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厚黑学 > 第7部分(第1页)

第7部分(第1页)

为什么人会想说“不”而又说不出口呢?最大的原因恐怕是怕被人拒绝吧!不过,我们应该知道的是,其实这种害怕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你并不会因为拒绝朋友的请求而失去了这个朋友;如果这种情形真的发生了,那也不是你的错,应该要怪的是你朋友不能完全尊重你。

当你明明想拒绝对方却因不敢说出口而勉强答应时,其实只是徒增自己无谓的困扰与压力罢了。作为一个成熟的人,面对困境的时候,你若希望保持自我,就更该学会说“不”,只不过在拒绝时,说话要有技巧,态度要有礼,语调应温和。你并不会因此而失去对方的敬重。有时候,你甚至会因为说“不”而发现,原先你认为难相处的人其实并不是那么地不可理喻。在下列的场合多练习,可能对你会有好处。

1。在某个周末的下午,你的婆婆突然来电话,希望你陪她逛逛,不过,你实在很希望待在家里,你应该这样说:“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改天再去逛街?这个周末我真的很想休息。”

2。当你已经工作了一天,筋疲力竭了,而你的老板却还要求你晚上把档案带回家去研究,这时你应该这样回答:“今天真的好累,晚上恐怕没办法再工作了,如果可能的话,我可不可以这个周末再做?”

3。你老公(婆)想要邀请一个你不喜欢的人回家吃晚饭,你可以这样回答他(她):“好吧!下不为例。下次你最好事先告诉我一下,我好预作安排。”或者你还是出去做你想做的事,让你的另一半一个人留下来招待客人。

善意的欺骗不可避免

真情是最难能可贵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处理某些特殊的问题时,往往需要使用一些小手段,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或效果。

欺骗,通常是一种不可饶恕的恶意行为,但也有例外的时候。特别是当我们希望得到人们理解,而不得不采取某些手段接近对方时,善意的“欺骗”也许是不得不做的事。

在20世纪20年代,日本横滨有一位做空头生意的煤炭商山下龟三郎。他没有足够的资金,只有一个不景气的小煤炭店,却又想做大生意赚大钱,整日寻思办法,倒还真想出了一个点子。

他把自己的小煤炭店作抵押,向银行借了一笔款作活动经费,开始实施他的计划。他打听到神户新开张了一家煤炭商会,老板松永靠他父亲福泽的巨资来经营,很有实力。山下想同松永做生意,但位卑财弱,挨不上边,于是他拐弯抹角,认识了松永的父亲福泽从前的一个老部下秋原,并请秋原修书一封,去走松永的后门。山下拿到秋原的信后,先是来到神户最豪华的饭店西村饭店,订了一桌宴席,然后请饭店服务员拿上他的请帖和秋原的信去请松永。松永看了秋原的信,二话没说来到西村饭店。

山下热情地迎接了松永,并把松永称颂了一番,然后才谈到正题上。他的意思是要松永向他提供大批煤炭,由他转卖给阿部老板开办的煤炭零售店。松永害怕受骗,犹豫不决。因为这样干,山下不付分文,不承担任何风险,有风险的人是他松永。山下早料到松永会犹豫,他把一位女服务员唤了过来,对他说:“明天我到大阪炮兵工厂去办事,请你帮我买点儿神户特产瓦煎饼来。”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叠10万日元一张的钞票来,随手抽出两张递了过去,然后又抽出一张递去说:“这是给你的小费。”松永在一旁看了,暗中吃惊,断定自己遇上了一位百万富翁,于是当场表示愿意发货,生意成交了。山下向松永表示了感谢,便推说有点儿小事,急步走出餐厅来,追上了那位服务员,把那30万日元全部都讨了回来。晚宴过后,他立即启程赶回横滨,他住不起西村饭店的豪华房间。

从此以后,松永把煤炭发给山下,山下再转卖给了阿部,收款后再交给松永。就这样,年复一年,山下发了大财,改行当上了日本的汽船大王。松永也成为日本电力企业巨子。当年山下导演的那场“精彩的欺骗”,不仅成了二人茶余饭后的笑料,而且也成了松永战胜商场艰险的精神动力和经营谋生策略。

