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柳轻侯的故事 > 第481部分(第1页)

第481部分(第1页)

这时,楼梯口走上一名新月卫,递来一封十万火急的金雕传书。

我拧开密封钢管,取出一看,顿时双目杀机大盛,直欲喷出火来。

秦当和孔龙噤若寒蝉,不敢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好静静等待。

相隔盏茶工夫,我重新恢复冷静,把密信递给两人传看完毕后,幽凉地道:“我本不想赶尽杀绝,所以才让他们多活了一段时日,殊料这帮混蛋竟敢如此灭绝人性,看来必须施以雷霆手段镇压了。立即备车,我要去京郊机库。”

第卅九卷 一统 第七章 元首(大结局)

帝国历八一一年八月初,在第一次印第安纳战争中,被搞得灰头士脸的新月盟瑞斯洋舰队并不甘心失败,经过短暂休整后,迅速与印第安纳舰队为争夺风波海及其邻近海域的航线控制权展开了激烈斗争。

风波海航线对印第安纳中心三岛而言,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没有大量的海上运输,他们就不能获得周边岛屿产出的各种原料和矿石,在本土进行长期的战争准备,所以印第安纳元老院在军事计划中把夺取风波海的控制权作为最主要的任务之一。

而对新月盟来说,尤其是南征恺撒以后,印第安纳群岛已成为一个次要的战区,不可能向这里投入大量的兵力和武器。在印第安纳群岛的主要目的,是破坏它的海洋运输以断绝其向恺撒的物资支援,同时扰乱三岛经济。为此,新月盟使用了大量潜艇和水面舰艇,无论航线重要或者次要,防守严密还是薄弱,更不考虑船上所运物资的性质,一心追求消灭尽可能多的敌运输船只。一时间,新月盟瑞斯洋舰队成了印第安纳人的噩梦,每天十二个时辰,不管刮风下雨打雷都守在航线上无间断地进行破坏活动,因此在风波海击沉了大量运输船只,致使三岛的军事经济潜力遭到极其严重的损失。

双方初期在风波海航线上作战的兵力都比较少,而且该战区防御薄弱,瑞斯洋舰队投入少量潜艇实施攻击,也取得了良好效果。八月下旬以后,除潜艇和铁甲巡洋舰外,瑞斯洋舰队司令部还派出了战列舰。一个月里共击沉印第安纳人的运输船只和作战舰艇达十七万蛮牛,其中潜艇击沉的占五成,战列舰击沉的占三成,铁甲巡洋舰击沉的占一成,水雷炸沉的占半成。沉没原因不明的占半成。瑞斯洋舰队损失铁甲巡洋舰二十二艘。

到了中期,如梦初醒的印第安纳舰队开始集中主要力量对付瑞斯洋舰队派出的骚扰战船。截至九月底,印第安纳元老院为了对付活动于风波海的一一五艘新月盟舰艇,大约使用了二七一艘舰艇。期间新月盟舰艇虽然主要依靠在兵力上造成局部优势和改进兵力的使用方法,击沉了相当数量的运输船,但每艘舰艇的平均战果却只有初期的四成。印第安纳人损失的运输船只和作战舰艇共约二十四万蛮牛,其中被潜艇击沉的占八成,而新月盟瑞斯洋舰队损失铁甲巡洋舰七十八艘。

后期战争出现了根本转折。在风波海战场上,印第安纳舰队累遭惨败。究其原因是从十月开始,南疆袍哥洲造船厂为满足海战需要,卯足劲儿造出了五十七艘“海狼”贰型潜艇,一举摧毁了印第安纳舰队设在龙湾的重要基地,并偷袭各大港口,将敌军舰艇封锁在里面,使印第安纳人舰艇的作战效果显著下降,损失急剧上升。

十月份,瑞斯洋舰队击沉印第安纳人的船只共三十九万蛮牛。其中潜艇击沉的占七成。自己损失铁甲巡洋舰仅三十艘。随后再无大型会战,只有零星战斗。

到了十一月中旬,风波海航线争夺战以新月盟的辉煌胜利圆满结束。在整个战争期间。印第安纳人被瑞斯洋舰队击沉的船只约为九十三万蛮牛,其中被潜艇击沉的占七成,被战列舰击沉的占一成,被水雷炸沉的占半成,被铁甲巡洋舰击沉的占一成,沉没原因不明的占半成。瑞斯洋舰队损失铁甲巡洋舰一四四艘。

