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功德林战犯待遇 > 第92章 东北3(第1页)

第92章 东北3(第1页)

第92章东北3

几天后,会议厅内,烟雾缭绕,争论之声不绝于耳。以汤玉林为首的主战派将领情绪激昂,他们大多是最早跟随张作林起家的老部下,对北洋政府有着深厚的感情。

"少帅!"汤玉林拍案而起,声音洪亮,"大帅尸骨未寒,我们就要背弃他一生坚守的信念吗?北洋政府是大帅毕生心血所系啊!"

另一边的杨宇庭则显得更为冷静,他推了推眼镜,缓缓说道:“汤将军,时移世易。如今北伐军已经控制了大半个华夏,我们若是一意孤行,恐怕会重蹈直奉战争的覆辙。”

“怕什么?”张作像冷哼一声,"我们东北军三十万将士,装备精良,又有奉天兵工厂作为后盾。就算开战,也未必会输!"

万福林摇头叹息:“打仗不是儿戏。一旦开战,日本人必定趁虚而入。到时候我们腹背受敌,如何应对?”

张雪亮静静地坐在主位上,目光深邃。他注意到,在争论的将领中,年轻一代的军官大多保持沉默,而老将们则分成泾渭分明两派。这种代际差异,反映出东北军内部正在经历的思想转变。

“少帅,”资历最老的张景会终于开口,“老夫跟随大帅二十余年,深知大帅最大的心愿就是保住东北这片基业。如今形势比人强,还请您以东北三千万百姓的福祉为重。”

就在这时,秘书匆匆走进来,在张雪亮耳边低语:“金陵特使李宇轩已经到了,还带来了委员长的亲笔信和一份秘密协定。”

张雪亮眼睛微微一亮,对众人说:“刚刚接到消息,金陵代表李宇轩已经到了沈阳,带来了委员长的亲笔信。”

会场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张雪亮身上。

“请他进来。”张雪亮说。

李宇轩走进会议厅时,能明显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氛。他注意到主战派将领们投来审视甚至敌视的目光,而主和派则面露期待之色。

“张将军,”李宇轩从容不迫地走到张雪亮面前,递上信件,“这是委员长给您的亲笔信。”

张雪亮拆开信,仔细阅读。信中,委员长不仅承诺保持东北现状,答应提供经济援助,支持张雪亮继续掌管东北军政大权,还特别提到:“汉青,今国家统一在即,望能以民族大义为重。至于令尊之事,中正必当以父执事之。”

这最后一句让张雪亮心中一震。他知道,这是委员长在向他保证,不会因为张作林过去与北伐军为敌而追究责任。

读完信,张雪亮沉默良久。他抬头环视在场的每一位将领,看到他们脸上各异的表情,终于下定决心:“请转告委员长,张雪亮感谢他的好意。三天后,1928年12月29日,东北将正式易帜!”

此话一出,会场哗然。汤玉林猛地站起身,想要说什么,但在张雪亮坚定的目光下,又缓缓坐了回去。

三天后的清晨,沈阳城还笼罩在薄雾之中,但大帅府前的广场上已经人山人海。来自东北三省的各界代表、外国使节、新闻记者以及自发前来的市民,将整个广场挤得水泄不通。

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张雪亮身着戎装,挺直站立。他身后整齐排列着东北军政要员,虽然大多数人表情严肃,但眼神中都透露着对未来的期待与忧虑。李宇轩作为金陵政府特使,站在张雪亮右侧,神情庄重。

上午十时整,军乐队奏响前奏,全场肃立。

张雪亮迈步走到话筒前,深吸一口气。他的目光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看到许多熟悉的面孔——有跟随父亲多年的老部下,有一直支持张家的乡绅耆老,也有充满朝气的学生代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