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李世民私密生活全记录 > 第25部分(第1页)

第25部分(第1页)

尹德妃走了,张婕妤又偎上来,她柔声柔气地说:

“臣妾听外面传言,文干囚徒,自为主张,非干太子事。太子仁孝,怕圣上气上加气,所以不加辩解。臣妾又听陈福说,太子在帷幕里日夜啜泣,饭也不肯吃,后悔当初看错了杨文干……”高祖耳朵里塞得满满的,又被枕头风吹得痒痒的。人也迷糊起来,也弄不清李建成到底有没有参与谋逆。

尹德妃样貌妩媚,人也机灵,在李渊面前很是得宠。李建成深知枕边风的厉害,常会送些珍宝玉器来“孝敬”她,让她很是受用。其实,尹德妃最早是对李世民印象颇佳的,李二郎英俊挺拔,身体魁梧,风采超凡,很让年龄相当的尹德妃欣赏。但李世民不苟言笑,对他彬彬有礼,从不僭越,仿若她的如花美貌不曾进过他的眼幕。不像太子,既贡奉珠宝,还瞅冷子打情骂俏,与她这个庶母亲密而热络,容易沟通。特别是有一回在酒宴之上,尹德妃假借酒力,稍稍触到了李二郎的肩头,李二郎竟悄然躲闪。不但差点让自己跌倒,而且至此以后,李二郎再也不正眼瞧自己一眼。尹德妃知道李二郎与自己不是同路人,再也不会尊重自己了。

想到这里,尹德妃拿定了主意,一定要保住李建成的太子之位,不能让李二郎占了上风,否则,日后没自己的好日子过。而张婕妤的心思又恰与尹德妃如出一辙,自然也在李渊面前对太子百般褒扬,弄得李渊感到自己可能真看错了太子,感到太子真的是识人不清,要不,两位爱妃怎么会这么异口同声呢?

李渊心道:我李渊怎么会生出杨广般的逆子。李渊一边安慰着自己,一边抱住了张婕妤,心绪畅然地亲热起来……第二天一到外廷,裴寂陪高祖聊了一会天,见高祖心情渐渐舒展了许多,裴寂话锋一转说:

“京城没有太子居守,臣不自安,昨晚一夜没睡好觉。皇帝外出,都城哪有不留太子的,臣斗胆请皇上敕命太子返回京城,主持京中事务。”见李渊不吱声,裴寂又说:

“臣以身家性命保太子殿下。太子若真有逆心,他早就在京城起兵了,又何必来行宫请罪。”

“让朕再考虑考虑。”高祖终于松了口。

杨文干兵发庆州,轻松地拿下毫无准备的宁州,而后胁迫宁州吏民和叛军一起向宜君县仁智宫进发。数万人众,顶着烈日,喝骂声、哭叫声,乱成一片,蜗牛一般向前行进,这哪里是打仗,简直是逃难。至马岭县的百家堡,遇上了钱九陇的部队。钱九陇利用兵少灵活的优势,频频袭扰叛军,延缓了杨文干的进军速度。与此同时,李世民以轻骑直插宁州,切断了杨文干的退路。消息传到叛军之中,本来人心惶惶的军士们,一听名闻天下的秦王亲自讨伐,顿时炸开了群,有几个明白人一合计,不由分说,上前把杨文干宰了,提着首级向秦王投诚。至此,杨文干旋即宣告灭亡,军师宇文颖也被官军搜获,秦王即于军中斩之。三天的功夫,李世民就取得平叛的胜利,及返回仁智宫,才知李建成已无罪释放,仍贵为太子,居守京城。李渊许李世民为太子的诺言,早化为乌有。李世民内心失望至极,他又极力忍住自己,像没事人一样,平静地向高祖汇报了剿灭杨文干的经过。高祖望着能征善战的二儿子,自觉有愧。过后,下了一道旨,把杨文干祸乱,责为兄弟不和,归罪于太子中允王珪、左卫率韦挺、天策府兵曹杜淹,三人皆流放于嶲州。秋七月甲午日,高祖车驾还京师。

高足因许李世民为太子的诺言又未能兑现,有些抱歉,特加赐李世民黄金二百斤。李建成因谋逆而未受任何惩罚,心内不自安,人也变得老实许多,尖谁都是和颜悦色,一副平易近人的样子。

但凡东宫生灵,一概格杀勿论

这天是八月十六,李建成为实践高祖“兄弟要和睦”的指示,特在东宫摆了一桌丰盛的酒席,邀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及诸王兄弟们计二十多人前来赴宴。

