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谁是最后的幸存者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命虽然保住了,可看着越来越严峻的经济形势,看着一泻千里的股市,背负着巨额债务的陈先生依然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样。

只要还活着,就有东山再起的希望。比起那些因炒股失败而自杀的人们,获救的陈先生还算是幸运的。

2008年6月21日凌晨,杭州方正证券分析师华欣从自家所在的公寓楼上跳下,当场死亡。据他的同事们说,华欣生前人缘很好,工作表现也很认真,在去年还被评为“公司十佳员工”之一。他和妻子都拥有很好的工作,感情也非常融洽,二人经常一起去高档健身中心游泳、打球。据邻居们说,他“还很热心,会主动出面,给小区居民维权”。这样一个让不少普通人又羡又妒的成功人士,为什么会狠心抛下自己年仅6岁的孩子、抛下海誓山盟的爱妻、抛下白发苍苍的父母,选择这条绝路呢?

▲BOOK。▲虫工▲木桥▲书吧▲

第8节:第二章 经济危机和资源危机(3)

原来,华欣生前做过的几期投资策略分析曾广受股民非议。在今年4月初,他在一篇分析文章中认为“西南合成作为国内五大维E生产厂商之一,目前价值尚未被发现,可重点关注”。文章发布后,有股民指责与事实不符,还有股民经核查发现,西南合成目前原料采购困难,年内甚至都没有安排生产维生素E产品。此事令许多股民非常不满,在网络上,华欣甚至被许多股民指为“黑嘴”。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6月中旬,华欣推荐的华资实业股票大跌三天,结果又是骂声一片。

6月17日,华欣向公司申请了15天的年休假,说自己这段时间写东西不在状态,看着电脑屏幕,往往脑中却是一片空白。就在他出事的前两天,方正证券研究中心副总袁海还邀请他参加公司在武夷山的会议,目的是让他能够散散心,放松放松,但华欣以身体不好为由谢绝了。谁知两天之后,便出现了让同事们意想不到的惨剧。

每次出现熊市,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从事证券经纪的券商们。今年8月,沪深两市股票的日均交易额已降至560亿元。国内几家上市券商纷纷压缩开支、削减员工工资,以图度过严冬。2008年上半年,宏源证券支付职工薪酬总额为0。09亿元,而去年同期的这个数字是1。97亿元。此外,中信证券、国金证券、海通证券、太平洋、东北证券、国元证券、长江证券等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大的变瘦,瘦的饿死”,大券商都如此,小券商的日子更不好过。

深圳很多小券商的营业部已开始大面积亏损,许多证券经纪人或被裁员或是自动转行。在高峰时期,深圳市的证券经纪人有1万多人,而现在依然从事这个行业的人还不到一半。

国内的形势如此严峻,国外的形势更让人们无法乐观。2008年9月15日,道琼斯指数狂泻500点。一位在华尔街工作近20年的金融师说:“这是我在华尔街上见到的最恐慌的时刻。”没有人怀疑他的话。

一年前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至今余震不断,先是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因濒临破产而被摩根大通收购。继而,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以近440亿美元收购。9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因为收购谈判失败而不得不申请破产。至此,前后仅半年时间,华尔街排名前五名的投资银行垮掉了三家。

截至2008年8月6日,美国金融企业宣布的损失已达2500亿美元。雪上加霜的是,2008年9月26日,美国史上最大银行破产案——华盛顿互助银行破产案发生。

华尔街的恐慌目前已波及全球,还没有人知道这次经济危机会严重到什么程度。美国政府的连续注资到底能不能挽大厦于将倾?人们在思考,这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又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第二节 衰退还是增长停滞?

有些观点认为,现在的中国经济与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非常相似,而当时的美国在度过了空前繁荣的20年代之后,简直可以说是戏剧化地迎来了空前衰退的30年代。

现在的中国人对美国的这段历史其实并不陌生,在我们的中学课本里就有着对这次经济危机的详细描述,许多人都对书中所描述的牛奶被大量倾入河流、大海的场面印象深刻。

现在,我们也许要再次重温经济危机的场面,而这次我们未必仅仅是旁观者。

上世纪整个20年代在美国人的心中是一段美好的时光,当时的评论家称之为“新时代”,乐观主义情绪弥漫全美。媒体宣扬说美国已取得“永久的稳定”,这时正是柯立芝总统在任期间,因而这次的大繁荣被称为“柯立芝繁荣”。柯立芝总统声称,美国人民已达到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幸福境界”。

在当时,建筑、汽车、电气工业被并称为“美国经济的三大支柱”,汽车工业、电气工业、钢铁工业和建筑业都欣欣向荣。汽车工业成为美国最大的制造业和最大的工业部门,而汽车工业的发展又推动了钢铁、石油、化工、公路建设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发展。当时,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长了50%以上,1929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已达48。5%,超过了当时英、法、德三国所占比重的总和。在整个2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年年都有预算盈余,联邦债务减少了13,而通货膨胀率则保持在接近零的水平。在整个20年代,美国的失业率持续下跌,曾达到3。2%的创纪录水平。

→虹→桥→书→吧→。

第9节:第二章 经济危机和资源危机(4)

然而,在繁荣的背后,危机的萌芽已悄悄出现。仔细分析美国当时的经济情况,我们可以发现,美国那时的“繁荣”主要集中在部分工业部门和城市中,其他一些工业部门和农业的不景气,使美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少数垄断组织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造成国民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当时,美国国民收入的l3被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所占有,而据1929年的统计数字显示,约有60%的美国家庭,收入仅够维持生活,他们的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尚不足24%。

在1929年10月24日到来之前,美国纽约华尔街的股市牛气冲天,投机者蜂拥进入股市,转眼之间利润便滚滚而来,一些主要工业股票的价格甚至成倍上涨。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的金融界崩溃了,股市一夜之间从天堂化作地狱。所有的人都急于抛出自己手中的股票,连股票行情自动收录机都已跟不上股市下跌的行情。大崩溃的头一个月,便有260亿美元在股市烟消云散。

股市崩盘的危机直接导致5500多家银行倒闭,美国金融体系濒临瓦解,成千上万的美国人一生的积蓄在几天内就灰飞烟灭,而这仅仅是大萧条的前奏。

美国经济在1929年—1933年间下降了30%,到1932年,钢铁工业下降了近80%,汽车工业下降了95%,至少有13万家企业倒闭,5000万人失业,失业率高达25%,数以千计的人跳楼自杀,8812家银行倒闭,上千亿美元化为泡影。

当时,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美国出现的经济危机很快引发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1930年,严重依赖美国资本的德国发生经济危机;接着,英、日等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1932年,法国经济也开始萧条。这时,各国不得不相继宣布放弃金本位。

美、英、法、德共有30万家企业倒闭,失业工人达到3000万以上。许多昔日机器轰鸣的工厂区,变得死气沉沉,野草丛生,成为所谓的机器“墓地”。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但垄断资本家为了维持他们的利润,稳定商品价格,却大量销毁商品。大量的玉米、小麦、棉花、牛奶等产品,或被当作燃料,或被倾入河流、大海。1933年以后,这场经济危机的高潮才过去,但各国经济的恢复仍是步履维艰。

从现在中国的经济情况来看,美国当时的情况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