不记前嫌心地宽

有句话叫做“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可见人们记住的只是自己的仇人。人与人之间为何会有摩擦而结下过节呢?原因很简单,由于对方的表现和我们的期望不符,所以会为两人之间的关系留下阴影。举个例子,你是不是发现,小孩子对你的态度很不好?当然,我们并不能指望小孩子永远都很乖,如果你对小孩儿偶尔不乖的行为能以平常心来看待,或仍旧以爱的教育来对待他们,这样,在小孩子的心里才不会有恨的感觉,虽然,这并不表示你喜欢他们这样子的表现,不过,给他们多一些包容,就像我们在冬天得了感冒一样,除了忍耐之外,还能怎么办呢?你总不能怪自己为什么会得感冒吧!

如果你是那种会记仇的人,对于某些人的行为,即便令你不满,你也不说出口,只把它们牢牢地放在心里,久而久之,你心中的仇恨愈积愈多,一辈子都跟着你走。

时间久了,你才会逐渐发现,自己才是心中仇恨的最大受害者,被你恨得半死的那个人可能根本没有感觉呢!所以,你所受到的伤害是双重的:一开始你对对方的不满及失望,让你不愉快,这是第一层伤害;其次,你把这些不愉快放在心里,让自己在身心上都受到折磨,这是第二层伤害。很多人的个性是宁可死掉,也不会去原谅别人,仇恨世代相传,很多时候,他们只记得恨的人是谁,至于为何而恨,可能因为时间太久而早已淡忘了。

处世之道不可过

老好人一直是许多中国人做人的目标,所以,《菜根谭》中说:“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意思是说不计较别人的小过失,不揭发别人的隐私,不记恨与别人间的过隙!可以培养品行,避免祸害。所以老好人的人缘好,平时朋友爱帮忙。做老好人要求人心宽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记住有这样的情况,事不关己时做好人易,而与己相关时则不易。

处世之中,不可过火,也不可过冷,这就是君子处世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何以受到人们的推崇?这是由于它反映了一种合情合理的精神,它能“致中和”,达到中正和平,“使无事不达于和谐的境界”。

历史经验证明,实施中庸之道,避免过激和片面性,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和问题的正确处理。

不过,要真正实施中庸之道,也并非轻而易举之事。

讲中庸之道的人,在处理一般人际关系中,应该要讲厚道,注意与人为善,以诚、以宽、以礼待人。要具有不计较个人得失恩怨的广阔胸怀,能够团结各种不同意见,甚至是反对自己的人,共同把事情办好。

讲中庸之道的人,决不偏听偏信,在处理问题时,总要注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然后经过分析总结,去粗存精,变成自己的观点。

要保全对方的面子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当某件事用这种方法去处理不妥时,不妨改变一下策略,也许能收到异曲同工之效。

保全对方的面子是十分重要的———许多人顺着自己的感情,罔顾他人的自尊,结果闹得不可收拾。这种教训谁都有过。当你责骂属下或孩子的时候,别忘了看看有没有旁人在场,然后退一步替当事人想想,多说几句体谅的话,效果会更大。

例如,要解雇一个人,无论他的工作能力如何,公司都很难过。依照往例,是这么通知本人的:“某某先生,本公司的旺季已经过了,你的工作也告一段落,当初我们就说好的,这种工作是短期的,所以……”

对方一听到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仿佛已被公司一脚踢出大门外似的,只觉得公司一点儿人情味也没有。而如采取下列方法效果就不同了:“某某先生,佩服您的工作态度,您出色的成绩,使本公司深以为荣。你有这样的实力,我相信您不论到哪儿工作,一定都没问题。本公司今后若有借重您的地方,请您不要忘记了本公司的深情厚谊。”这样,对方就不会有被抛弃的感觉。

这样,事情既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又使对方能够接受,还为公司留下了退路,为公司以后的发展创下了好的口碑,无形之中是对公司的一种宣传。

人品厚修处事法

社会的发展要求每个人都要直面现实,为生活、为家庭、为事业要不断地和人交往。而与人交往最重要的就是要脸皮厚,因为过于羞涩往往难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过于胆小,更不能成大事。只有脸皮厚才能够通达人事,终成正果。

给人留个好印象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特别是初次交往,人们的第一印象相当重要。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