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晴:“三弟在镇上自己读书呢,他现在又找了个活儿,教一些可怜的孩子们认些字。”
侯氏大喜:“哟,老三都能教书了。”
“娘不是教书,就是这些字。”
“那也成呀,人家给多少钱呢?”
“不给钱,只给点儿谢礼。人家也是做的善事,那些孩子都是无家可归的孤儿,就是前面我跟您提起过的那位浅公子,他收留了这些孩子。
他给这些孩子提供吃住,又找了些愿意的人,教孩子们认些字,练练武什么的。”
“呦,这浅公子可真是个心善的,那老三的谢礼是什么呀?谢礼也是他给的吗?”
“对,也是他给的。具体是什么我就不知道了,我只是这样听说的。”
侯氏啧啧道:“这镇上的有钱人果然不一样,这是有钱没处用了,收留些没人要的孩子,又管吃,又管住,还管学。”
月晴没想到侯氏会这么说,解释道:“他们又不缺钱,缺的是名声。我和李嫂子也经常过去帮忙,虽然没什么钱,但我们会做鱼,平时就给孩子们送些吃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邻里邻居的都知道,不停夸我和李嫂子是好人呢。我们的生意也因此得到好处呢,每天那鱼都早早的卖完。”
“呦,看来这还是好事儿呢。”
“可不是,我们都能这样,何况人家浅公子了,人家是做大生意的,有个好名声,得到的好处,可比我们卖鱼的大多了。反正也不缺那点儿钱。”
侯氏又感叹。“要不怎么说人家是大人物呢,就是跟咱们小户人家想的不一样。”
月晴满意,就得这么想。
应付完侯氏,月晴与李嫂子跑了一趟王翠花家。
王翠花正在家里,他们家院子里几口大水缸,里面全是收来的鱼,明天早上就会送到镇上。
“哎,你们两个怎么回来了?”
李氏上前道。“要回来办点事儿,我和晴儿不好开口,便想着让你与我们一道儿。”
“什么事儿啊?”
“隔壁村与晴儿有婚约的那个周二成,我们想请他到镇上去给一些孩子教教打猎的本事。我嘴巴笨,晴儿脸皮子又薄,就想着拉你一起去说。”
说着,李氏便把提前商量好的那些事儿都讲了一遍。
“哦,那成,我跟你们一起去。”
李氏:“今天天晚了,咱们明天一早就出发。”
“那这些鱼明天早上怎么送?”
李氏:“我们明天大概没时间做,明天先不送,等我们走的时候一起带走。”
“好。”
告别王翠花,月晴想着李氏家里没什么人,便邀请他到赵家去住。
“这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太好的,你家又没人,东西都搬走了。你回去连个被子都没有,不如直接到我那儿住,反正我家现在房子多。”
李氏其实不想回去,便顺着月晴的意思去了赵家。
两人刚到赵家门口,便见门口围了不少人,并伴着一阵吵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