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厚黑学 > 第93部分(第1页)

第93部分(第1页)

就在这种逆风不顺的时刻,身为一军统帅的姜伟,走出了第二步败棋。

姜伟认为,市场溃败的根源在于企业内部的管理紊乱和干部结构不合理。于是他断然决定对内开刀,展开“整风运动”。

这期间,对姜伟而言是十分痛苦的反思期,他闭门读书,对飞龙以往的经验和教训进行理性的总结,悟出了很多富有真知灼见的思想。

事实上,姜伟错误地选择了进行内部整风的时机。当时的飞龙已遭遇前所未有的挫折,可谓市场低迷,人心思动,此时的士气可鼓而不可泄。对飞龙来说,当务之急不是关起门来舔伤口、搞整风或洗脑,而应当是重新调整营销策略,集中力量守住最后几块根据地。

可惜深陷在反省的激情漩涡中的姜伟却一直对局势没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很快,在“整风运动”成效有限的情况下,他又走出了第三步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棋。

1996年7月,姜伟抛出题为《我的错误》万言检讨,历陈“总裁的20个失误”。此文一出不胫而走,在传媒界、企业界广为流传,由此也刮起了一股对中国企业进步大有裨益的“研究失败热”,姜伟也可能因此而在中国企业史上成为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

其实,姜伟所自述的20大失误,是从战略的角度进行的一次检讨,其中如决策的浪漫化、模糊性、急躁化以及缺乏长远的人才战略等等,都是一些慢性病,是几乎所有当时中国的民营企业都有的病症。可是犯了慢性病的姜伟却“了不得,要死了”地叫了起来,医生还没有下诊断,病危通知书还没有开出,病人就自己先吓蒙了。情绪一激动,又做出一些自我了断的过激行动出来,结果呢,真的把自己给弄死了。

姜伟:失误后的反思

附:

———总裁的20大失误

1。决策的浪漫化。在一个知识分子较多的企业当中,有一点儿知识分子固有的浪漫化的企业文化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企业这个团体又是一个经济组织,处在一个你死我活的经济竞争环境之中。企业的根本目的是获得利润,企业的每一个行为都必须进行具体利润的数字计算。总裁在六年经营实践当中,淡化企业利润目的,决策过于理想化、浪漫化,导致飞龙集团大部分干部在企业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严重的理想化和浪漫主义的行为,不计成本,不算利润。

商人是以挣钱为目的的,哲学家、艺术家、空想家在企业是不能存在的。

2。决策的模糊性。不熟不做是商业法则之一,但有一段时期,总裁过于强调产业多元化,涉足了许多不熟悉的领域;同时,有许多事情也是总裁不熟悉的,又没有熟悉这方面的人才来实施,所以盲目决策和模糊决策时有发生。凭着“大概”、“估计”、“大致”、“好像”等非理性判断,进行决策。

3。决策的急躁化。市场经济只有开始没有终止,凡是商人必须以平静的心态参与无休止的市场竞争。在近六年的企业发展中,尤其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总裁经常处于一种急躁、惊恐和不平衡的心态当中,导致全体干部也处在一种惊弓之鸟般的心态当中。在这种自上而下的心态中,片面决策有之,错误决策有之,危险决策有之。

究其根源,如果对全局发展经常思考和准备,特别是对即将出现的情况有一个成熟的准备,那么决策时就会临危不乱。有备之则平静,有预见则不紧张。

4。没有一个长远的人才战略。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回顾飞龙集团的发展,除1992年向社会严格招聘营销人才外,从来没有对人才结构认真地进行战略性设计。随机招收人员、凭人情招收人员,甚至出现顾及亲情、家庭、联姻等不正常的人员招收的现象,而且持续三年之久。作为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医药保健品前几名的公司,外人难以想像,公司竟没有一个完整的人才结构,竟没有一个完整的选择和培养人才的规章;一个市场经济竞争中的前沿企业,竟没有实现人才管理、人才竞聘、人才使用的市场化。人员素质的偏低,造成企业处在一种低水平、低质量的运行状态。企业人才素质单一,知识互补能力很弱,不能成为一个有机的快速发展的整体。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又造成企业各部门发展不均衡,出现弱企划、大市场,弱质检、大生产,弱财务、大营销等发展不均衡或无法协调发展的局面,经常出现由于人才结构的不合理,造成弱人才部门阻碍、破坏、停滞了强人才部门快速发展的局面。最后造成整个公司缓慢甚至停滞发展。

由于没有长远的人才战略,也就没有人才储备构想。当企业发展到涉足新行业或跨入新阶段时,才猛然发现没有人才准备,所以在企业发展中经常处于人才短缺的状况,赶着鸭子上架,又往往付出惨重的学费。

总之,人才战略的失误是集团成立六年来最有影响的一个错误。

5。人才机制没有市场化。飞龙集团在人才观上有两个失误:一是人才轻易不流动,二是自己培养人才。形成这两种人才观有其客观原因,为了保持企业凝聚力,需要一个人才稳定的环境,所以飞龙人的流动性很低。同时,由于飞龙是民营企业,缺乏法律保障,所以人才的可靠性是第一位的,久而久之便形成自己培养人才的惯例。但是,长时间忽视了重要部门、关键部门、紧需部门对成熟人才的招聘和使用导致了目前人员素质偏低、企业难以高质量运行的错误。

6。单一的人才结构。由于专业的特征,我们从1993年开始,在无人才结构设计的前提下,盲目地大量招收中医药方向的专业人才,并且安插在企业所有部门和机构,造成企业高层、中层知识结构单一,导致企业人才结构不合理,严重地阻碍了一个大型企业的发展。

7。人才选拔不畅。1993年3月,一位高层领导的失误造成营销中心主任离开公司,营销中心一度陷入混乱。这件事反映出飞龙集团的一个普遍现象———弱帅强将。弱帅根本管理不了强将,强将根本就不接受弱帅的管理,实际造成无法管理和不管理,军阀割据,占山为王。分公司实际上处在各自为政、各自作主的营销状态,无法进行统一的大营销管理。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问题在于内部竞聘的机制没有解决,强将成不了强帅,弱帅占着位置不下来,铁交椅本是国企病,却在飞龙集团这个民营企业蔓延。

8。企业发展缺乏远见。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我们犯了没有长远发展规划、没有及时改善企业运行构造的错误。

企业没有发展规划是很危险的。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要经常完善企业领导的有机管理运行构架,使企业永远成为一个有机运行的机体,这个问题至今没有解决好。

9。企业创新不力。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一个发展了五年的企业没有创新必然走向衰落,一个销售三年的产品没有创新必然走向死亡。这是无情的规律。但是近六年来,总裁过分强调了企业过去的辉煌,没有认真思考创新,造成企业管理和市场开拓无新意。今后要通过更换新生力量,完成创业创新。

10。企业理念无连贯性。翻开飞龙集团近三年来的文件,最大的特征是总裁说得多,但具体怎么做没有指导。只有理论而没有具体实施的方法,造成了理论看不懂,具体方法又没有,讲一次浪费一次,经常出现新的理念,而且无连贯性。总裁自己也没有找到一个连贯的理念,导致企业长时间之内没有一个连贯的思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