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明朝的另类史 > 第51部分(第1页)

第51部分(第1页)

于是,在知悉贺世贤有勇少谋的情况下,努尔哈赤施用诱敌出战的计谋,以老弱之兵引诱明军出城来战。贺世贤中计,率数千亲兵追击“溃逃”的后金兵,结果正中其计,被埋伏的后金兵逮个正着,明军完全被打散,后金军乘胜势正杀入辽阳城门。激战之中,贺世贤身中数箭,血战而死。

攻入沈阳后,后金兵大开杀戒,屠杀兵民近十万人,全取沈阳坚城。

接着,后金军队在浑河南岸的野战中充分发挥本身的优势,大败明军川浙籍兵将组成的精锐部队。在付出死伤数千人代价后,歼灭近四万明军,直逼辽东最重要的堡垒城市辽阳。

明朝在辽阳经营二百余年,墙厚城坚,城防特别严密。

袁应泰闻报沈阳失陷,惊骇异常,忙把辽阳周围各大军事据点的明军调撤回来,齐守辽阳大城。这样一来,后金军一路无阻,辽阳实际上成为一座孤城。

阴历三月十九日,后金军队逼近辽阳。

袁应泰派出五万明军出城对阵。结果,交战不久,明军即不支,掉头往城内逃溃,被杀的不说,自己人踩死自己人,就有一万多人,城门外积尸数层。

转天一大早,最后的三万明军被派出东门外列营,仍旧是老战法,阵前排列三层火器,对后金兵猛轰。毕竟是原始状态的热兵器,抵抗不住兵金兵奋不顾死的杀气。明军大溃,逃窜过程中掉入护城河淹死的就有上万人。

恶战持续一天多,早先混入城内的后金军细作间谍们四处放火,烧毁明军几乎所有军备和物资,辽阳陷落。

袁应泰见大势已去,哀叹之后,跑上城上的镇远楼自缢殉国。

沈阳、辽阳相继沦陷,明朝在整个辽东地区的统治土崩瓦解,各部军队纷纷后撤。

危难之时,王化贞登上历史舞台。这个人,注定也是一个悲剧角色。

河西大战——窝里斗的败局

王化贞,山东诸城人,万历四十年进士。熊廷弼经略辽东时,他以户部主事身份守广宁。由于抚慰有方,蒙古炒花诸部皆不敢乘机轻举妄动。朱童蒙验勘熊廷弼一案,回朝后也大讲王化贞好话。

辽阳、沈阳失陷后,明廷重新起用熊廷弼,同时进王化贞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广宁(今辽宁北镇)。当时,升任兵部尚书的熊廷弼未到任,辽阳初失,远近震惊,皆以为河西之地肯定不保。

王化贞手下最初只有千余名孱卒。他困守孤城,联络蒙古,激励士民,以至于朝廷倚信他为奇才。所以,熊廷弼经略辽东,只是在山海关驻军。辽西之事,皆由王化贞规划。

但熊、王二人,一开始就不相协,意见相左。熊廷弼主张守战,深垒高栅以俟后金精兵;王化贞主张进取,并把各处援辽部队改称“平辽军”。熊廷弼以为:“辽人未叛,应改军名为‘平东军’或‘征东军’,以慰其心。”王化贞不以为然。

于是,二人同处辽东,经略、巡抚不和,已经广为人知。

后金,明朝相持之际,王化贞手下都司毛文龙率数百精兵,突然袭取了镇江(今辽宁丹东附近),明廷举朝大喜。王化贞自以为奇功。

熊廷弼大不以为然:“三方兵力未集,毛文龙发之太早,致使虏泄恨辽人,屠戮四卫军民殆尽,灰东山(蒙古)之心,寒朝鲜之胆,夺河西之气,乱三方并进之谋,误属国联络之算。名为奇功,实为奇祸!”

疏上,明廷不悟。

王化贞闻之,认定熊廷弼嫉妒他属下首功,心中更恨。

王化贞为人,素不习兵,轻视大敌,文人轻狂、目空一切的习气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获镇江小胜后,他感觉好得要飞天,奏称可以联络蒙古炒花等部合击后金。朝中兵部尚书张鹤鸣信之,全依王化贞的话行事。

所以,当时王化贞在广宁城拥重兵十四万,而他名义上的上级熊廷弼徒拥“经略”之名,身边只有几千弱兵。两人事事龃龉,加上老熊为人量浅,盛气凌人,更与王化贞火水不容。

与此同时,熊廷弼上奏,明白直斥兵部尚书张鹤鸣不与自己商量,擅自调派部队。由此,熊、张二人矛盾日深。

王化贞一直嚷嚷蒙古会派精兵四十万来援,熊廷弼不信。结果,蒙古始终未发兵,王化贞不敢进兵。

天启元年(1621年)底,河水冻合,广宁的百姓认定鞑子兵肯定要渡河来攻,纷纷逃亡。王化贞分兵镇守镇武、西平等堡塞,集大军守广宁。

朝中兵部尚书张鹤鸣要熊廷弼出关相援。不得已,熊廷弼出关在右屯(今辽宁锦县东南)驻兵,仍旧坚持守议,以重兵内护广宁,外扼镇武、闾阳,准备清兵行至中间时夹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