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死亡之斑 > 第14部分(第1页)

第14部分(第1页)

斗人员为同志。并两次将缴获之日军辎重全部赠与我部。疑为我方打入国民党内部之地下工作人员。请八路军军部派人详查之。新四军淮南支队。”

“我看不必查了,我党目迄今为止还没有打入第五战区游击队的地下党员。不过能在我党指战员口中称为英勇作战的,估计不会是一般人。那是非常进步才是。是员虎将啊,还叫人同志,我看是完全可以争取的嘛。”朱老总说完,眼光递向毛主席。

“我同意朱老总的意见,看看我党中是不是有同志能和他取得联系。争取将来为我党的革命事业所用。”毛泽东吐出一口淡淡的烟圈。

在阔别了一个月后,任江所部又回到了久违的徐州。没有欢迎队伍,没有鲜花。日军的轰炸机已经开始三天两头的光顾徐州城了。每天都有从前线败下阵来的残兵进城。市民们早已见怪不怪。可是得到消息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居然出来亲自迎接“直属”自己的杂牌游击队。

看着风尘仆仆,伤痕累累的士兵。李宗仁仍然不能相信战报上百战百胜的部队,就是眼前这支浑身破衣烂衫,如同叫花子的部队,尤其他们出发的时候连哪怕一挺机枪都没有。

看到自己战区最高长官来亲自迎接。任江心情又舒畅了些,他行了一个军礼道:“华中地区特别独立行动大队队长任江率所部及太平乡保安团余部见过李长官。”

李宗仁点点头,忽然间又慷慨激昂道:“你们不负国家民族之重托。于敌后苦战一月,毙敌上千。大大改善我前方阵地的不利环境,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全国人民抗战之心。你们都是劳苦功高之臣,请受德邻一拜。”说完便要下拜。

忙被任江上前托住。“德公不可,卑职实在愧受此一拜。杀敌报国乃我辈己任。且日寇灭我之心未除,亡我民族之意未泯,则属下官兵仍未完成使命。待得日寇被完全击溃之日,定当受此一拜。”

李宗仁点头称是。此事暂且不表。

且说任江带着两支残军回师。李宗仁还是不想这支部队的存在捅到老头子哪里去。这就注定华中特别大队将是历史上一支无名的抗日功勋部队。李宗仁看到他们缴获的大量鬼子武器后,更证明了战报中所说的,这是一支百战百胜的部队。

任江本想将两支残部合整为原来的一个加强连的编制,谁知李长官居然下领要扩编这支直属连队。李宗仁给任江送来了一个连的新兵,这当然是以第五战区直属部队的名义招募的。并配发了五个基数的弹药。原缴获的日军武器先由华中特别大队使用,大队的武器可以优先调配,并赏银两万大洋。为此,任江特意去见了李宗仁一次。他得问明白上峰这么做的用意。

见到疑虑重重的任江,李宗仁语重心长道:“请坐。你们的战报我也是近日方才得到。党国要是能多一些如任老弟一般能用脑子打仗的将领,则抗战有望,民族有望。如今时不我待啊。南线战事已了,可北线战事日浓。日军以七八万兵力,在华北方面第二军司令官西尾寿造指挥下,分两路向台儿庄进发。一路为板垣第5师团,沿胶济路西进,进逼临沂;一路为矶谷的第10师团,该师团沿津浦路南下,直取台儿庄。我军为堵截日军前进,在临沂、滕县已同日军发生了激烈的战斗。2月下旬,日军东路第5师团从山东潍县南下,连陷沂水、莒县、日照,直扑临沂。我已命庞炳勋部在临沂构筑工事,以诱敌深入,先挡住日军第5师团的正面攻击。我目前手上能调动的部队不多。你部刚凯旋而归,不论在精神上还是气势上,都能让日军胆寒。因此拨给你一个连的新兵,整编后,向北进击。你部的任务是:牵制日军第二军余部和援军不惜一切代价拖延其他日军使友军完成对日军第10师团和第5师团的围歼计划。目前可以优先满足你部的装备需要。任老弟,你任重而道远啊!”

