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明朝的另类史 > 第6部分(第1页)

第6部分(第1页)

陈友谅见信大怒,下令尽杀交战中生俘的朱元璋士兵几千人。

朱元璋一反其道,下令把所有汉军俘虏放掉,伤员发药疗伤,仁义得不行,又下令公祭敌死难者。

如此,人心向背,不言而明。

相持一月有余,朱元璋除写信激怒陈友谅逗他玩以外,天天与博士夏煜等人草檄赋诗,意气弥壮。同时,他分兵连克蕲州、兴国。

陈友谅残军粮尽,遣精锐突袭南昌抄粮,被朱文正派人尽焚其舟,偷鸡不成蚀把米。

不顾朱元璋军水陆结营的严阵以待,陈友谅最终不得不冒死突围,绕江下流,准备由禁江遁回。

朱元璋早有准备,指挥诸军尽锐出击,满纵火筏冲击敌舰。汉军舟船散走,朱元璋军队追奔数十里。

其间,陈友谅把脑袋伸出舷窗帘看形势,一枝弩箭飞来,不偏不倚贯其眼睛而入,老陈一命呜呼。

朱元璋军士闻讯,大呼喜跃,斗志更奋,激战中又活捉了老陈的“太子”陈善见。不久,汉军的“平章”陈荣等人,率水军五万余人投降。

张定边趁天黑,乘小船装载陈友谅尸体及其另外一个儿子陈理奔还武昌。回武昌后,张定边拥立小孩子陈理为帝,改元德寿。

朱元璋回金陵休整,不久,他自率大军亲征武昌。

在城下安排围城事宜后,老朱分兵徇汉阳、德安州郡,湖北诸郡皆不战而降。

见形势大好,朱元璋留诸将围城,自己率护卫军返回金陵。

当然,鄱阳湖大战胜利后,朱元璋也知道自己胜得侥幸,对刘基说:“我不该亲自去安丰(救韩林儿)。假使那时陈友谅乘我不在建康,顺流而下直捣巢穴,我进无所成,退无所归,大事去矣!今陈友谅不攻建康,而围南昌,出此下计,不亡何待!”

所以,渔贩子出身的陈友谅,毕竟不如种田娃出身的朱元璋。

性格即命运,陈友谅的冒险轻躁,也决定了他失败的结局。

进围武昌四个月,城坚不下。1364年春,朱元璋从建康出发,再次亲自临敌指挥。

其间,汉军“丞相”张必先自岳州率军来赶援,乘其立足未稳,朱元璋派常遇春突然中道攻袭,活擒了这位外号“泼张”的骁将。

常遇春押着张必先来到城下,向上喊话:“汝所恃者,惟‘泼张’一人,今已为我所擒,尚何恃而不降!”

张必先也气沮,仰头向上,对张定边喊话:“吾已至此,事不济矣,兄宜速降为善。”

城上的张定边,垂头丧气。本来他就在水战中中箭百余,难得张定边一身箭疮,依旧想咬牙坚持。

见火候差不多,朱元璋派俘虏的陈友谅旧臣罗复仁入城劝降,表示说:“陈理若来降,当不失富贵。”

罗复仁入城,与陈理抱头大哭,张定边也在一旁大哭。

于是,转天大清早,陈理衔璧肉袒,率张定边等人出城,诣军门投降。

这小孩子俯伏战栗,不敢仰视。朱元璋见其弱幼,心觉可怜,亲自扶起,握其手称:“我不会治罪于你。”

归建康后,朱元璋授陈理为归德侯,又授陈友谅的爸爸陈普才伯爵,封陈友谅两个弟弟伯爵。明朝建立后,陈理逐渐长大,朱元璋不放心,把陈理远徙高丽,命高丽王严加看视,并把陈友谅二弟迁往滁阳软禁|奇…_…书^_^网|,但都未加以杀害。

陈友谅僭号称帝四年,未料想后代子孙天天倒去高丽天天吃泡菜度日,福兮祸兮,自不多讲。

在来南昌生擒陈理之前,朱元璋已在建康称吴王。本来李善长等人劝朱元璋称帝,老朱一直记得六年前儒士朱升的规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所以,他不着急称帝,以自己手中小明王的名义,自己先“任命”自己当了王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