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初始于聊斋世界 > 第5部分(第1页)

第5部分(第1页)

觉已经又到了黄昏。太阳渐渐下山,也不见顾惜之归来,周白正要出门寻他,却发现他和沈判官一起推门而入。

“呀~这是谁在我家院子里面贴的纸条啊。”还未等周白说话,顾惜之已经惊讶的对似笑非笑的沈判官说道,“真是的,谁这么无聊啊,乱贴乱挂。”招呼周白一起帮忙收拾。

“不用这么麻烦。”沈判官一脸鄙视的看着演技不忍直视的顾惜之,手指一点,院里阴风骤起,将整院的符纸全部吹起卷向远方。

在顾惜之没脸没皮的死磨硬泡下,沈判官掏出了昨天顺走的原酒。顾惜之嘿嘿一笑,“既然被取出来了,那就没你事了,沈判官还不去工作,赖我这农家小院作甚。”

“你个顾惜之。。。。。。还有点书圣的脸面吗?为了一坛酒就直接这样把老朋友赶走。”沈判官哭笑不得,“诶呦,你伤了我的心,得赔偿我。”

扒开泥印,取出青瓷大碗就是一碗倒出。周白也不客气,“我和顾大哥一见如故,顾大哥又好心邀我来此。我深表感谢。来,我敬顾大哥一碗!”掏出青瓷大碗也是满满一碗倒出。

“周贤弟,你要感谢就少倒点,用酒盅。一共就这么点酒,你们给我留点啊。。。。。。。”

“哈哈哈”三人相互对视不由大笑。

这次和昨日不同,三人浅斟细酌,谈古论今。周白方知原来顾惜之曾有次文气凝体梦游地府,才与沈判官结识。两人也是一见如故,沈判官又经常接触鬼怪神异,所以有段时间周白一直从沈判官那里收集故事。

也得知了如今修行界的大概,北有崂山,南有茅山,两者有不和,几多争斗崂山略占便宜。西南峨眉蜀山两大派,殊途同源,佛道双修。极西之地有玉清昆仑,传自上古,底蕴深厚,传人极少世间游走。湘西龙虎山为历朝供奉,近百年却无人入京。另有真武武当,实力尚可然底蕴浅薄。

说道龙虎山无人入京,沈判官露出莫名的表情,结合倩女幽魂第二部的剧情,周白好像明白了什么。待到周白询问黑山老妖的时候,沈判官怒发冲冠,那妖邪绝不是鬼物!不知是何物成道,竟有偷天之能!!七百年前,在黄泉路上捏土成山,其上一印黑白混成,竟得了鬼道认可。经常截留前往酆都的孤魂野鬼,挑衅我阴司威严!可惜我们阴司不可对其主动出手,若不然我一个人就可以灭掉他整个黑山城!

沈判官咽下怒火,继续给周白讲解人间各教派。佛教各寺院皆有所长,少林寺,五台山,云霞山,白云寺等等林林总总大概十几所组成联盟,相互联系紧密多有交流。

周白趁机询问慈航普渡的事情,沈判官明显有了一分忌惮,“此事虽然很多人知道,但尽量不可外传,所以只能给你透露一点,此人于佛教有大因果,其余我不便多说。”临了看到周白眼中闪过的好奇和了然,沈判官慎重斟酌加了一句“若是招惹当斩草除根,切不可让其逃脱。”

沈判官眼中的意思周白明白,此人若是与佛教有大因果,但佛教却极其不待见他。那若是击杀,当神魂俱灭,佛教众人当会拍手称快。假若让他逃脱,佛教定然会为了了断因果不得不对周白出手。

周白点头表示明白。心中的疑惑却没有问出口,你说出这样的话,是想让我出手吗?

酒到酣处周白顾惜之又是双双醉倒,连沈判官何时离开的都不知道。醒来之时又是日上三竿,周白昨日已经读完了顾惜之收集的故事,喝完了他的存酒,认识了新的朋友。

也是时候离开了。临走之际顾惜之为周白写了一页正气歌,留作周白练字之用,周白欣然接受,相送至集市上,更是帮周白寻了条毛驴代步。

两人依依惜别,周白沿着官道向旧都金陵走去。总兵夏侯临危领命,领骠骑将军衔率大军北征异族,回收豫徐兖三地,如今三州初定。皇帝便听从国师慈航普渡之言,携百官移都汴京,实天子守国门之意。而金陵便是旧都,集天下七分繁华。周白此行的目的便是帮顾惜之给他的妻妹带封信,看他谈及小姨子那尴尬的表情,周白心知其中肯定有故事。询问沈判官,沈判官一脸x笑,那种男人都懂的表情让顾惜之当场炸毛,这使得周白对于这个很可能成为未来嫂嫂的金陵酒庄老板更加感兴趣了。

