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谁是最后的幸存者 > 第5部分(第1页)

第5部分(第1页)

15年来,我国收入最少的5%的人,其收入增长速度只有4%,而最富的5%的人收入增长速度则超过了10%。

穷人的收入增长缓慢,20%的食品类价格上升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可以说是灾难性的。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制订有自己的“国家贫困标准”,多数发展中国家将其“国家贫困标准(贫困线)”定在每人每天消费1美元与2美元之间。

那么,我国现阶段还有多少因CPI上涨而使得生活更加窘迫的“穷人”呢?按每天消费1美元的极度贫困线为标准,2004年,中国赤贫人口有2亿,占全国人口比例的15%。中国2004年的购买力平价1美元相当于3。6元人民币。在实际生活中,中国有2亿人平均每天实际消费水平不足3。6元人民币。

2007年,中国消费支出占GDP的35%,为全球最低。在GDP年年上涨的同时,在利润总额和国家财政收入年年增加的同时,家庭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却减少了。1990年至2005年,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下降了12%。

CPI涨幅7%对我们这些尚可不必为吃饭发愁的工薪阶层来说意味着什么?假如你去年一个月的生活费用支出是1000元,今年你如果想保持与去年同样的生活水平,每个月就要多付出70元。

▲虹桥▲书吧▲BOOK。

第15节:第三章 生活中面临的困惑(5)

把钱省下来存在银行如何?以一年期整存整取为例,2008年7月人民币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为4。14%,今年7月存入10万,假设明年7月取出时利率不变,利息受益为4140元,扣除5%的利息税,实际获得的收入是3933元。

假设CPI的涨幅为7%,那么你从银行取出的本金和利息共计103933元的实际购买力仅相当于一年前的96657。69元,存在银行里,钱反而变少了。放在家里更惨,一年以后,你的10万元将只剩下93000元。

第三节 恩格尔系数的错觉

1857年,德国统计学家恩思特·恩格尔发现,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就将逐渐减小。后来,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而恩格尔系数就是用来反映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简单地说,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小,就说明这个家庭的经济越宽裕。反之,如果这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大,就说明这个家庭的经济越困难。

当你的收入中用于吃饭的比例特别少的时候,说明你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在改革之初,中国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接近70%,城市居民是55%左右。

经过了30年,2008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按照这个标准,全国人民已经不知不觉实现了小康,城市居民已经进入了富裕阶段。可是“十六大”报告中却又明确指出:“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但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和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改革开放这30年,中国居民的生活水平的确是大大提高了,这是中国老百姓能够真真切切感受得到的。

上世纪80年代初,谁家能顿顿有肉吃,就算是有钱人家了;过了十年,顿顿吃肉已经不算什么稀罕事,人们琢磨的是冰箱、彩电、录音机等大件。到了新世纪,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住房、汽车进入了老百姓的生活,有车有房都不叫有钱,只能说是小康刚起步。

比起30年前,老百姓手里的确是有钱了,可是有钱就是富裕了吗?赡养老人、教育子女、住房贷款、看病吃药……捏着手里的工资,怎么算怎么不够,这是现在大多数老百姓的真实生活。

“钱怎么这么不经花啊!”每个工薪族都有这样的感叹。

我们真的富裕了吗?

还是以北京市为例,2006年,北京市社会心理研究所进行的一项针对1260名北京市民的最新调查却显示了和统计局报告截然相反的结果:北京人的心理一点都显不出“富裕”的痕迹。

根据北京市社会心理研究所的调查,北京市民“家庭设备”、“服务和娱乐”方面的支出仅为6。9%和5。9%,而在教育、住房、医疗保健三方面的平均支出共占46。3%。在教育、医疗和住房等方面的实际及预期消费,占据了家庭支出的很大比例。

在现代社会,生存绝不仅仅意味着有饭可吃,医疗、教育、住房,同样是必要的生存条件,只看食品支出就会掩盖许多问题。除了食品支出之外的家庭主要支出,只有在大量用于购买家庭设备、服务和娱乐时,才能算是真正的富裕。

西方发达国家现在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恩格尔系数就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居民的生活质量。但是,我们的情况却是相反,居民福利被大幅度削减,居民被迫将收入大笔地投入教育、住房、医疗的消费和储备。

中国的富人确实是渐渐多了起来,白领、小资们的生活也不亚于西方发达国家,即使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在基本的衣食住行消费之外,大多也尚有余钱,比20年前的生活要好得多。但对工薪阶层而言,节衣缩食省下来的钱,是用来应付住房、医疗和子女教育这“三座大山”的。

“看病难、住房难、上学难”被人们称作新“三座大山”。2007年“两会”前夕,新华网发布了一项名为“网民关注的‘两会’热点问题”调查,医疗、住房、教育分别以76%、65%和50%的得票率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

从1996年至2004年,我国门诊就医费用增长了1。3倍,住院费用增长了1。5倍,平均每年门诊费用增长13%,住院费用增长11%,已经超过了居民收入增长的幅度。居民去医院就诊的人数呈下降趋势,近四成病人因医疗费用过高而选择不去看病,三成人因病致贫。我国综合国力和财税收入大幅增长,而老百姓看病却越来越贵。

§虹§桥书§吧§。

第16节:第四章 离我们最近的危机(1)

第四章 离我们最近的危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