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北美大唐 > 第46部分(第1页)

第46部分(第1页)

潘振承常年与欧洲商人接触,见识极多,这个时代清人还不知道的世界地理,他却是谙熟于心。年轻时,他在富商陈焘洋手下做事,便见过英吉利人进贡的地球仪,虽说不甚精确,但也知道万里之外美洲大陆的事情。

潘宏道:“小的不知,但恐怕就是那里了。”

潘振承道:“既然有夷商来做生意,自然是好事,这四大船货物,说不得有什么珍奇之物,大有利润,却怎么见你一片慌张神色?”

潘宏脸色也是有些怪,道:“这从东洋而来的夷商,一个个都是我大清子民的模样,黑发白肤(黄种人这个概念是后来有的,当时人认为自己是白皮肤),他们说的是汉话,居然号称自己是大唐遗族,远渡重洋之后在极东建国,自称唐人。这些唐人衣冠奇怪,与前明服饰不同,倒是更像是泰西夷人服饰,只不过貌似更加简练。唐人人人皆是短发,不留发辫,不挽发髻,亦像是夷人了。”

潘振承好奇心大起:“居然是大唐后裔吗?那岂不是距今已经千年了吗?千年之中一点音讯都没有听到过,现在突然冒出来,果真可疑。”

潘宏一拍手道:“是啊,粤海关监督李文昭这才刚被抄了家,粤海关还无人主持,巡抚大人不知从哪得了消息,断了一个唐人是我大清叛逆、出洋乱民,要将他们拿下。这绿营兵刚一进黄埔港,那唐人见机得快,已经撤回船上去了。巡抚大人又去寻总督李大人,要让他开虎门炮台,轰击这唐人商船。”

潘振承脸色已变,道:“这德保,真是一个浑人,这大唐底细尚未清楚,便擅开边衅。”

潘宏道:“我瞧着,这巡抚大人是存了争功的打算,不管这大唐人是什么来历,先拿下了他们,说是平了一桩叛乱,单是这汉人没有发辫一事,就够做文章了,说不得又是一桩功劳,他这巡抚大人就能跟着升上一升。”

潘振承冷哼一声:“唐人从极东原来,带四艘巨舟商船,不知装了多少珍奇货物,若是能一锅端了唐人,不仅是一桩大功,而且还能缴得财物不计其数,上报一部分就好,大头则自己留下来贪墨,这主意打得真是好啊。”

潘振承越想越不得劲,他作为洋行商人,虽然赚钱容易,但也是取之有道,近年来官场**愈加严重,特别是粤海关监督,更是贪污不止,之前的李永标,去年刚被抄家的李文昭,都是巨贪。而大小封疆官员,也是能捞多少钱就捞多少钱。

广东巡抚德保是满人,没有什么能耐,捞钱本事却不小。上任的时候好处就收了不少,这次让他逮到了汉人海外之国,必然被他拿来大做文章。而潘振承作为十三行商总(相当于行会会长),自然晓得这四条大商船做下来,利润能有多大。德保搞这么一出,等于从十三行的嘴里夺食。

“不成,这事儿决不能让德保做成!”潘振承立下决断,他虽然是个商人,但也是个官商身份,捐了一个候补兵马司正指挥加三品花翎顶戴,这个东西没什么实际用途,就是给了他一个官身,见到小官不用下跪而已。

潘振承作为官商,跟广东官场交联甚广,跟几位大员都说得上话,他立即道:“备马,去总督府,我要面见总督大人。”

两广总督李侍尧是第二任两广总督,在清代地方巡抚只能管地方行政,而总督却兼管数省行政、经济和军事,其中军事也是总督最重要的职责。军事上虽然广州将军权力更大,直接制衡总督,但是前几年广州将军这个职位是暂缺的,而刚被调任广州将军的宗室永玮这个时候还在去广州的路上。

