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回到贞观种田忙 > 第十七章 天生就是战士(第1页)

第十七章 天生就是战士(第1页)

许昊领着一行人到了远处的另外一台水车旁,这台水车旁边还盖了一间房子。进了房子,就听到隆隆的机器转动声。

走到机器旁边,就见一个汉子,光着膀子从旁边的一个碳炉里,用火钳子抽出一根烧红的铁棒,把铁棒放在铁砧上,用脚踩下踏板,机器便开始做起了上下运动。机器的上面安装了一个锤头,咣当咣当的,每次都砸在铁棒上,眼瞅着铁棒便细了一圈。

许昊指着那根铁棒说,那是在锻造车轴。咱现在的车轴基本都是木头的,我这准备改进改进,换成钢轴,以后马车就不用害怕轴断的事故了。

领着李靖又往前走了几步,地上堆了好多弯曲的钢板。许昊又指着钢板说:“这些钢板都是弹簧钢,装在车轴上面,是用来减震的。另外这弹簧钢的用处也非常大,军事上面,可以安装到弩臂上,提高弩臂的弹性。把这种钢材拉成丝,可做成钢丝绳,能拉起万斤重物。”

李靖是越听越离谱,现在看到的,听到的,已经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围!

他也只能结结巴巴的问道:“这些都是钢的?那你哪来的这么多钢?”

许昊:“自己炼的呗,朝廷明令禁止私人买卖钢铁,我这是从山里挖了铁矿,自己用熔炉炼的钢。”

李靖:“你,你还会炼钢?你不是农民么,怎么会炼钢?”

许昊:“呵呵,老哥哥啊,你可是少见多怪了,谁说的农民就不能炼钢了。那黄月英也是农民,人家那还是墨家传人呢。”

看完了这里,又领着他去了另外两个作坊。一个是做铁制车轮的地方,另外就是石磨坊。当看到麦子不停的被加工成面粉,李靖也是叹为观止。

看完水车,李靖望着远处还在耕地的农民又问道:“现在已经过了播种粮食的季节了吧,怎么那里还在耕作?”

许昊:“嗯,那没什么,那里准备种土豆和红薯,其他地方种蔬菜,晚点播种也没问题。”

李靖:“什么是土豆和红薯呢?”

许昊:“土豆是一季的作物,土地好,精耕细作的情况下,亩产八千斤是可以的。那里的土地长年撂荒了,地不咋样,一亩也就是产个千斤吧。这土豆可是一个好东西,饥荒时节可当粮食,也可以当蔬菜吃,能救很多人命的。”

李靖彻底凌乱了,这是在吹牛嘛?

许昊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继续道:“红薯是亩产三千斤的作物,不过这东西是两季作物,一年加起来就将近六千斤的产量。还有那边是棉花地,这棉花可是个宝,京城里人们不懂,拿着当花来养,你们管它叫白碟子。给你们种,真是暴殄天物了!这棉花成熟以后,去了仔就能纺线用,用棉线织出来的布匹,细腻而耐用,并且,棉布还有吸汗的作用,夏天穿着,少起痱子。把棉花弹成棉絮,还可以制成棉衣,棉裤,棉鞋,棉被。尤其适用于军中,因为棉衣比皮衣轻一半还多,你说到了冬天,在战场上是多背二十斤的人厉害,还是少背二十斤的人厉害?”

他这一说,现在李靖都希望马上就见到那棉衣了。

许昊继续说道:“不相信我,您可以到京城买些白碟子,自己纺线织布去试试,京城里有钱人种那个观赏玩的人很多。据说御花园里每年不少种这个,您要是和宫里的人有关系,也可以弄些出来,毕竟当年开完花,这些就都成了废物。”

李靖现在都想骂娘,费你个大头鬼啊,老夫家里每年也种这个什么棉花,那不是不懂他的用处么,每年为了清理去年的棉花,还是花钱往出倒的!

接着,他又陆续介绍了玉米,小麦,水稻的亩产情况。他说他这里的都是八百斤以上的产量。听的李靖是云里雾里的,自他出生到现在,别说见过了,听这都是头一次听。

最后,李靖问了一个关于土地的问题:“你说你的祖上是许褚,那你们许家在这里的土地有多少?”

许昊:“数不清了,反正听我家长辈说,这里那里包括清水县或者以外的地方,都是许家人开垦出来的,就是连清水县都是我们许家人建起来的。我们许家人在魏王时期便在这里屯田,多少代人了,祖宗包括我的父母,叔伯都是为了保卫这里,牺牲在这片土地上。上个月我也差点光荣了,不过命大,活过来了,我一个人杀了五个突厥人。”

李靖:“你认为你死了是光荣?”

许昊:“当然是光荣了,许家祖训,保家卫国,死了就是光荣。许家人天生就是战士,我们以战为荣,硬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若不是族里,现在就剩我一个成年人,上个月县里说让我去服兵役,我老早就去了。可惜了,我若是走了,家里就只剩下十几个孩童了。”

李靖:“你们一族就剩下你们十几个人了?还大多是孩童?那这些干活的人是什么?”

许昊凄然一笑:“孩子们是躲进地窖里才留下来的,大人除了我,还有堂弟上山去打猎,躲过了一劫,剩下的全死了。那些干活的都是我买回来的奴隶。我现在是把家里的钱都挖出来了,钱放在地下什么都不是,花了还能再挣,没人就是地再多,那又能有何用?”

本站网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