任江这才明白上峰给自己补入新兵的目的。其实是叫自己去支援北线作战。可部队已战月余,伤亡严重,需要休息。新兵则需要时日整训后方能编入。任江不禁皱紧眉头问道:“请教德公。我部还有多少时日整补?”

答曰:十日。听到这个答案,任江又清楚了现在的状况,他告辞后退出了第五战区长官办公室。

嗬!原来只有十日。话说回来,要是连十天都不给的话,那就是十死无生,现在起码是九死一生。任江为得到十天的训练期限找了个借口。是啊,时不我待啊!因为有了那本书,战场上形式任江看得比别人都透彻。每次以同胞生命换来的经验和教训不加以总结并克服之则是对已逝者的大不敬。

忘不了李秀英离别的伤痛,但首先就是马上又需要调整编制,这又让任江头痛不已。尤其是前一仗虽然胜利,但是太多战友牺牲在自己眼前,所有活着的人都萎靡不振。提高士气也将是任江第一步要完成的。

经过认真地思考总结,最终任江订立的华中地区特别独立行动大队整编后的编制如下:一排在补入新兵后成立一连,连长李大柱;二排与暂四排补入新兵后成立二连,连长左思明。手枪排与携有机枪的原保安团人马组成新三连,连长许三本,副连长田丰毅。原三排变为警卫排,徐家兄弟和齐花瑶均补入该排,排长为郑丽容,排副齐花瑶。这一支已经基本上是一支女兵为主的队伍。并抽调原三排部分学生和新兵组成掷弹筒排,排长张杰。一连全部配发国产毛瑟步枪;二连将原有毛瑟步枪调配给一连,全部换装日军的三八步枪;三连仍旧使用原武器,基本以手枪和机枪为主,配发大刀。新补入缴获的日军大正十一年造轻机枪五挺;警卫排和掷弹筒排全部使用毛瑟手枪;掷弹筒排装备上一次从日军手中缴获的六具50毫米###式掷弹筒及10箱九一式手雷。其他子弹调配后以五个基数下发。多余武器装备全部上缴。各连班排长由各连连长选拔。

任江以这样的方式编制是想进一步增强一线兵力,并提高部队中远距离作战的能力。上一次老嘉山战斗。大队为了能一口吃掉两个中队的敌人,只能用冲锋去压缩鬼子。这代价太大了。用鲜血换来的教训是不能重蹈覆辙的,任江一再这样告诫自己。于是任江改编了一个连的兵力使用三八式步枪。三八式步枪后坐力小,射击稳定,有效距离大过毛瑟步枪。虽然存在着杀伤力不够的缺陷,但是与毛瑟步枪搭配使用,还是大大提高了部队的远距离射击战斗力。用保有机枪和短火器火力的三连充当突击连队,以弥补近战火力之不足。而警卫排可以作为突击火力的预备队。掷弹筒排可以提供强大火力支援。于是大队的三个连又二个排的加强编制就此成型了。

任江对于自己的射击水平还是有些认识的。自己的步枪配备了望远镜和激光发射器,所以可以对800米以内的敌人进行精确打击。而自己手下的士兵的有效射击一般只能在600米左右。至于自己的手枪枪法则更不值得一哂。完全是靠反应配合激光光点的瞄准。手枪上为了灵活是不可能固定望远镜的, 所以近视的任江在目标超过50米开外就没有信心了。这一点任江还是很佩服已经牺牲的李秀英和她手下的那些“近卫军”。

古人兵法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实为上策。但中日一战并不能使任何一方屈服。所以只有改成:不伤而灭敌为上的宗旨。

说句老实话, 李长官对自己的这支“嫡系”还是很“够义气的”。这一个连的新兵已经由教导队整训了三个月。射击、刺杀等科目基本上是不用教了。李宗仁的意思是让他们在十天内熟悉任江的步兵战法,即刻形成战斗力,派上战场。

安排新兵及扩编的事就耽搁了任江一天,这使他心痛不已。

第二天, 天蒙蒙亮。任江亲自吹着哨子将那些女兵门先一个个赶出了被窝。除了原华中特别大队的老兵外,原保安团的人马、新兵和那些学生兵都迷迷糊糊地摇来晃去。任江看着自己的士兵这副模样,火由心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