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嫡女毒医 > 第271部分(第1页)

第271部分(第1页)

如果那样的话,白家和长安侯府岂不是要郁闷死。像长安侯府这种有爵位的勋贵,受影响的时间要比寻常百姓长的多。

就在素问咸吃萝卜淡操心的时候,洪府忽然迎来了宫里来的一位宣旨太监。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名宣旨太监的宣纸目标竟然是素问。冷不丁来这么一出,莫说是素问了,就连洪夫人也都被吓了一跳。

幸好洪府时常能接到圣旨,这才没有陷入混乱。听了那位太监宣读了皇帝的口谕后,素问这才明白了事情的起因。

搞了半天,太后的病迟迟不见好转,皇帝就想起了她这个云州名医。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她就被皇帝一道口谕宣进了太后的寝宫。去给太后医病,她一点都没觉得荣幸,反而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生怕一个不小心惹祸上身。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担心,其实还都是拜前世的宫斗剧所赐。在素问前世看过的宫斗剧里,太医绝对是一个高危职业。动辄就被皇帝拿性命威胁。

聆听完了皇帝的口谕,素问就回四季居准备进攻的事宜。她这次要去宫里,说不准到底会呆多长时间,所以必须带上足够的换洗衣物。皇宫不比其他地方,她在那里基本上没什么特权,事事都要zi打理。

将宣旨太监请去喝茶,洪夫人就赶到了四季居,帮着素问准备进攻的事宜。素问这只是第二次进攻,她觉得有必要做一下心理疏导。

见洪夫人来了,素问马上将她拉到角落。

第384章 针灸

见太医们态度消极,并没有主动交流诊断心得的意思,素问心中就有些不爽。她觉得这些太医们未免太过分了,竟然在会诊时表现如此轻慢。

既然太医们没主动交流的心思,素问当下就决定自己问。他们敢摆出一副消极怠工的样子来,她就敢主动提问。有皇帝在旁边压阵,他们总不好拒绝回答。只要能弄清他们诊断的依据,这一次的会诊就算是达到预期效果了。

打定主意后,素问就开始发问。果如她所料,有皇帝在旁边压阵,他们虽不情愿,却还是勉为其难的进行了解答。

从太医们的解答里,素问明白了他们的诊断依据。她将他们的诊断依据与自己的诊断依据进行了对比,最后还是觉得自己诊断出来的结果更靠谱。弄明白了这一切,会诊就没了继续进行下去的意义,当场就匆匆的画上了句号。

朝旁边督战的皇帝行了一礼,素问就一脸认真的说道:“陛下,素问的问题问完了,现在已然有了答案。若陛下信得过,还请允许素问对太后进行救治。”

面对素问这番掷地有声的宣言,在座的太医们都纷纷投来了不屑的目光。在他们看来,素问这样的表现明显属于不知天高地厚。就她一介民间大夫,竟然就敢独自要求对太后进行救治,简直就是拿医病当做儿戏。

没等皇帝发话,一名胡须花白的太医就一脸怒容的出言斥责道:“胡闹。这里是什么地方,怎能允许你这般乱来?你一个年纪轻轻的小丫头,竟然就敢给太后娘娘医病。”

对于这位老太一的不满,素问采取了置若罔闻的态度。她目光只是安静的看着旁边站立的皇帝,等待这位九五之尊做出最后的裁决。倘若皇帝觉得不靠谱,她正好可以免除这次的麻烦,反正她也打心眼里不想抢太医院的工作。

沉吟了片刻,皇帝这才一脸威严的发话道:“既然华大夫有了决断,那就去救治吧。听说你在云州曾医治过不少疑难杂症,相信这次定然不会令朕失望。

第385章 皇孙

虽然觉得眼前这一幕十分和谐,素问却不会忘记这里是皇家。。。对于皇家来说,和谐温馨这一类的形容词都是浮云,当不得真。

将太后安顿好,皇帝就一脸柔和的出言吩咐道:“华大夫,太后能顺利脱离危险,多亏了你的救治。如今太后尽管看起来没了危险,但身体却还未痊愈。在太后痊愈之前,这边的诊疗工作就拜托华大夫用心了。”

