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厚黑学 > 第44部分(第1页)

第44部分(第1页)

然会知道,你们这样联名上书,只怕要适得其反了!”

曹表曾对儿子说:“与其因受到宠爱而遭受灾祸,不如贫贱而无灾无难。”他的生活十分俭朴,并让妃妾们亲自动手纺线织布,如同平民之家一样,因此他得以保全性命。

佯装迟钝给人安心之感

迟钝也是吸引人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使是反应相当敏锐的人,最好也不要完全显露于外,而要佯装迟钝一些。

头脑太聪明、个性太精明的人,通常都很难应付。由于脑子整天转个不停,不论什么事情都会事先预测好,让人有松懈不得的感觉。同时,一发现别人的缺点,便会立即指出来,即使没有当场表明,也会让对方觉得:“这个人不知道有什么企图!”警戒之心油然而生。这种让人随时心生警戒的人,怎么还有魅力可言呢?所以,如果让这种类型的人物登上领导者的宝座,部下们恐怕再没有好日子可过了。

领导者的主要任务,即是让部下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领导者必须从部下身上得到以自己的立场无法思及的想法,同时也要让部下在自己无法照顾到的方面充分活动才行。

如果领导者的作风太过敏锐、精明,与之接触的人都会受其指责,如此一来,部下当然不会轻易将自己的真正想法告诉领导者,并将自发性的活动压抑下来。如果领导者虽没有实际采取指责部下缺点的行动,但平常所表现的行为过于敏锐,部下也会自然畏缩,因为他们的内心会认为:“我何必自找麻烦,以致被上司挑毛病。”

由此可知,领导者的表现如果过于敏锐,便成为使部下充分发挥所能的障碍。如果领导者能稍微掩饰自己的锋芒,使部下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才是一位魅力十足的成功领导者。例如,被称为“装有电脑的推土机”的田中角荣,即属于这类型的人物。由于他兼备极其精密的计划能力,以及超群绝伦的实行力,所以才得此称号。

不过,何以田中角荣只被称为“电脑推土机”,而没有被称为“电脑刮胡刀”呢?因为推土机的马力虽然很大,但却不很敏锐,而田中的表现也略微迟钝,正好和推土机的性质相同。田中角荣就任总理大臣之后,倡导“日本列岛改造论”,并加以实行。观其实践方式,便使人产生一种其并不是依赖敏锐头脑,而是依靠踏实的作为进而成功的感觉。

但后来的田中角荣,不再坚持过去那种单纯和有些迟钝的形象,而将内面的敏锐确实显露于外。据专家研究,田中角荣现在所表现的敏锐作风,多半是由于他依靠财富力量所获得的强大权力引起的。其实,田中角荣本身至今仍保有相当浓厚的迟钝性格色彩。从他牵强地使用强力压迫有关单位改变洛克西德事件对他的不利裁判,结果反使自己不得不下台的情形,即可充分证实这一点。

大平正芳也是位因未将内心的敏锐显露于外而获得成功的人物。其实,他是个相当聪明,且反应灵活的人。由于生性酷爱读书,当他就任池田首相的秘书官时,不论多么忙碌,都会抽空逛逛位于神田的书店街,并买几本中意的书回家品味。大平正芳一向以说话速度慢条斯理而闻言,其实这可能是他故意隐藏敏锐的真面目,佯装成反应迟钝,而予人安心之感,此乃避免受人攻击的巧妙方法。

如此看来,迟钝不光可以成为点燃下属智慧的火花,而且还可以隐藏锋芒,使自己逃脱众矢,从而成功地保全自己。

保全自己先保全实力

无论是体育竞技场上,还是在军事战争中,实力总是决定一个人地位的重要因素。所以,许多人始终将保持自己的军事实力作为用兵第一大法。

在战场中,如何做到保我军于万全呢?有人通过长期思考,总结出如下几条:其一是不强交战。意思是说,在与敌军交战时,如果没有取胜把握,不要强行交战以减弱我军实力;其二是该退则退。其实,用兵的方法,是以保全自己的军队为上策,其次是保守自己的城池。在战斗中,将领要静静地考虑一下,究竟应当怎样做才能保全自己的部队。如果不退兵才能保全部队,那么就不退兵。如果必须撤退才能保全部队,那么就坚决撤退;其三是要将我军置于战斗的有利位置中。在战斗中,如果有招降的军队,应将降军放在攻打敌军的最前线,一则能够有利于监督降军,二则有利于保全我军实力,减少伤亡。

