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是吧?那我去啦。”
“可不能那么冒失,再说……”
“再说什么?”
“世上的事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你父亲他大大咧咧的,可是外婆在妈做姑娘时讲了很多事情呢。哎,慢慢你就会明白的,就听妈的吧。”
不一会儿,汉文先生回来了,可是,根本没提隔壁的事儿。
那天晚上,等纸罩灯又像往常一样点燃、熄灭,只有先生和阿米两人世界的时候,阿米抚摸着逸龙先生的胡子说:
汉文先生的风格(5)
“今天K那里好像来了个姑娘,这两天……”
“你可去帮忙了?”
“倒是核计了一下,结果没去。”
“你可真是的,为什么不赶紧去呢?”
“可是,我想早晚会过来打招呼的吧。”
“什么招呼嘛,国家不同习惯也不一样。这种时候忘掉自己的风俗习惯,换换脑筋,以真心和人之常情来考虑事情的话,不管怎么做都不会有错。人家大概觉得你应该先来呢。”
“不过,我总觉得这里边有点什么事儿。”
“是啊,我也有点儿感觉。”
“其实也不会有什么的……”
“可不是嘛。”
“……”
“说不定不是亲妹妹吧。”
“也许是我多心,总觉得最近K喜滋滋的。”
“明天就知道了。不管怎么说,他是个很有才气的人,虽说只见过两三面,可是我看得出来,若不是将来要回到遥远的四川,我也觉得可以把女儿许配给他。你呀,也不前后考虑一下,见到自己相中的青年就什么都忘了,可是回过头来又考虑门第,又考虑钱的,这不是矛盾吗!”
“如果不是妹妹……”
“那就是一对好夫妻了吧,我也想弄个明白。”
第二天,K君去了学校,阿民留在家里。
阿民已经不想前一天的事儿了。她四下里打量着这个小小的爱之巢。今天一天必须把厨房给弄好。不过,这也简单,只要有炭炉有锅有米就行了,到附近转转买来就是。日本人好事,就一直以兄妹相称算了,中国留学生也不会说三道四的。听说隔壁住着汉文先生,可是若按日本方式前去拜访有些不妥,干脆就按不谙礼仪的外国人那一套来办吧。因为是这样想的,故而决定不登他家的门,等什么时候,在门口问候一下就是了。因此,中午拎着菜回来时,阿民在胡同口碰到阿米,就打了个招呼说:“往后会给您添麻烦的。”还尽量注意着不露出仙台口音来。
这反而给了阿米一种日语说得不好的印象。
傍晚,阿照还没回来,汉文先生对阿米说:“K君也将开始甜蜜的夫妻生活啦,我们也得效仿他们努力学习才行啊。”
“是个日本人,那口音我好像有点印象,像是宫城县的,而且昨晚我……”说到这里,就止住了。
然后换了一下语气,说道:“K君是个才子啊。不只是中国古典,在近来的时文方面也很有才华——虽然这方面我不大懂——而且还是个非常浪漫的人。我说你呀,要抛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