见皇帝发话,素问心知太后这摊子事情是落到她头上了。反正太后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剩下的不过是静心调养,她接手完全没任何问题。

朝皇帝点了点头,素问就信誓旦旦的保证道:“陛下,请您尽管放心。只要谨遵素问的医嘱,太后娘娘定然能恢复到之前身体康健的状态。当然,太后娘娘这段时间的起居饮食必须听从素问的安排,日子肯定无法过得如之前那般舒心,还请陛下?体谅。”

听了素问的表态,太后马上就带着一丝虚弱笑道:“华大夫放心,哀家一切都听你的。养病不比平常,这个道理哀家晓得。”

见正主都表态同意了,皇帝自然更没有反对的理由。反正素问已经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医术,把太后的起居饮食交给她来负责,谁也说不出个反对理由来。既然如此,皇帝又何乐而不为呢?

朝面前的素问点了点头,皇帝就沉声问道:“为了便于照顾太后养病期间的起居饮食,华大夫就先暂居在慈宁宫的侧殿如何?”

面对皇帝的询问。素问真的很想表示拒绝,可惜没这个胆量。她可没忘记这是什么时代,违抗皇帝的心意,到头来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为了接下来的日子能平安度过,她决定还是先接受皇帝的安排,然后伺机寻找离开皇宫的机会。

向皇帝行了一礼,素问就一脸故作荣幸的说道:“能照看太后娘娘的凤体,这是素问的殊荣。多谢陛下信任,素问定当不负众望,势必用心照看娘娘养病期间的事宜。”

领悟了皇帝的意思。

第386章 农事

在讲故事这方面,素问自信还是有几分手段的。同样是成语典故,她凭借前世的见闻,就能比这个时代的人讲的生动有趣。

事实证明,素问这一招果然十分奏效。她讲了几次典故后,皇孙小正太就喜欢上了这种新颖的故事风格。她每讲完一个成语典故,还会对皇孙小正太进行启发性提问,使其将成语典故里蕴含的哲理跟生活里的小细节结合在一起。

就在某次讲故事的时候,不小心被皇帝碰见了。他站在一边,全程目睹了素问与皇孙小正太之间的亲密互动,并听了小正太对成语典故发表的观点。

对于这一幕,皇帝默默的看在了眼里。等第二天,他便将皇孙小正太叫到了身边,考校了这段时间素问给他讲的一些成语典故。当然,聪明可爱的小正太并没有丢素问的脸,皇帝问的几个问题基本上都被他答出来了。

了解了素问的教育成果,皇帝表示十分满意。他觉得这样的教育方式很不错,正好适合年纪幼小的皇孙小正太,就当是进行启蒙教育。

见识了素问在教育小孩子方面的天赋,皇帝就起了请她帮皇孙小正太启蒙的心思。反正素问也有才女之名,教一个小孩子应该绰绰有余了。他越想就越觉得可行,于是便跟皇后认真的谈了一次,想征求一下皇后的意见。

面对皇帝的主意,皇后表示了支持的态度。反正皇孙小正太启蒙也是太子妃亲自教导,并没有请专门的老师,现在交给素问也无不可。

在皇后看来。太子妃与素问都是一等一的才女,两人谁教都一样。相对而言,素问是个外人,更容易在皇孙小正太那里树立权威。相比之下,太子妃就比较难做到这一点了。毕竟亲母子关系摆在那里,皇孙小正太估计很难把母亲当做老师来对待。

夫妻俩一拍即合,接下来便是征求太子夫妇意见的时候。他们分头找太子和太子妃谈话,表达了一下这方面的意思。

面对皇后表达的意思,太子妃心中的感受颇为复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