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缇萦 > 第34部分(第1页)

第34部分(第1页)

“这就是了。”周森放低声音,极其恳切地说,“仓公不但是一方善人,而且举国敬重。这等人有了危难,我不知便罢,知道了自然要伸手。何况又有你跟石风的交情在内,我无论如何得要尽点心。”

“这,”朱文结结巴巴地说,“我实在不知道如何感激前辈。”

“休说这话。天下甚大,有王法不及之处,便该像我这样的人来管。刚才我跟杨宽约略谈过了。他应该懂得我的意思,如能免得仓公一场灾祸,我多破费些也无所谓。可是——”周森咂一咂嘴,懊恼地说,“他竟表示无能为力。”

看他这个样子,朱文倒觉得老大过意不去,赶紧用安慰他的语气说道:“不论如何,家师与我,都是终生感激前辈的。”

“休说这些话。”周森不耐烦地挥一挥手,“我们商量正事。”

“是,”朱文答道,“杨曹椽所说的,倒是并未欺骗前辈的老实话。”

“照此一说,令师的案子,是非到廷尉衙门去设法不可了?”

“正是如此。不过,阳虚侯一定也会赐援。”

“只怕没有用。”周森摇摇头。

“何以呢?”

周森不肯明说,只不断地饮酒。浓眉紧皱,仿佛一筹莫展似的。

“前辈!”朱文不能不开口了,“莫如此苦恼!廷尉衙门,我还有些路子。”

“喔!”周森慢慢地点一点头:“好!只要有路子就行了。别的,我来设法,不会叫你为难。”

所谓“别的”,当然是指行贿的财物。这只能默契于心,不便明说。朱文只投以领会及感激的眼色。

“但是,”周森又说,“在这一路上,我总还得替仓公尽点心。你看吧,什么事是我办得到的,说!”

朱文忽然想到缇萦,随即问道:“前辈,我冒昧问句话,杨曹掾对前辈的态度倒如何?”

“我不是跟你说过了?除了他力所不及的事以外,其他都可方便。”

“既如此,想请前辈斡旋,我有个师妹,是有名的孝女,家师亦最钟爱这个未嫁的小女儿,父女俩相依为命。家师起解,我师妹是跟了来的,但迄今未见一面,想请前辈成全,跟杨曹掾说一说,准她随时去侍奉老父。”

“这好办!杨宽今夜大概不会回去了,我请他吩咐他的属吏就是。”

这就更好了!朱文喜不自胜。原来他想玩一套把戏,弄泻肚的东西给那个狱吏吃了,回到亭楼,半夜里毛病发作,非请师父急诊不可,那时也就一定要到亭塾去取药囊,不但缇萦可以得遂见父之愿,而那些狱吏也必以此缘故定会对师父另眼相看,这是一举两得的妙算,此刻看来却是用不着了。

“你师妹今年几岁?”周森忽然问说。

“十五岁。”

“长得如何?”

“长得自然不丑,”朱文说了这话,忽又觉得太委屈了缇萦,便再补充一句:“心性极好。”

“自然。既是孝女,德性哪有不好之理。”周森停了一下又问:“对你呢?”

“我跟她是一起长大的。”

周森很有兴味地听着,用一种诡秘的眼光看着朱文——朱文恍然大悟,周森的问话是有意的,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周森一笑而起,拍拍他的肩说:“老弟,好自为之!”说完,悄悄地从堂下溜走了。

这里燕支和双螺如蝴蝶般飞来,一左一右,都几乎把头偎依到他肩上,急切地想听个结果。

朱文微微失悔。燕支的愿望自然是可以达成了,但应该如何做法,却还茫然。刚才打铁趁热,索性问个明白,岂不省事?此刻只说一句大事已谐,燕支是不会满足的。接下来一定会问东问西,倒叫人不易回答。受人之托,允承五分,做到七分,对方喜出望外。说足十分,做到八分,往往还有怏怏不足之意,这是朱文近几个月的世故,因此,他这时决定说话要保留些!

于是他说:“缓争则圆!燕支,你别心急。好在我明天必还有跟你家主人见面的机会,我一定把你的事办出个结果来。”

燕支略有些失望。转念一想,初次见面,承他热心相助,本不该寄以太高的期望,办成最好,办不成也于己无损。因此,她心平气和地道了谢,顺便叮嘱一句:“朱公子,你可千万把我的事放在心上!”

“你放心!我明天一定有回话给你。”

刚说完这句话,恰好发现艾全在望着这面,四目相接,会意到他有话要说。于是站起身来绕过堂下,从那些狱吏背后走了过去。咫尺之间,把他们各人拥伎相狎,几乎不堪入目的情景,看得相当清楚。心里暗暗得意,当一夕之醉,怕不收服了他们?

“家里还有一个呢!”艾全等他到了身边,皱着眉说,“你看,都是这个样子,谁也舍不得走。可怎么换班?”

朱文笑笑不答。心想,我倒是愿意替你们班,只怕你们不放心我!

“说不得只好回去一趟。这里托你照应千万别让他们醉得认不得家。”

“好,我知道了。”

于是艾全离席而起,先跟刘公道谢告辞,然后由朱文陪着出门。刚到阶下,有个周森贴身的伶俐小僮拦住了他们问道:“两位中可有艾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