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汉兵 > 第87部分(第1页)

第87部分(第1页)

不住道。

“湛阳,我只问你,如果能做到,需要几日?”雷东风问。

“嗯,如果大人执意如此,估计四日内当可达到。”王建堂估算了下。

王建堂,字湛阳,一十九岁,帝国川陕行省川渝路大散关人氏。家中独子,老父就是当日在大散关雷东风誓师出征之际,赠送大军“死”字旗的那位长者。

王建堂老家世居川中,其父是附近有名的教师,在帝国三年义务学校育人一生,颇有名望。而王建堂本人,自由随老父习文,更爱武功,加上性格爽朗,广交朋友,俨然是四里八乡少年人的头领。

这次雷东风在大散关募兵,王建堂一人就串联了三百多青壮,集体来投。

而且这些青壮多是当地团练出身,又经过帝国每年定期的系统培训,除了不曾真正上过战场,可以说是成手之兵。

雷东风见王建堂识文断字,又有一身骑射砍杀的本领,更加上他能驭人统兵,本想任命他为骑兵大队队长。

但王建堂却拼死不受,用他的话说:“我当兵不是为发财升官来的,只要能上阵杀敌,别无他求!”

故而,雷东风对其甚为喜爱,索性将他并入骑兵队,暂时统领一骑兵小队长。而王建堂也在不久之后,就送给了雷东风一份“大礼”。

第四卷 天行健 第十章 战川陕(3)

此次出川,狂澜军若按常路行走,必走帝国千年时间所修建的川中盘山路,先向西北,再向东北,这路虽相对平坦,但因为一路绕山避水而行,所以最少要十余日才能抵达陕西一路。

但雷东风从成都府离开前,就已经从刘仁则和沐雨哪里得到确切的消息,中都龙阳已经沦陷,西方联军今日已经收集完船只,正加紧围攻潼关。

潼关一失,长安府肯定抵挡不住三十万敌军的蜂拥侵袭,而川中也必然重遭战火。

因此,雷东风苦思良久,不得其解,按照正常道路来走,十天后赶到,谁也不能保证情势会发展成什么模样。

这个时候,李若曦站了出来,她虽然不支持雷东风这么就出兵潼关,以她的本意,现在就应该是修生养息,发展壮大的良好时机。

而不是依靠这些身体素质还算出众,也经过一些军事训练的乡民、团练,夹杂一万正规汉兵,去和三十万敌人拼命。

但国之大义面前,李若曦对雷东风也只有钦佩,故为其出谋:“山民多猎户,而且川中私盐利多,马帮多不走常路,以防帝国稽查,大人可在军中新兵内悬赏,必有它路可寻。”

果不其然,悬赏刚发下去一个时辰,王建堂就带着几个小兄弟来见雷东风,原来王建堂少年时也曾在自家的寨子的马帮中厮混过,只是后来为乌戈的马帮所打压,才放弃这个营生。

当年,他们一行,为躲避乌戈的打压,曾在山中发现一条捷径,从大散关直达长安府,若日夜兼程,只需六天就能直插长安府。

只是其路多艰,大都是紧邻悬崖峭壁,极其危险。

计较之下,雷东风下令全军少带辎重,每人只带七天的干粮、必备的马刀、弓弩,甚至连盾牌也不带,用江筑英的话说:“此战是进攻,不是防御。”

骑兵则每人双马,当然已经无法保证雷东风原来那两千五百骑那般清一色的帝国安息行省所产的骏马,大多数都是川马。

就这样,七千骑兵,两万三千步兵,轻装从简,于帝国纪元4月1日上午从大散关出发,目标直指潼关。

此刻,雷东风和手下诸军已然行进在那条小道之上,小路自大散关直插东北大巴山余脉,一路前行,草深林密,紧邻悬崖形成的道路不过堪堪够两马并骑,而诸军身侧,就是深达几十丈的悬崖。

马匹和士兵行走在路上,不时有碎石滚落。

为了安全起见,雷东风命令骑兵一律单行行进,步兵也只可两列而行。

幸好这些从川中招募的士兵,大多常年奔走于山路间,这些不平的道路对他们来说还不算艰难。

反到是那些骑兵,因为山路是在险恶,马匹实难操控,在行军的第一天,就有十几匹骏马坠落崖下,人员也伤亡了数十个。

这样一来,众军行路却更加小心,速度也降了下来。

“这样的速度,马不如人快,骑兵比不上步兵,六天内怎么可能赶到潼关?”雷东风望着自己手下最精锐的骑兵在遥遥山路上小心前移,

“雷大人,莫不如让擅长山路奔走的川籍士兵加上部分骑术高超的精骑,先行而去。”李若曦道。

“可是,他们会很危险……”雷东风知道,潼关那边有三十万敌军在磨刀嚯嚯,先行的人马去了,必然有极大的危险。

“兵道在于正,亦在于奇,我军若与西人比势大,十不及一;比精锐,新募之兵怎敌百战之士?但我军却又并非全无胜机,一则西人远征,补给不易,目前全靠占地劫掠为食,若断其后路,其心自乱;二则西人军团国家众多,又收复了鲜卑后裔,看似势大,实则鲜卑狼子野心,早晚反咬一口,所以,只要有万余精锐能提前抵达潼关,突然从其后路杀出,就有一战之力。若大人担心有失,若曦愿随前锋一行,临阵审时度势,力保前军不失。”李若曦淡淡道。

“谁人可为前锋之将?”雷东风面色一展,问道。

“筑英师团,荆展辅之,李邦昊、蒙战之白杆精锐皆可随行。”李若曦道。

“为何不能让惊涛先行?”雷东风又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