帝国历八一一年十一月十一日,新月盟正式发动了第二次印第安纳战争,首先于布莱拉岛进行登陆战役,代号“活火山”。战役目的是夺取通往中心三岛的跳板,为以后入侵印第安纳本土创造有利条件。

布莱拉岛为风波海东北方第一大岛。位于印第安纳本土和高唐帝国乾罗岛之间,西南距腊杜马岛约三四〇海里,南北长二一〇里,宽六至六十里,面积约一一七六方里;北部多山,地势险峻;南部多丘陵和天然洞窟。该岛及其附近列岛有港湾十余处,是印第安纳本土的北部屏障。新月盟最高统帅部在瑞斯洋舰队夺得风波海航线控制权后,为建立进攻印第安纳本土的基地决定攻占布莱拉岛。

印第安纳元老院认为,守住布莱拉岛非常重要,决心集中力量布防此地。伺机摧毁新月盟登陆部队主力,为本土决战争取时间和优势。

在第二次印第安纳战争开始后地三天里,布莱拉岛驻军不到六千人。随着新月联军的推进,十一月十四日,印第安纳元老院调来了新编第二十六军,军长为黑族名将泰瑞·古德坎,主力部队共五万人。泰瑞·古德坎还有一个骑兵联队、二十七辆重型装甲战车、二十四门“屠夫”式前装滑膛火炮,以及两个步兵联队、各种后勤部队与积极要求参战的民兵部队。为了集中兵力,临时又将一五〇〇〇多人的海军部队改组为步兵部队,这样守军人数共达十万人。

海上粉碎新月联军入侵由印第安纳联合舰队第三舰队执行,主要担负抗登陆支援与掩护任务。布莱拉岛及其邻近岛屿配有一个海军舰艇大队,若干人操鱼雷和近二一〇〇艘由敢死队员驾驶的自杀艇。岛上抗登陆防御相当薄弱,重点在布莱拉岛南部,筑有页撒、法衮、皓班等三道防线每道防线都依托丘陵地形组成多层坚固防御阵地,纵深为十六里。

新月联军参加布莱拉岛战役的兵力有:瑞斯洋第三舰队(注:原七海第三分舰队,司令为安乐溪)、高唐帝国南方舰队(注:司令为龙之息)、一个海上后勤支援舰队。共投入战斗舰艇、登陆船只、运输船只、辅助船只七百多艘,其中包括一艘战列巡洋舰、四十二艘铁甲巡洋舰,一六〇多艘驱逐舰和护卫舰,还有展开在印第安纳各大港口附近的五十九艘潜艇。担任登陆任务的是海军陆战队七个师,约二十一万人,其中三个师为预备队。

“活火山”计划规定,首先摧毁布莱拉岛的防御配系,占领其附近岛屿。主力预计在布莱拉岛西南部彗玛郡十八里正面登陆,任务是夺取登陆场和两个敌军港口。然后,向岛的东部、北部和南部三个方向同时发起进攻。

十一月十一日,新月盟的海军采取预先行动,瑞斯洋第三舰队对布莱拉岛及其附近岛屿实施突击,摧毁了部分港口和岛上暴露的防御设施,消灭了敌军近海攻击艇队。随后海军陆战队第七师在布莱拉岛西面的纽叶列岛登陆,取得了舰船停泊场和后勤补给基地。

十五日黎明,开始对布莱拉岛实施强大的直接舰炮火力准备后,海军陆战队第一、二、三、四师在彗玛郡南北十八里地段登陆,期间几乎未遭敌军抵抗。天黑前,已有六万人、大批坦克和火炮上陆。登陆部队占领一个正面宽二十八里、纵深十里、包括两个港口在内的登陆场。