总督李侍尧历任总督,也担任过广州将军,实际两广兵权都在他的手中。当然,真正要进行什么大规模作战,即便是防御作战,李侍尧也得先报军机。

潘振承每年孝敬李侍尧的资金也是一笔天文数字,可以说十三行的经济收入是稳定两广官场的一个重要砝码。李侍尧也颇为倚重潘振承,潘振承为人圆滑精明,很少搞出纰漏,关键的时候也拿得出钱,敢问哪个当官的不喜欢这样的商人。

潘振承抵达总督府的时候,李侍尧刚想要出门。

“逊贤(潘振承的字)可是为那劳什子的大唐商船而来?”李侍尧显然也为武断的巡抚德保的冲动十分挠头,洋商一事他向来是信任潘振承这样的商人的,所以也不着急出门了,拉着潘振承问计。

“大人明鉴,下官正是为了大唐商船一事而来。”潘振承身上有个候补官,虽然没有用,但是却能自称下官。

“你有何看法?”

潘振承正色道:“若说那唐人真是千年前大唐后裔,凡人皆是难以相信,毕竟时日已久,中间也无类似听闻,疑窦丛生。但如巡抚大人所说,是前明叛党,那可能性也极低了。这些唐人一派夷人之姿,短发短衣,毫无中华子民模样了,比那吕宋华侨,变化都要大。若不是还用汉话,长着我华夏面目,恐怕巡抚大人都懒得管,直接当做外夷商人了。”

李侍尧问道:“逊贤你熟知夷务,可知道这些诈称唐人的夷人由来?”

“恕下官孤陋寡闻,下官也并未听说过。不过下官认为,这南越人,昔年也是我华夏后裔于域外开创,朝鲜也是用我中华文字,尽受我天朝影响。这些人如今形貌大变,说是一两百年之内出洋的华人,我看也不像,恐怕真是数百年出洋,又与夷人交往,才能变成如此。这唐人不远万里而来,恐怕也是慕我天朝雄姿,为的也不过是利,但巡抚大人不分青红皂白,就要动武,有违我天朝上邦的仁德,更不利于广州商贸持续,所以还请总督大人,着人使巡抚大人收回成命,先与这当人沟通看看,再决定如何处之。”

 ;。。。 ; ;

077 解释(上)

白南设想过来广州的贸易不会一帆风顺,但是没有想到会败坏到这种程度。林有德不过是说了这支船队的来历,没过多时广东巡抚的抚标(巡抚的亲卫队)便冲过来了。好在抚标的士卒都是冷兵器,而负责护卫的陆战队士兵也见机得快,匆忙带着林有德返回到货轮上面了。

早就留了一手的白南没有让四艘货轮靠泊,而是先派林有德带人去交涉。这番交涉失败,陆战队员抢出林有德,乘坐带着船外机的小艇,激起浪花便冲了回来。

“这种场景也是丝毫不意外啊,所以我才一开始主张教训一下这些鞑子,让他们正视我们大唐。”白南有点着恼地说道,不过他也清楚,乾隆皇帝是属于精力旺盛、好大喜功的君主,这样的皇帝一般特征就是自尊心旺盛,如果大唐海军真的炮轰清国沿海港口,并屡次击败清军。那么最可能的展开就是,乾隆恼羞成怒,然后扩军整备,反而激起清朝更加激烈的反抗和更快的近代化。

林有德还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刚才明晃晃的刀子差点就落在他脑袋上了,他整了整自己的衣冠,说道:“这广东巡抚根据我们的资料,是正白旗索绰络氏的德保,乾隆二年恩科三甲进士,值过南书房,历任山西、山东学政,还做过经筵讲官。按理讲应该是一个读书人,怎么会这么颟顸。”

常斌不屑地道:“一个鞑子,懂得几个字都可以当大官了你能指望他真的是学优品高的大学士吗?再说,满汉一家这种事,也就是口头上讲的,有清一代,满人提防汉人、限制汉人那都是常态,你开口就讲自己是汉人在海外建立的国家,这个是明摆着挑战这些‘统治阶级’的底线啊。”

林有德也是慨叹道:“我原以为,说我们建国早在努尔哈赤发迹之前,可能会好一些,但是却没想到对方还是反应这么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