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巴东平定
几日光阴,在战云密布的巴东,仿佛被无形之手拉扯得格外漫长。行政公署内,李宇轩静立在巨幅军事地图前,目光沉静如深潭,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实木桌面,发出规律而轻缓的嗒嗒声,在肃穆的空间里格外清晰。
他们还没有撤军吗?他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威严,不容置喙。
侍立一旁的黄伟闻声立刻上前一步,腰身微躬,沉声应答:回主席,尚未撤军。前沿侦察回报,杨什、刘香所部非但无后撤之意,反而在加固工事、囤积粮草,似有长期对峙乃至寻机反扑的打算。
李宇轩闻言,嘴角牵起一抹冷峻的弧度,敲击桌面的手指倏然停住。哼,一声轻哼带着几分嘲弄与决绝,语气斩钉截铁,冥顽不灵,自寻死路。那就直接打吧,没什么可犹豫的了。
是,主席!黄维精神一振,肃然领命。他深知,李宇轩一旦下定决断,便如雷霆万钧,再无转圜余地。这道命令,恰似投入干柴的星火,转瞬便会点燃整个巴东的战局。
与此同时,巴东外围,胡中南与杜与明部的汇合之地。
临时指挥所设于一处依山傍水的村落,电台天线如林般矗立,参谋人员步履匆匆、各司其职,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有序的备战气息。胡中南与杜与明这两位团长,此刻正俯身对着一幅摊开的作战地图。
主席那边,可有明确指示?胡中南抬眼,看向刚挂断加密电话的杜与明。
杜与明放下话筒,颔首示意,语气平静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主席有令,即刻开战。他特意交代,此战旨在平定叛乱、稳固后方,事后若有任何非议或追责,他一力承担。
胡中南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情绪,随即被决然取代,他抬手重重一拍地图:好!景行既有如此魄力,我等亦无后顾之忧。转身对侍立身旁的副官厉声下令:传令下去,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检验各部训练成果的时刻到了!若连杨什、刘香这些盘踞地方的川军都收拾不了,便趁早解甲归田,回老家种田去!此战,务必打出第一军第三师的威风,一战定乾坤!
是!团座!副官朗声应答,转身快步离去传达命令,脚步声在庭院中渐行渐远。
杜与明俯身指着地图上的防御节点,补充道:光停,敌军虽装备稍逊,但兵力仍占优势,且据险而守、经营日久,不可轻敌。我的建议是,你我两部密切协同,采取中央突破、两翼包抄的战术。我部主力从正面强攻,吸引其主力注意力;你率精锐部队侧击其左翼薄弱地带,直插敌后,务必打乱其部署、切断其退路。
正合我意!胡中南眼中精光一闪,用力拍向地图上的关键位置,就这么办!让这帮地头蛇好好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虎狼之师!
作战命令迅速通过电台、传令兵传达至各个作战单位。军营之中,士兵们仔细检查枪械、配发弹药,军官们则召集部下进行最后的战前动员,激昂的口号声此起彼伏。一股肃杀之气自营地升腾,直冲云霄。
两日后,巴东境内的枪炮声由起初的震耳欲聋,逐渐变得稀疏,最终归于沉寂。
主要战斗已然结束,硝烟尚未完全散尽,焦黑的土地上遍布着战争留下的疮痍——残破的工事、废弃的枪械、干涸的血迹,无声诉说着此战的惨烈。杨什与刘香苦心经营多年的防线,在胡、杜两人默契配合的猛烈攻势下,如同被巨锤击碎的琉璃,迅速土崩瓦解。川军虽素来悍勇,民风剽悍,却在装备精良、战术协同更胜一筹的第三师面前,终究难以抵挡,节节败退。
胡中南与杜与明并肩站在一处刚被夺取的高地之上,俯瞰着下方狼藉的战场。空气中混杂着浓重的硝烟与淡淡的血腥气,令人心悸。
杨什和刘香呢?可有确切消息?胡中南开口问道,声音因连日指挥作战而略带沙哑,却依旧中气十足。
一名浑身沾满尘土、军装破损的情报参谋快步上前,立正敬礼,高声报告:回团座,据被俘溃兵供述及战场遗体辨认,杨森、刘湘二人于昨日的核心阵地攻坚战中,被我军炮火击中,当场毙命,遗体已确认无误。
胡、杜二人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闪而过的释然。此二人一死,川东地区最大的叛乱根源便已拔除,后续的安抚整顿工作无疑会顺利许多。
第60章巴东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