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汉兵 > 第63部分(第1页)

第63部分(第1页)

对帝国的民众造成千百倍的伤害。

而太祖在祖先书后莫名的一句话,却隐约揭晓了答案:“我曾见异族用我汉民之发明,屠杀我民众,侵占我国土,吾深感痛心,望后世在可以掌控这些发明前,不要将之外泄。”

千年时光,太祖的苦心仿佛还在眼前,虽然这种理论,张策可能并不太认同,但毕竟这本书流落在他的手里,可以说是最佳的选择。

张策在帝都江山帝国高等陆军学院求学之时,就酷爱钻研这些小东西,回到黄金沙漠,更是根据家传的一些只言片语的记载和帝国火器司流传出的配方,弄成了为雷东风打埋伏敲闷棍下陷阱,屡立战功的雷火弹。

而那些连弩一进大散关,张策立刻如获至宝,将一把最新型的连弩拆卸开来,终于发现,可以通过改良机璜构造和增加激发零件提高这连弩的最大射程。

为此,张策连续闭关一周,终于在雷东风正式成立连弩骑兵营前,拿出了自己改良的连弩的成品。

这是一副被涂抹成全黑色的连弩,只在弩嘴的位置是一抹金黄的色彩。弩长一尺三,采用绞发式,弓弦采用的是帝国产的上好的软钢丝加上等牛筋混合鞣制在一起而成。

厚重但不笨拙的弩身,昂扬有若龙头,龙嘴的位置却是黄铜锻造,里边探出一支闪烁着寒光的箭头。

雷东风手执这连弩,手指轻轻搭在机璜上,左眼微闭,右眼死死盯住一百一十步外的红色靶心。

片刻,雷东风手指轻扣,随着一声轻微的弓弦崩响,一道寒光瞬间飞向了远处。

下一刻,靶子旁的汉兵兴奋的摇动着红旗,一箭中的。

“好弩!”雷东风抚摸着金属的弩身,爱不释手。

“这个只是样品,但要想将五百具连弩全部改造完毕,大哥你需要给我加派些人手,尤其是这关内的工匠,最好能给我寻来几个。”张策说道。

改造这一具连弩就花费了他一周的时间,虽然现在最主要的技术问题已经攻克解决,但改造总需要人手,需要材料不是,很多零件也需要重新打磨,甚至回炉,五百副连弩说起来不多,但真正改造起来,还要保证成功率,在这样一个没有机床设备的年代,就是个大工程了。

“一般的人手到好解决,可是这大散关内并没有设置军械营,工匠却是不太好找。”雷东风道。

军械营,一般是帝国二级和二级以上军团驻扎的城市才会配备的附属机构。里边的工匠身份不同于帝国四民里的工民,更接近于兵工厂里的高级技师。

帝国为了保证一些先进军械制造方法不被外泄,多是从小,甚至几代培养这些军械工匠,并与他们签订协议,如退休后不得离开帝国、被敌人抓住,需自裁以保守秘密。

当然,为了弥补这些弓箭,帝国对这些工匠给予的待遇也是非常之高。

如不用纳税,不用参加义务征兵,犯罪后有一定的豁免权利。

但,一旦这些军械营中的工匠有私自将军械制造方法外传,或者被敌人抓住后将秘密告诉敌人者,帝国军部若得知,将处以帝国已经废除的连坐法严惩。

即一人泄密,全家皆斩。

而这些工匠的家属,一般都集体居住在帝都江山……

所以,帝国成立千年,一些现金军械,包括连弩的制造方法才没有被西人得去。

在川陕行省,也只有首府成都府建有一座军械营,而根据其驻扎军团的规模看,这个军械营的规模也不会太大,能制造的兵器估计也很少。即使这样,那军械营也一定是川渝两路督守刘仁则心里的宝贝疙瘩哦。

“这个先不着急,九十步的射距对于川中战事已经足够了。”张策到是不着急。

“看看吧,等过些日子我想办法为你搞到需要的人和物。”雷东风笑道。

帝国纪元999年2月末,雷东风来到大散关已有半月有余,如今关内关外,气象更新,欣欣向荣,但小雷却仍很头疼。

不为其他,只因为小雷缺少了军资。

雷东风这一路从西奈半岛的龙城,奔到川中盆地的大散关,其间得到了不少军械物资。

在黄金沙漠,从许震的沙盗联盟和张策的老爹的冷翡翠哪里,捞到了不下十万金币、千来副西方联军的重铠和千余匹骏马。

在楼兰城,又得到了马红鸾以飞骑军团名义赠送的几百匹骏马,和一批弓箭军资。

在大散关,又得到了大土司乌戈留下的千余人马的大马帮,和五万多枚金币以及大批的粮草。

但是,这一路下来,吃喝虽然不愁,军械,尤其是弓箭消耗的却是非常厉害,而大散关内由于没有军械营,根本无法补充弓箭。

还有就是药品和粮食,粮食虽然在大散关得到一批,但为了稳定民心,一大半发放给了穷苦百姓。

至于药品,更是少的可怜,基本就是依靠老道林清平,带领军中的几十名医者,四处采药,幸好川中多山,药材也是闻名帝国,否则早就入不敷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