十六日中午,海军陆战队占领布莱拉岛中部地区,将该岛拦腰切断,并开始向北部和南部主阵地发展进攻。至此,登陆任务已告完成。由于自杀艇几乎全部被瑞斯洋第三舰队消灭,或在港口被俘获,印第安纳第三舰队对新月联军登陆已无力进行抵抗。他们派到布莱拉的六十五艘巡洋舰毫无战果,都被击沉。由八艘巡洋舰、四十艘驱逐舰和七十二艘护卫舰组成的一支增援舰队企图前往登陆地域对登陆兵力实施突击,结果也遭到失败,除四艘驱逐舰外,其余舰只均被击沉。但印第安纳舰队也使新月盟的海军遭到巨大损失。印第安纳元老院在腊杜马岛集中了一九〇〇艘自杀艇,光对新月盟舰船的大规模攻击就有十次。印第安纳海军在整个布莱拉岛战役中总共出动五五〇〇艘自杀艇疯狂肆虐。

不过这虽取得一定战果,但对整个战局未产生重大影响。新月盟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和第二师向布莱拉北部顺利推进,至十九日占领该岛北半部,第三师和第四师向南进攻,遭敌军顽强抵抗,进展缓慢,二十三日才突破页撒防线。尔后,新月联军统帅部调整部署,海军陆战队第五师、第六师投入南线作战。二十五日,趁敌军发动总反击失利,被迫收缩阵地的机会,他们成功楔入主要防御地带。二十六日,敌军主要支撑阵地法衮、皓班均被攻克。此后,新月联军的进攻速度加快。二十七日,海军陆战队第七师在页撒海岸登陆,敌军很快停止了有组织的抵抗。二十八日,新月联军突破敌军南部防线。次日凌晨,印第安纳第二十六军军长泰瑞·古德坎自杀,战役结束。

斯役新月盟在布莱拉岛战役中伤亡五万人,非战斗减员三万人;印第安纳伤亡十万多人,被俘七八〇〇人,岛上居民伤亡约十万人。

布莱拉岛战役是新月联军在第二次印第安纳战争中的第一次登陆战役。这次战役的主要成果是夺取了通往印第安纳本土的有利战略阵地。

从投入的兵力数量上看,尽管新月联军占压倒优势,选择了有利的登陆地段,仍用了十九天左右的时间才拿下这个由孤立无援的守备部队防守的岛屿。不过新月联军在这次登陆战役中显示出了应有的水平,战术灵活精擅夜战、近战和攻坚战,及时进行海上迂回。印第安纳军队则善于利用坑道和反斜面阵地抵消新月联军火力优势,以近战火力和小分队夜间出击进行顽强抵抗。但是,印第安纳元老院为了支援自己的陆军,采取以敢死队自杀艇为主来粉碎敌方登陆兵力和海军舰队的决策是错误的,因为这些敢死队员训练质量太差,技术兵器太陈旧,陆海军未能密切协同,且放弃了歼敌于水际滩头的机会。

自从新月联军攻占布莱拉岛及其附近岛屿后,就开始建立海军基地,出动战列舰和新式重型巡洋舰轰炸印第安纳中心三岛沿岸地区。但布莱拉岛距印第安纳本土东海岸最近三四〇海里,最远一五〇〇海里,海军舰艇进行补给仍受极大限制,发挥战力仅为三成,而且往返航程中,经常会受到敌人袭击,只能在九百海里半径内实施骚扰性轰炸,效果很不理想。

腊杜马岛北距布莱拉岛三四〇海里,南距瓦挝岛三六〇海里,几乎正处在两地的中间,岛上的敌军不仅可以向瓦挝岛提供早期预警。而且可以出动舰艇进行拦截,甚至还不断攻击新月联军在布莱拉岛等地的港口,更是大大降低了新月联军对印第安纳本土的战略袭扰作用。腊杜马岛对新月联军而言,简直是如颠在喉。

如果新月联军占领腊杜马岛,那所有的不利都将转化为有利,从腊杜马岛出动舰艇航程减少一半,补给速度则可增加一倍;甚至连驱逐舰和护卫舰这样的中小型舰艇也能从腊杜马岛出动袭击印第安纳本土中南部;更重要的是腊杜马岛还可作为新月盟的新海军基地,供受损的舰艇紧急停泊或修理。因此新月联军对腊杜马岛是势在必得!

