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官途青云志 > 第33章 风暴将临(第1页)

第33章 风暴将临(第1页)

清源市纪委大楼,肃穆得如同一座巨大的、沉默的灰色堡垒。常务副书记周正明的办公室,位于走廊尽头,厚重的实木门隔绝了外界的喧嚣。空气里弥漫着文件纸张特有的干燥气味,混合着淡淡的消毒水味道。

周正明靠在高背真皮座椅里,双肘撑在宽大的红木办公桌上,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那份密封的举报材料就摊开在眼前,如同一条盘踞的毒蛇,散发着阴冷的气息。他五十多岁,头发向后梳得一丝不苟,国字脸,法令纹深刻,眼神锐利得像手术刀,此刻却笼罩着一层审慎的阴霾。

“路远…林静…”他低声咀嚼着这两个名字。路远,清溪县那个如野火般窜起的年轻副县长,破格提拔,毁誉参半。野马涧的功勋是真,清溪镇掀翻吴明、周海的狠厉手腕也是真。省教育厅的林静,背景深厚,林副省长的爱女,更是省里挂了号的青年才俊,前途不可限量。这两人搅在一起?

举报信的字句如同淬毒的针:“罔顾纪律”、“私德败坏”、“同处一室”、“深夜异常响动”、“贴身照料高烧”……每一个词都精准地打在党员干部最敏感的神经上,尤其在这举国抗疫、容不得半点差池的当口!那张模糊的窗影照片,更是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捕风捉影?还是确有其事?”周正明眉头拧成一个深刻的“川”字。如果是前者,这举报的时机和狠毒程度,明显是冲着路远去的政治构陷。如果是后者……周正明眼神一凛。那性质就极其严重!不仅涉及个人作风,更是在挑战防疫铁律!无论哪种,都足以掀起一场风暴。

他拿起桌上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拨通了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的内线。声音低沉而严肃,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老赵,我周正明。你亲自去一趟,调取清溪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黑石乡疫情处置的所有原始记录。重点是路远、林静两人进入隔离点的时间、具体位置、医学观察记录、每日体温报告、指挥部与他们的通讯记录,还有那份就地隔离命令的签发原件。记住,要原始记录!所有接触过这些材料的人,签署保密承诺。动作要快,要绝对保密!”

“明白,周书记!我马上去办!”电话那头的声音立刻绷紧。

放下电话,周正明靠回椅背,目光再次落在那份举报材料上,手指在“贴身照料高烧”几个字上重重敲了敲。他的眼神深邃,如同不见底的寒潭。举报人显然对隔离点内部情况有一定了解,甚至可能就在清溪县内部。这张网,才刚刚开始编织。风暴已在市纪委这间安静的办公室里酝酿,只待一个突破口,便会席卷而下。

---

清溪县政府小会议室。阳光透过宽大的玻璃窗照射进来,却驱不散室内凝重得几乎令人窒息的气氛。县政府常务扩大会(防控指挥部会议)正在召开,议题正是如何应对黑石乡疫情后续处置以及全县下一步防控重点。

县长张为民坐在主位,脸色疲惫,声音带着强打精神的沙哑:“同志们,黑石乡的聚集性疫情,给我们敲响了最沉重的警钟!路远同志、林静同志和省厅工作组的同志们,在极其危险和艰苦的条件下,迅速控制住了局面,特别是那位危重病人的成功转运,避免了更大悲剧,这是不幸中的万幸!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他们表示敬意和慰问!”

掌声稀稀拉拉地响起,远不如往日热烈。领导们的目光,有意无意地飘向坐在张为民右手边第三个位置的路远。

路远坐得笔直,身上的夹克洗得发白,却熨烫得一丝不苟。他脸上依旧带着连日奔波的疲惫,额角那道暗红色的痂清晰可见,但眼神却恢复了惯有的沉静和锐利,像两泓深不见底的寒潭。他平静地迎接着那些或探究、或审视、或别有深意的目光,脸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仿佛那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救援和随之而来的十日隔离,只是寻常工作的一部分。

“但是!”张为民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加重,“代价是惨重的!道路中断,物资运输受阻,后续防控压力巨大!更暴露出我们基层公共卫生体系的脆弱性!特别是偏远山区,缺医少药,防控能力几乎为零!这次是侥幸,下次呢?”

他的目光扫过在座的副县长和指挥部成员,最后落在常务副县长李国华身上:“国华同志,财政再困难,这次也必须挤出硬骨头!北部山区几个卫生院的标准化改造、急救设备配备、医护力量培训,必须立刻纳入应急预算!不能再等了!”

李国华端起茶杯,慢条斯理地吹了吹浮沫,脸上带着惯常的、令人捉摸不透的微笑:“张县长说得对,教训深刻啊。财政压力是大,但该花的钱,勒紧裤腰带也得花。不过……”他话锋一转,目光看似随意地瞥了路远一眼,“这次事件也提醒我们,工作方法很重要啊。风险意识要时刻绷紧。像这次,路副县长和林副处长深入核心疫区,精神可嘉,但个人防护和后续的隔离流程,是不是可以做得更规范、更稳妥一点?毕竟,领导干部的安全,也是宝贵的国家财富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看似关心,却字字诛心。直接将路远和林静置于“风险意识不足”、“操作可能不规范”的阴影下,巧妙地呼应了那份正在市纪委发酵的匿名举报。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路远脸上,带着更深的探究。

路远放在膝盖上的手,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下,指关节微微弯曲。他抬起眼,目光平静地迎向李国华,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回荡在安静的会议室里:“谢谢李县长关心。黑石乡的情况特殊,道路中断,疫情突发,时间就是生命。当时的选择,是唯一能争取时间挽救生命的选择。指挥部下达就地隔离的命令,我和林静以及其他同志,是完全理解并严格执行的。所有操作,都是在当时极端条件下,严格按照防疫手册和指挥部远程指导进行的。我们问心无愧。”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座的常委,语气沉稳而坚定:“至于李县长提到的规范问题,我完全赞同。这次的经验和教训,我会尽快形成书面报告,提交县委县政府会和指挥部,供后续完善预案参考。当务之急,是如何举一反三,真正补上北部山区公共卫生这块短板,避免类似险情再次发生。”他巧妙地将话题拉回正轨,避开了李国华暗藏的锋芒,同时表明了自己坦荡的态度。

张为民适时接过话头:“路远同志说得对!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具体方案,由卫健局牵头,路远同志负责,一周内拿出详细计划,上会讨论!散会!”

众人陆续起身离场。路远收拾着桌上的笔记本,动作沉稳。他能感受到背后几道目光,如同芒刺。李国华走过他身边时,脚步似乎微微顿了一下,嘴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弧度,随即恢复常态,端着茶杯走了出去。

就在这时,一阵清脆而富有节奏的高跟鞋敲击大理石地面的声音由远及近。一个穿着米白色修身西装套裙、身姿窈窕的身影出现在会议室门口,恰好与准备离开的路远打了个照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