东宫里,红毡铺地,弦乐齐奏,巳时多一点,人来人往地就开始热闹起来了。高祖闻知后,特赐御膳二百道,以示嘉许。正殿里,摆了五张桌子。除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还有些想法外,其余王子们自知没有当太子的命,命里没有也不去争,相互说一些无关的笑话,间或伸手把玩一下侍宴的宫女。

李建成这边主桌上可就严肃多了。李建成左边坐着李世民,右边坐着李元吉,淮安王李神通是特邀宾客。李世民不大说话,偶尔说出来,也都是些聊天的话语。李元吉心里藏不住事,看着李世民的虚伪相,心里压根恨得不行,脸上就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来。淮安王打着圆场,不时讲一些军中趣事。这时,各色各味的美味佳肴陆陆续续摆了上来。李建成摆出大哥的架子,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端起杯子招呼王弟们:

“这个……各位王弟们前来赴宴,令我东宫蓬荜生辉,这个……父皇知道我要请客,特地御赐几百盘子菜。这个……我以前这事那事的挺忙,有时照顾不到的地方,请兄弟们原谅这个……”

汉王李元庆是个火燎毛性子,听大哥“这个这个”的,早已不耐烦了,把杯子一顿说:“先喝酒,喝到二八盅什么话不能说,还‘这个这个’的闷死人了。”

李建成态度很和蔼,向汉王含笑点了点头,停止他的开场白,他举了举杯——

“来,为了大唐帝国的万世兴旺,为了兄弟们的幸福和睦,这个……各位兄弟们干杯!”

众王子们纷纷举杯,许多人一仰脖,又亮了亮杯底,哈着酒气,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李世民也端起杯子和李建成、李元吉、淮安王碰了碰。李元吉斜眼看了一下李世民,李建成哈哈笑道:

“咱弟兄们都是马上王爷,战场上杀过人的,这会也来个豪爽的,干杯!”

然后,他率先一饮而尽。李元吉、淮安王随后满饮了一杯。李世民觉得对方神色不对,心里老觉得好像有什么事,他看了看杯里的酒,不容多想,还是一口把它喝干了。

这酒怎么苦涩难当?宫里从没有这样的酒啊!李世民暗叫不好,也顾不得失态了,手指往嗓子眼狠命一戳,转脸哇哇地把酒吐了出来,淮安王忙过来扶住问怎么啦。李世民还没说出话来,即觉天旋地转,心口暴痛,嗓子眼发腥,一大口鲜血喷吐而出。李神通惊呼起来,李建成神色闪过一丝慌乱,李元吉嘴角闪过一丝讥笑,各位王弟们忙围了过来,乱哄哄地问这是怎么回事。淮安王情知不妙,觉得东宫杀气十足,若不迅速撤离,秦王必将再遭一次毒手,很难活着离开东宫。李神通迅速背起秦王,冲出人群,冲出大殿,冲出东宫,冲进玄武门。

“秦王暴病,要到内宫看御医——”李神通一路高叫,把守玄武门的羽林军还是一横枪把他俩拦住,事先未经允可,谁也别想进这个门!

这时,李世民已在淮安王背上吐了大口的血,后面传来李建成“有什么病回东宫救治!”的喊声。淮安王急得大叫,正在这时,负责玄武门门卫的将领常何走了过来,断然挥手命羽林兵放行。淮安王背着秦王一路小跑,冲进了西宫。秦王生母窦皇后虽早早过世,但高祖为了纪念她,特把西宫给她留着,自此以后也不再立皇后,西宫设了窦皇后牌位,犹如窦皇后活着一般,女官、太监等规格一应俱全。秦王到了西宫也就算到了母亲跟前,太监、宫女忙乱起来,秦王宴会上呕血的消息迅速传了出去。

后宫当班的御医脚步如飞地赶来,紧急抢救。高祖正在接见外国使节,闻听消息后,当即中止了会见,赶来西宫看望儿子。秦王脸色惨白,躺在卧榻上,吐出的半盆血水触目惊心。高祖心疼不已,连问御医到底是什么病?御医知道了起因是东宫宴上饮酒,根据症状初步判断是鸩毒,但御医哪敢说出这事,只是支支吾吾地说:

“或许是不胜酒力,胸口暴发疼痛,以至呕血不止。”

“才饮了一觥酒啊,这酒里,这酒里……”李神通也不敢乱说。高祖已隐隐约约明白怎么回事,但又不好马上下令叫人调查,东宫前档子事刚了结,今又出了这等事,但是家丑不可外扬,皇帝家也不例外。再说是生病是中毒还说不定呢。

正在高祖想这想那的时候,李世民似乎清醒了一些,他无力地摇了摇手,示意问题不大,要父皇不必担心。御医也小声地和高祖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