由于不会骑马,所以顾惜之给周白买了头驴,结果他没想到的是周白。。。。。。。驴也不会骑。还好买的是农家养大的,胜在老实,所以没闹出什么笑话,一路上走走停停,周白终于远远的看到了金陵城墙的轮廓,越走越近,周白眉头一皱,发现了异常,金陵城上方龙气异常萎靡,原本龙气是由历朝气运集结,再以都城人气扶植,所以多为金龙绕白雾。都城才搬迁不过两载旧都的朝廷气运却已全部消失,只留人气化龙,空留其型。转身北望,好像看到了遥远的某个地方一直巨大的蜈蚣在一口一口撕咬着无力反抗的金龙。

经过兰若寺短短几天的经历,再加上昨日听闻沈判官介绍,周白深知这个世界绝非原作中一个个的灵异故事那么简单。罢了,反正这个世界本就是个度假一样的任务,等这边玩腻了就北上,见识一下这只偷天换日的大蜈蚣。拥有浩然正气的周白,面对妖邪明显就是bug一样的存在,所以他对于这个让沈判官忌惮的蜈蚣毫不在意。吞人?呵呵,想吃原子弹吗?

还未到城门,周白就看到大道两边排满了用马车,牛车木板临时组成的一间间简陋木屋,沸沸扬扬的叫卖声眼花缭乱的“店铺”。让他不禁疑惑,这样嘈杂的摆摊叫卖,不怕守城将士出来赶人吗?哪有城门口开集市的?居然连房子都弄出来了,很明显不是短期形成的市场。

不愧是金陵古都,城门卫比某个郭什么县的好的多,由于周白书院教习身份,所以免去了入城费,城门卫客气的回答了周白的疑问。由于金陵近百年没有发生过战事,大江天堑限隔南北,异族怎能飞渡。金陵人口众多,人流量过大,所以周边的村落就开始每日在城门外摆摊售卖,渐渐越来越多,于是门尉下令限制,规划了距离和各摊位的大小,必须有房间才能进行摆摊。于是各种各样的板车房就这样形成了,每日开门时摆摊,闭门前收市,所有摊位必须撤走,且不能留下任何残留物品,违者重罚。

周白不由赞叹,好一座金陵城啊!难怪可以人气化龙,民意所向即是人道之龙!这沉沦世间没想到还有这种地方不受劫气干扰。询问了顾府所在后,周白向卫兵告辞。

第八章 初闻画皮

走过大街小巷,周白感受到这个城市的繁华,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自豪,自豪自己身在全天下最繁华的的城市,穿过繁华集市,周白来到了顾府所在的北区,环境渐渐开始幽静,溪水环绕,草木皆有专人打理,修整的赏心悦目。行人和商贩都刻意的避开这里,这里是达官显贵富贾权贵的住所,路过的几个宅邸都明显贵气环绕,紫气隐现。

对比其他,顾府门口就略显简约了,普通的大门,没有楹联,听说每次顾惜之写的楹联都会被人偷去,甚至有些权贵死皮赖脸亲自来抢。顾惜之烦不胜烦,索性就不挂了。这倒也成为了北区的一道特色。

文人轻商贾,这也是历朝特色,但是酒茶文墨不在其列,这些属于雅物,而顾惜之的发妻杜氏的本家便是传自杜仲宁的康家卫人,后杜氏父母携杜氏姐妹离开本家来到金陵,原本家业当由姐姐顾杜氏继承,然顾杜氏却喜欢上了还是穷书生的顾惜之,顾杜氏父母倒也非刻薄之人,尊重了顾杜氏的意愿,但如果两人在一起,顾杜氏将不能继承家业,顾杜氏毫不犹豫选择了顾惜之,两人举案齐眉伉俪情深,奈何顾杜氏早逝,因其本家事变,父母已回本家主持大局,金陵只留顾杜氏妹妹一人,临走时,顾杜氏托顾惜之照顾自己妹妹,所以顾惜之便将顾杜氏的妹妹,自己的小姨子接到顾府。

而顾惜之这个小姨子也不是简单人物,借着顾惜之的文名,竟独自把在金陵产业撑起,故事酒家声名远扬。故事酒广受金陵文人追捧。而这女子也是定居顾府,俨然一副女主人的派头。而这位女强人如今也年近三十,对顾惜之的爱意渐渐不再遮掩,而顾惜之深觉愧对发妻,故而避之不见。然心已动如何能止!顾惜之一边避之,一边念之。这才有了托周白送信之事。

听闻门子传话顾惜之有信传来,杜氏飞奔而出,身后几个婢女追赶不及,“姐夫最近过的怎么样,是不是缺银子了?是不是我亲手酿的酒喝完了?”女子气喘吁吁跑来,来不及擦拭额头的香汗,就赶忙问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