在有多种力量参加战斗的复杂形势上,清代名将曾国藩更提出了富有创见的主兵客兵制度。他指出,在主客兵相对时,为保全我军实力,一定要主兵强于客兵,例如他在给九弟的信中写到:

“只要李少荃另调所谓的常胜军前来助阵,这绝不是我的本意。常胜军以前是华尔统率的,我已经不愿意与他合作共事。现在华尔已死,白齐文接替他统率常胜军,能战不能战不得而知,但是他们的军风完全不同,难以与你部合处,这是显而易见的。这支军队既然已向这边开来了,现在我们再去拦阻也来不及了,只好听任他们自己开来。但是,绝不能让他们进入你部的长濠之内,只能令他们先去攻打九江伏州、下关等处的敌人营垒,希望能够以此稍稍牵制一下敌人的力量。如果下游不能取胜,就令白齐文等由金柱关、采石上游夹击而下,虽然未必能够收到大的成效,但也不会给你那里造成损失,或许这倒是双方善处的一个方法。白齐文的部下,名义上是洋兵,实际上都是广东、宁波的人,骄奢成性,饷银也极贵,你的部队绝不能与他们相处。无论什么时候,在长濠之内,总是要保证主兵强于客兵,一切都要由你作主,号令统一,然后才不至于坏了大事。你千万要记住,务必要记住。”

曾国藩对于主客兵的思考是有其军事眼光的,也确实是经验之谈。在其后几十年中,北洋军阀孙传芳正是玩弄了一套“主兵客兵术”,采用主兵强于客兵的方法,不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了军事要地———福建。

1922年秋,曹琨命令孙传芳带兵去抢福建这块地盘。曹琨是直系军阀,而当时福建的军政大权却在非直系的王永泉手里。孙传芳屯兵在福建省的边界上,只带了少数随从进入福建,编造一大堆谎言诉说吴佩孚如何排挤他,说得声泪俱下。他向王永泉表示,只要两人同心合力,一定能在福建保境安民。他的甜言蜜语使王永泉渐渐相信了他。他还与王永泉结拜为异性兄弟,指天发誓,这样,孙传芳就把这两个旅的重兵开进了福建,王永泉不但不疑,还以为壮大了力量。

1923年3月,曹琨正式委任了孙传芳为福建的军务督理,孙传芳一面仍和王永泉周旋,一面暗中调兵遣将,在一个夜间突然将自己的军队开进了省城。此时,城中孙传芳的兵力已经大于王永泉的兵力,王永泉这才知道上当,但为时已晚,只得声明下野,逃到上海。为此,人们都称孙传芳是笑面虎。曾国藩关于主兵客兵制的理论得到了成功的证实。

所以,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要有效地保全自己就要首先学会保全实力。实力没有了,你就难以得到保全了。

身处逆境不妨韬光养晦

韬光养晦,读来让人觉得它有些古而庸的味儿,在古代史籍中,常看到“称病不朝”、“称疾不起”、“愿乞骸骨”之类的字眼,其实,这些“疾”、“病”之类,都是假的,用一句现代俗话说,是“泡病号”,是政治病。

“称病”动机和目的都是十分复杂的,有的是鉴于朝政黑暗,称病以求自安;有的是鉴于对手太强,称病以避锋芒;有的是由于目的未能达到,称病以向朝廷示威;有的是时机尚未成熟,称病以掩饰其野心……总之,称病是作为“韬晦”的一种主要表现方式而被时常应用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