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死亡之斑 > 第18部分(第1页)

第18部分(第1页)

当任江巡视到三连的余下众人面前时,有人喊了一声:“队长好!”所有人都挣扎着站起来行礼。所有人都进行了包扎,有些人伤了头部,脑袋被层层纱布裹得想木乃伊。有些的伤了胳膊,都被包扎后吊在肩膀上。众人看到自己的队长也伤了左肩,纱布依然渗出血水,他却眉头都不皱一下。出于敬重,众人都努力的挺胸站直。他们不能给自己的队伍丢脸!

任江几乎是沁着眼泪一路走过去的。当他走到一个战士面前,他的腿再也迈不动了。

这个战士的脑袋上裹满数圈纱布,只露出了眼睛和嘴。左臂也被包扎后吊在右肩上。右腹的绷带依然滴出血水。他赤裸着胸膛,裤子破烂不堪,右侧大腿上血肉翻出,露出几块弹片。他的身上已经见不到几处有好肉的地方了。这才是真正的“体无完肤”!他见到任江过来,不断努力用一挺机枪支撑住自己的躯体。他几乎拼尽了最后的一丝力气,血水从他的腹部流出更多了。他嘶哑的喊道:“长官好!”

看到这个士兵,任江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泪水,眼泪不受拘束的如决堤洪水从眼眶中涌出!任江不忍心去拥抱他,不忍心和他握手。他再也保持不了自己的形象。任江号啕大哭,继而又感染了周围其他人。此刻此时此地,汇成了一片哭泣的海洋。昨天还是活生生的人啊!今天有些都找不到一点痕迹,有些就剩下身体的一部分。他们都是兄弟啊!都是一起战斗的兄弟。一连和其余那些没有受伤的战士不忍打扰他们,更有些人也参加了“大合唱”。

一旦洪水决堤,就一发不可收拾。众人都停不来,泪珠纷飞,直到泪水耗干。

任江微点着头,问道:“你叫甚么名字?”

“报告长官,俺叫田大壮,和田副连长一起加入的队伍。就是您在死囚牢里救出的那批人!”

“记住!从今天开始没有甚么死囚。”任江斩钉截铁道:“今天,你就是民族的英雄!国家的英雄!你们都是英雄——!”

任江仰天长笑。可是笑声是那么酸楚,那样苦涩,那样凄凉。一激动,肩上的伤口愈发刺痛,任江于是捂住左肩。

许三上前一步,失魂落魄地说道:“不,队长您弄错了。真正的英雄,该属于那些已经牺牲的兄弟,他们才是名副其实的无名英雄。相比之下,我们活着是多么幸运啊!他们才配称得上英雄!”

是啊!那些已经与大好山河融为一体的战士,才有资格称为英雄!

众人仍在啜泣,任江默默地离开了。就让他们为已经逝去的人奉献上兄弟们最后的一份礼物吧!

第十二章 新的长城

任江清点了装备,将缴获的子弹和手榴弹调剂到各连。又下令士兵尽量多携带弹匣,压满子弹。任江最后将重伤员都留下来,委托三军团代为照料。

华中特别大队的战士们吃完晚饭后整装待发,趁着苍凉的夜色又要上阵了。庞炳勋亲自为任江和华中特别大队送行。他敬了一个自己最满意的军礼,并目送着他们直到背影消逝。

由于三连大都是伤员,任江只得命令队伍放慢速度行进。凝望着恬淡的夜色,洗去了现代都市的繁芜,任江觉得自己对事物的感觉异常洒脱。一路上他思考的问题还很多。譬如部队眼下的伤亡,适不适合再战。如果支援滕县,最后如何脱身。又怎样能在不引起注意的情况下战斗。任江他不想自己在历史里横插一脚。但是又不能让历史因为滕县的的快速失守而改变进程。他更想拜见慕名已久的王铭章将军。

