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政治投机
各个航空公司都在各自省政府磨,希望省里能为他们提供一笔外汇。
可是除了开放的几个省以外,内陆省份都缺外汇,而且是奇缺。
“那陈老板有什么方案吗?”
“八千万人民币一架。”
“不可能。”,杨常斌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图154的技术远远不如波音737。”
“你们听我说一下整体方案,你们要是觉得可行,那咱们就合作,要是觉得不可行,就当我没说过。”
“陈老板,请讲。”
陈卫民的方案很简单,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
燕京光明公司出售六架飞机给蜀都航空,然后蜀都航空以这六架飞机做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支付给燕京光明公司。
陈卫民说完后,杨常斌和杜刚都苦笑起来。
“陈老板,我们也想过这种方法,但是我们公司目前的贷款太多了,银行已经暂停向我们发放贷款了。”
陈卫民笑道:“二位领导,咱们发散一下思维,你们蜀都航空不能贷款,假如你们成立一家航空租赁公司呢?把六架飞机注入租赁公司,以租赁公司的名义贷款呢?而且,如果你们的飞机用不了这么多,还可以租赁给其他航空公司嘛。”
杨常斌和杜刚都被陈卫民的脑回路惊到了。
成立一家租赁公司?向其他航空公司提供租赁业务?
他们本来就想转卖其中的三架飞机。
如果能够租赁,我们还卖什么?
81年,考虑到飞机数量不足,国家牵头成立了华夏东方租赁公司,专门为各个公司提供飞机租赁业务。
租赁价格高得离谱,飞机满员的情况下,才有不到百分之三十的毛利,稍微出点状况就要亏本。
东方租赁公司稳赚不赔,三年左右就能收回一架飞机成本。
迄今为止,也只有这一家租赁公司提供飞机租赁业务。
如今,他们好像发现了一块新大陆。
蜀都航空完全可以吃一口租赁业务这块蛋糕啊。
陈卫民和胡大海一直在观察两人的表情。
两人互相看了眼,有门。
“陈总,我们两个商量一下,还要跟国内汇报一下。”
“哈哈,不着急,咱们完全可以慢慢谈嘛,如果蜀都航空不想要这几架飞机,我就在苏联成立一家租赁公司,专门为国内航空公司提供租赁业务,好像也不错。”
“很快,我们很快就能做出决定。”
送走两人后,胡大海说道:“还是你的点子多,一招解决了他们的难题。”
“都是些国际上常见的金融手段而已。”
王慧仪走进来,在陈卫民耳边说了几句话。
“这么着急?”
“是的,他现在想见你。”
陈卫民想了想,说道:“现在动身也好,这边人来人往的不安全,喊上杨树林,我们三个人见一面。”
陈卫民回到别墅,柳丁和他的秘书已经收拾好了行李。
“老柳,这么着急走?”
柳丁说道:“我看到军方的人来了不少,我也休息了两天了,又满血复活,还是抓紧回阿尔汉格尔斯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