那原本平和的天地元气突然轻微地动荡起来,仿佛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须臾间,楼牌之外,南方天际,毫无征兆地涌起一片赤霞,其中一点赤晶,径投李玄而来,在到达李玄上方时,整个南赤洞天内,温度急剧上升,幸得那赤晶没有多作停留,随即使没入李玄的身体,不然还不知会惹出多大麻烦。

(未完待续)

第552章 尽处

而此时,在李玄的黄庭神室内,随着那点赤晶的到来,旋转着的紫茧金丹猛地一个震颤,那包裹着她的紫茧仿佛蛋壳一般缓缓剥落,而她上方的三团紫色火焰也在这一刻合而为一,猛然间,无穷无尽的淡紫色火焰喷发出来,包裹着中心正在缓缓脱壳的金丹,烧炼起来。

这时的南赤洞天内,自从赤晶人体,李玄体内真罡元阳激发,于他那盘膝而坐的身体之外,竟毫无征兆地涌出一蓬淡紫色的火焰,似轻似缓,包围着他的身体,缓缓燃烧起来。只是一刹那,难以言寓的高温以李玄为中心,散发出来….“不好!密云、青云,赶快布阵。”楼牌外,在李玄真火激发的瞬间,感受着四周火灵元气的反常波动,石青延已是有所警觉,立即招呼身边二人,以三才之势,立定方位,念动真言,同时打出一道金光,须臾一声雷响,那楼牌上方,好似下了一场金雨,纷纷攘攘,于三丈之外,堪堪将整个楼牌笼罩其中。

就在三人禁制完成的当口,猛听得一声巨响,那幢由玉石建成的楼牌已如散落的骨架,轰然倒塌,阵阵烟尘中,只见李玄闭目悬空,盘膝而坐,脸上依1日挂着那招牌式懒散的笑意,在他身体三尺之外,此时正燃烧着熊熊的紫色火焰。此时看去,他竞好似一尊浴火的佛陀。阵阵高温无情地熔化着禁制内的玉石花草,然而奇怪的是,那火似乎很有人情味,只焚外物,对李玄身上的那件粗布道袍却视若无睹。

“这是三昧真火吗?怎地如此霸道?!”石青延身上散发着道道金光,感受着那透过禁止迎面而来的炙热气浪,他心头有着莫名的悸动。

而此时李玄对外界所发生的事却是一无所知,在他体内,坎离之气由无而生,出窍往复,上冲十二重关,三阳六阴之气也渐渐平和,呼吸帝座,真元凝固,骨髓坚凝,内莹神仪,外宣宝相。那鼻孔里更是有两条赤气,似火蛇一般,只管伸缩不定。如此过得盏茶光景,他玄功运行已透十二重关,再不多时,便可完成道基。而随着那紫色茧壳的剥离,那些密布在金丹周围的红色丝线恍如百川归流,纷纷涌入金丹。

“我以一阳入道,当复还一阳!”刹那间,李玄恍然大悟,已是明白了前后种种,当下结内外手印,双手如鸡抱卵,微微露笑,暗道:“天心难测啊!有无随心,我又何惧?”

心神于这明悟间,再次浑然大定,就那么再也不想其他,静待那玄冥一刻的到来。

也就在他微叹的时候,熊熊真火渐渐熄灭,紫色茧壳终于完全剥落,一颗有着淡淡紫色光晕的金丹,于李玄的黄庭神室内微微跳动起来,却并没引起预料中的任何变化,但是就在这过后的刹那,李玄的金丹突然发出一声实质般的碎裂声,瞬间化为无数肉眼难见的碎片,然后又化为一股精纯庞大的先天元气,此先天元气先是往外一振,似乎想要脱离一般,然后像是受到什么东西吸引一样又是一缩,以刚刚金丹碎裂的地方为中心缓缓地旋转起来,渐缩渐小,越来越密实,也越来越快。

终于在一片茵蕴之气中,一团紫雾拥护着一个尺许高的婴儿,周身俱有淡紫色轻烟围绕,只露出头足在外,仿佛身上蒙了一层轻绢雾觳。离头寸许高下,悬着荧荧一点豆大紫色光焰,晶光射目。李玄细看之下,那婴儿竞与自己长着一模一样,完全是一个缩小了的李玄!只是这个婴儿却是带着一丝奇妙的紫色。

“化神成婴,原来如此!”内视着体内元婴,一时间,李玄竞隐隐有着一种喜悦,一种自在,就象长久所束缚的绳索一朝解去,意动气转之下,各种执拗之处一一理顺。心神放宽,天地之间,尽得自由。神弛气移之下,慢慢暗合天地,滑向一种奇妙的境界,那天地间无数的微小气流来来去去,生生灭灭,随四时而动,随日月而移,无有歇止。这是自李玄自’金丹有成’后第一次真正地上窥天道,于冥冥中感悟到那么一点玄机;也让他对道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此时,李玄这身已是先天元神之燕刻刻相合,渐渐相化,但安神息,不运火而火自运,阴魂自化,阳神出现,剥尽群阴,体变纯阳,婴儿显象,已窥人仙:这时身外有身,形同烟霞,神同太虚,隐则形归于神,显则神同于气;到此,原始祖气至虚无来,三昧真火自离地生,更能呼风唤雨,瞬息千里,朝游东海暮看雪,已是自在身。

李玄缓缓睁眼,心神专注下,无有顾及;遥望眼前清明长空,一种无言的感悟涌上心头。他喃喃自语:“学道先须识自心,自心深处最难寻。若还寻到无为处,始知凡心即道心。”

其实李玄此番突破化气,初窥‘人仙’也是情理中的事,修道一途,心性为水,修为是渠,水到自然渠成,这是无有勉强的天地至理;不但如此,在修为境界提升的同时,于“道法总纲”的领悟,又是更进了一步,虽只一步,但此时的玄意道法道法与之先前已是天壤之别,于那阴阳消长,五行轮转间,很多最细微的难言妙理已是豁然开朗,至此以后,玄意道法才算真正趋于完善!至于要达到原转如意的地步,还待以后道心与修为的进一步提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