新月盟瑞斯洋舰队总司令屈吾牙于帝国历八一一年十二月一日向新月盟最高统帅部提出攻占腊杜马岛的请求。新月盟最高统帅部随即同意这一请求,责成瑞斯洋战区担负此项作战,瑞斯洋战区总司令兼瑞斯洋舰队总司令屈吾牙为就近指挥,将其指挥部从布莱拉岛移至辉煌锚地。

十二月三日,瑞斯洋舰队司令部的参谋人员就将进攻腊杜马岛的计划制定出来,参加作战的地面部队为高唐第一、二、三两栖军,下辖海军陆战队九个师,共约二十七万人,由龙之息指挥;登陆编队和支援编队,由多尔顿指挥;安乐溪指挥的第三分舰队负责掩护;所有参战登陆舰艇约五〇〇艘。军舰约四〇〇艘,由屈吾牙统一指挥。不过由于参战部队中相当部分刚刚在米洛斯大草原结束对异族联军的战斗急需休整,腊杜马岛战役只得推迟到了十二月十六日开始。

腊杜马岛位于印第安纳群岛北部,是该群岛的第二大岛。它紧邻瓦挝岛及岛上的印第安纳群岛首府达迦城。加之土地肥沃素有“印第安纳北粮仓”美誉,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在帝国历八一一年七月之前,印第安纳元老院仅仅把腊杜马岛作为和恺撒帝国的海上贸易中转站,只部署了少量海军守备部队。当第一次印第安纳战争爆发后,腊杜马岛的重要性日趋明显,印第安纳元老院才开始大力加强其防御力量。截止十二月中旬,岛上已有陆军约二十五万余,海军约七万余,共约三十三万人,由腊杜马族第一勇士铁塔·卡木耳统一指挥。

印第安纳元老院还在岛上的中部高地和山区各建了一个要塞。分别叫做千鸟和元衫,并准备在北部希姆河上游建造第三个要塞梅巴。由于新月联军迅速攻占了布莱拉岛,原计划运往布莱拉岛的人员、装备和物资都被就近转用于腊杜马岛,尽管新月联军组织战舰、潜艇全力出击,企图切断对腊杜马岛的增援和补给,但印第安纳海军采取小艇驳运的方式,使得新月联军的封锁效果并不理想。

文心手打组隼风手打,仅供试阅,转载请注明,同时请支持正版订阅,到起点投票支持作者。

由于印第安纳海军主力在布莱拉岛战役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已无力为腊杜马岛提供海上支援,腊杜马岛的抗登陆作战是要在几乎没有海军掩护的情况下进行的。铁塔·卡木耳是出色的职业军人。曾担任过印第安纳元老院警卫部队的指挥官,他意识到面对新月联军绝对海上优势,滩头作战难以奏效,主张凭借山区地有利地形,依托坚固的工事,实施纵深防御。但腊杜马岛岛主哈马黑拉胆小怯弱,害怕敌人上岸,坚持歼敌于滩头,最后铁塔·卡木耳做出了折衷的方案,以纵深防御为主,滩头防御为辅,海军守备部队沿海滩构筑坚固工事进行防御;陆军主力则集中在山区,实施纵深防御。

铁塔·卡木耳决心将腊杜马岛建成坚固的要塞群,以亚刹峰为核心阵地,以两个要塞为主要防御地带,在适宜登陆的东西海滩则是以坚固暗堡为骨干的防御阵地。他们的的防御工事多以地下坑道阵地为主,暗堡与天然岩洞有机结合,并有交通壕相互连接。炮兵阵地也大都建成半地下式,大大提高了在猛烈轰击下的生存能力。火炮和通讯网都受到良好保护,山体几乎被掏空,筑有坑道九层之多!针对新月联军的作战特点,铁塔·卡木耳在海滩纵深埋设了大量地雷,轻重火炮构成绵密火力网,所有武器的配置与射击目标都进行过精确计算,既能隐蔽自己,又能最大限度杀伤敌军。唯一不足的是,原计划在希姆河上游建造的第三个要塞梅巴,由于时间不够,当新月联军发动进攻时只完成了七成,周边坑道工事约一〇八里,而且与亚刹峰之间也没有坑道连接。

铁塔·卡木耳还一改军队在战争初期的死拼战术,规定了近距射击、分兵机动防御、诱伏等战术,还严禁自杀冲锋,号召每一个士兵至少要杀死十个新月联军。铁塔·卡木耳的这些苦心经营,确实给新月联军造成了巨大的困难,使腊杜马岛之战成为第二次印第安纳战争中最残酷、艰巨、惨烈的登陆战役。

新月联军对腊杜马岛的海上轰击早已开始,从十二月四日起,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