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圣上亲眼见识杨春晓的厉害之处,这丫头脑子太好使,时不时和她聊两句也能开阔他的思路,最近处理朝政都顺手不少。
圣上对有用之人一直大方,笑着道:“你两个舅舅年纪都不小,我记得你二舅舅已经是秀才,他们都是国之栋梁,你的请求朕准了。”
春晓声音激动,“臣女谢圣上恩典。”
圣上话音一转,“不过,这记账之法不得宣扬出去。”
春晓,“臣女明白轻重。”
记账法太过清晰明了,损坏太多人的利益,她也不会蠢得宣扬出去。
她宅子用的记账法只是做了一点改动,并不会引人注意。
圣上很满意,“小六年幼出宫建府,他有许多不懂的地方需要你照顾,有功就要赏赐,恢复你舅舅们的功名。”
这就是圣上找的赏赐理由。
圣上对着尤公公示意,很快带进来一个容貌普通的年轻男子,大概二十岁左右。
圣上指着男子,“你身边也没个小厮跟随,他是丁平,日后跟着你出门跑腿。”
春晓的确需要一个机灵的小厮,自从方圆成了庄子管事,她就缺少跑腿的人,“臣女谢陛下赏赐。”
圣上拿出记录皇庄粮食的账本,“你在宫外多走访一些粮食铺子。”
春晓压下眼底的激动,这是交给她的任务,她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下午出宫,春晓时不时看向六皇子的随身太监,六皇子询问,“师父认识孙公公?”
春晓笑着点头,“臣女第一次来京城时,曾见过孙公公送包袱。”
六皇子介绍孙公公,“他得过母妃的照顾,后来调到姐姐身边,姐姐又将他留给我,孙公公的医术不错。”
春晓知道孙公公的医术有多厉害,“孙公公自学成才?”
孙公公是属于沉默寡言的性子,躬身回话,“小人在宫外学过三年,进宫后,淑妃送给小人几本医书,小人的医术当不得殿下夸奖。”
春晓明显对孙公公更有兴趣,询问道:“公公本就姓孙?”
这让她想起西宁的孙大夫,要不是孙公公不像孙大夫,春晓真的会怀疑孙公公的身世。
孙公公摇头,“当年逃难时遇到一个孙姓的药童,小人跟了药童的姓。”
春晓心神一动,“药童年纪多大?”
孙公公飞快看一眼殿下,“与小人差不多的年纪。”
春晓已经走近孙公公,“你可知道他在哪里?”
不管是不是孙大夫的小儿子,广撒网准没错。
孙公公神情低落,“他已经随家人下了江南。”
春晓暗道一声可惜,又反应过来,“他有家人?”
孙公公迟疑片刻,还是说了实话,“随着他的师父一家离开的京城。”
说话间已经到宫门口,春晓家的马车等在外面,只有一辆马车,没有接六皇子的马车。
春晓这才反应过来,“殿下的府邸没建造好,殿下出宫住在哪里?公主府吗?”
六皇子因为不好意思脸颊涨红,“我住师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