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这家有什么新鲜吃食,那家有什么稀奇东西,也都给田家送一份。
然后,跟田家这才热络起来。
田家院子里的果子品种多的比那菜市场还多,从初夏到深秋,各种果子接连不断的熟。熟了就给邻居们送。
吃了人家这么久的果子,更是让这些人把嘴吃甜了。
更何况和田家人熟悉之后,也发现,无论是田父田母,还是田靖泽和花兮兮小夫妻俩都是性子好又敞亮的人,邻里关系可不就越走越好了嘛!
这话当父母的听了,心里都熨帖。田母也不例外。哈哈笑的一点也不见从前的端静娴淑样儿。
“李嫂子这话不错,只是我家那两个实在是没有一点大人的样儿。就盼着生出来的孙子可别和她父母似的,要不,我和老田头发都得白的快些。”
田父还不知道,在自己大家闺秀出身的太太嘴里,他已经上升为老田了。
邻居们都是这么称呼自家男人的,听了直觉田亩人随和,不摆架子。
“您这样的要是要说老,那我们这样儿的还能看嘛。整个胡同里打听一下,哪个当奶奶的有您年轻。”
这话倒是不假。
田母少时是家里娇宠着长大的,嫁给田父以后,夫妻恩爱,田父也是这个年代少有的不纳妾的人。
除了出生的年代不好,经过了一些动乱,真是一辈子过的平安顺遂。
看着就比同龄人年轻。
花兮兮来了之后,家里吃的东西也都换成了空间里的灵植,让田母本来就不错的容颜更是好了不止一个档次。
走在大街上,谁能想到,这是个马上要当奶奶的人啊。
“哈哈哈,李嫂子这张嘴可是不得了。让我这一把年纪的人听了心里都跟喝了蜜似的。”
看田母竟然有聊起来没完的趋势,田婶连忙提醒道:“太太,少奶奶在家等着您做的香椿饼呢!”
田母心里儿媳和孙子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果然,一听这话,立马就不和邻居在这里瞎扯了。
收住话茬,“李嫂子您忙,家里的儿媳妇还在等着吃香椿饼呢。等我家小孙子生下来,给您送红鸡蛋。”
“那我可在家等着您家的红鸡蛋跟着沾沾喜气了。您忙!我也得赶紧回家准备晌午饭了。”
田婶看这两人终于聊完了,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
她家原来只谈论琴棋书画的太太什么时候变成这么接地气儿了。
这话还是花兮兮告诉田婶的,田婶觉得这话形容的太对了,可不是接地气儿了嘛。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田母就变得跟胡同里扎堆纳鞋底的那群女人一样,跟谁都能聊上几句。
主仆两人去到集市的时候,集市上已经没有多少人了。好在卖香椿的摊子还没有收摊。把最后的几把香椿全都包圆儿,又和卖菜的老农预订了一棵香椿苗,让他送到田家的粮铺去。
田母看到集市上还有卖荠菜的,想起前些日子花兮兮念叨着要吃荠菜饺子,又买了一篮子荠菜。主仆两个这才打道回府。
回到家,花兮兮已经不在院子里转圈了。
两人松一口气,开始忙活起摘香椿,剁碎、摊饼。
没等香椿饼出锅呢,花兮兮就闻着味儿从后院过来了。
“娘,香椿饼好了?”花兮兮惊喜道。
她虽然不待见林毓坤,但是,心疼赵玉婉,刚刚正在商城里挑选给她肚子里宝宝的礼物。
毕竟,宝宝是无辜的。
更何况是玉婉姐的宝宝。
花兮兮这个当姨妈的,总得表示一点心意。
礼物还没挑好,就闻到田母她们做香椿饼的香味,立马就坐不住了。抱着肚子就向厨房走来。
“马上就好。你在去外面坐一会儿,免得被油烟呛到。”田母坐在厨房的小板凳上,一边给灶里添柴火,一边回答道。
出去是不可能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