******

由于韩复榘不战而退守鲁西南,导致津浦线正面空虚,日军迅速进入鲁南。滕县以北的邹县,已被日军占领。敌我双方相持于邹县、滕县之间。这样,滕县成了津浦线北段徐州北面的抗战重镇,在徐州保卫战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而担负守备滕县的中国军队竟然是名 不见经传的杂牌军——川军第22集团军。

几十年来,与世隔绝的四川盆地养育着从不出川的川军。但当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全国各地的部队都奔向抗日战场时,驻扎在遥远而宁静的四川的川军也被胸中一腔中国人的豪情鼓荡得热血沸腾。四川省主席刘湘虽以图谋自保、拥兵自重闻名全国,但也绝不愿在抗日这件事上给蒋介石一个收拾川军的借口。于是,在四川人民的强烈要求下,川军将领刘湘、邓锡侯、李家钰等,纷纷致电国民政府,请缨杀敌。

10万川军在晋绥军和中央军的溃潮中逆流而上,来到了山西抗日前线。大自然的严酷没能打垮这些精明矮小的四川汉子,但世间人心却使他们寒透了心。川军出川,比不上蒋介石的骄子中央军,又是卡车,又是人力地运送军需物品。他们的军需补给都得自己就地解决,枪械弹药的更换、补充更无人问津。10万大军得首先给自己找口饭吃,找件衣穿。当面对天之骄子中央军和地方土皇帝晋绥军那一双双鄙夷的目光,他们觉得自己像是个乞丐。在遭着冷眼向面前的富翁伸手乞讨,这令自我为王数十年的川军忍无可忍。

川军终于被激怒了。只要能弄到粮食、衣物,他们便顾不得那么许多戒律,连买带抢。溃退时,遇到军械库也砸开大锁,擅自补给。一时间,山西是连溃败带自扰,乌烟瘴气。

第2战区司令长官、山西的土皇帝阎锡山一个电话打到武汉军委会,控告川军抗日不足,扰民有余,简直是一群土匪。请军委会令川军立刻走人,第2战区养活不起。

蒋介石闻报极为愤慨。想当初刘湘几次请缨抗战,要求出川,又是发誓,又是保证。可今天仗没怎么打,状倒先告来了。以他的本意,他真想好好收拾收拾这支地方杂牌。可眼下国民党军新败于京、沪,正值用人之际,川军这么大股力量不用确实不妥。再说让他们继续回川称王称霸,那更不能容忍。思前想后,蒋介石还是咽下了这口气,吩咐侍从室主任林蔚道:

“第2战区不肯要,把他们调到1战区去,问问程长官要不要。”

谁知一听是川军,程潜就像是遇到洪水猛兽一般,不待林蔚说完,就在电话里一口回绝道:“不要,不要。连阎老西都不要,你们还往我这儿推,我不要这种烂部队。”

蒋介石一气之下声称要将22集团军统统赶回四川。

眼看乘兴出川的第22集团军成了没人要的抗战弃儿,即将败兴而归,准备挨家乡父老责骂之时,李宗仁的老乡——总参谋长白崇禧给蒋介石进言:“可否问问李长官,看5战区要不要这股川军。”

当白崇禧电话征求李宗仁意见时,李宗仁慷慨应允,指出“只要打日本,再烂的部队我也要!”就这样,开入北方的川军来到了第5战区。

李宗仁决定将滕县保卫战的艰巨任务交给第22集团军。

当得到日军矶谷师团大举南侵的情报后,1938年3月10日,孙震为加强滕县守备,重新调整部署,令集团军总预备队122师和364旅进驻滕县;124师由利国驿开驻滕县,127师进驻滕县城内;陈离为第一线指挥官,负责指挥防守滕县北香城、界河一线的45军部队,王铭章为第二线指挥官,负责滕县守备。同时,孙震又令王铭章为第22集团军前方总指挥,统一指挥第41、45两军作战。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