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嫡女归之步步为后txt > 分章完结6(第2页)

分章完结6(第2页)

未初表示无所谓,任由晴安折腾,心想就晴安这半吊子手艺以及她那首饰盒里可怜的几个并不如何高质的首饰,再怎么打扮也扮不出一朵花来。

果然,未初看着镜子中由晴安全力捣腾后的自己,很好,跟平时一模一样!

收拾好,简单的用了点香叶玉米粥,未初便带着晴安出了梨落院,径直去了前厅。

两人到前厅时,二房三房的人该到的人都到齐了,只有大舅一家以及老太太没有来。正经宴会都讲究身份地位,如姨娘妾室之类上不了台面的是没有资格去赴宴的,但即便如此,前厅里的人大大小小加起来也有十几个,毕竟姨娘妾室太多,这庶女庶子便也多了。

一厅的人见着未初来,有些人只是懒懒的看了一眼便罢了,有些人甚至看也未看,自顾的说着自己的,当然也有人暗地里眸光逡巡在未初身上,眼底带着污秽的暗光。未初早就习惯了尹府这些人对她不冷不热的态度,也驾轻就熟的统一给长辈见了礼,然后自寻了个空位坐下,静静的等着人到齐。

等了一会大房的人依然还未见人,有人看不过去,便发起了牢骚,“娘年纪大了多花点时间到也没什么,怎么这大哥一家子人也这么大的架子,还得让我们大家一起等。”说话的是三房夫人田氏,田氏一向嫉妒张氏日子过得比她优越舒心,眼皮子浅又拎不清事,性子还不懂得掩饰,便有什么就忍不住要说什么,因此常常被老三尹长峰教育斥骂,但田氏又是个记吃不记打的人,转眼就忘了尹长峰的交代,故态重生。

“你给我闭嘴,少说两句没人把你当哑巴。”尹长峰见田氏又开始嘴欠,眉峰一拧,狠狠的瞪了她一眼,沉脸呵斥。

当着这么些人的面,田氏根本不觉得被自己的丈夫呵斥是一件羞愧的事,反而因为人多觉着尹长峰不会把她如何,胆子越发的大,顶嘴尹长峰道:“本来就是,我有说错什么吗?不然你问问二哥二嫂,看他们是不是也觉得老大一家太过分了。”

本来在看戏的尹长安见田氏突然扯到自己,愣了一下,略显发福的脸上堆起尴尬的笑道:“别问我,我什么都不知道。”

二夫人李氏被点到名倒比尹长安更加淡定,她掀起眸子看了田氏一眼,淡淡道:“反正也无事,我没关系。”

田氏见两人竟然没有一人附和自己的话,气得瞪眼,而尹长峰则早就脸色黑得难看了。

田氏的大女儿尹菲儿眼见自己的娘还不知看脸色的要乱说话,忙在其身后扯了扯对方的衣服,低声劝道:“娘你消消气,大舅他们应该也快来了,你那些话要是被祖母听了去,被祖母误以为你是不愿等她就不好了。”

听了尹菲儿这话,田氏总算消停了下来,她虽然胆子大,但也还是不敢触老太太的威严。

未初默不作声的旁观着这一切,越看越觉得有趣,尹长峰性子内敛隐忍,却娶了个如此没有脑子的田氏,而尹长安性格软弱毫无担当,他的夫人李氏却是个软中带硬的人,更甚至还有个不显山不露水却手腕高明的女儿尹妁。再看大房一家,尹长顺在商界可谓游刃有余,圆滑豪气,但张氏表面大度贤淑,实际却满心的小家子气,而尹姝美更是个行事极不靠谱的主。

都说吃什么样的饭养什么样的人,可未初看尹家这一家子人,倒是个个都不尽相同,南辕北辙,有趣得很。

这边田氏刚消停下来不久,老太太就来了,由张氏和尹姝美一左一右扶着,其身后跟着尹长顺以及尹攀。

老太太着一身青色富贵牡丹锦,梳着一丝不苟的圆心髻,却在发髻间插了一副极为亮丽的孔雀衔珠簪,似乎显示了老太太不服老的心思。

张氏和尹姝美倒是装扮一致,皆以美艳华丽为主,都是上好的烟云锦,时下最流行的层峦百褶流仙样式,仅在妆容上有所差异,张氏妆容较浓多了妇人的韵味,尹姝美淡妆轻抹突出眼妆,依旧韵着窑姐般的风韵。

当然,对于未初来说,这三人再如何巧思用尽,也不比她那大舅来得更有存在感。

尹长顺文人出身自认为自己身具文人雅韵,面上端着君子淡如水的姿态,可眼光精锐圆滑,那是多年驰骋商场自然而然生就的商人气,如此一来,倒让他文人不似文人商人不像商人,十分的别扭古怪。

众人见着老太太立即纷纷起身问好,老太太一双略微浑浊的眸子扫了厅里众人一眼,挥了挥手,道:“好了,既然都来齐了,那便走吧。”

“是。”众人应了,一群人拥簇着老太太往大门走去,未初带着晴安落在了最后,出了府门,门口已经提前准备好了七辆马车,老太太独自一辆,三房正房各一辆,其他庶子庶女男女各分一辆,最后一辆用来放各房准备的寿礼,而丫头婆子们便只能侍在马车外走。

未初本来打算与几位庶女一同上倒数第二辆马车,可耐不住尹长顺想要拿她做场子给众人看,让她上了第二辆马车,虽然与张氏和尹姝美等同处一处,未初表示半点压力都没有,对于那偶尔落在她身上的暗光,她选择忽视。

待所有人都上了马车,几声呼喝响起,接着一溜的马车便动了起来,滚滚向着东郊傅府而去。

第九章贵女佟钰

居安县是个很奇特的存在,它面积不大,人口也不多,但因为地处水陆交通要塞的优越地理条件,流动人口密集,其经济的繁荣程度便是在南方一带都能数得上号。

而在文化底蕴上,便要提到那博文书院。博文书院是居安县唯一的书院,虽然历史也称得上悠久,但在数年前却也只是个没什么影响力的小书院,而这种情况,在书院出了一位百年难得一遇的文科状元以及那位状元郎最后做了翰林学士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少人慕名而来,甚至在这江南一带许多官员子弟也都被送到了博文书院就读,想着或许他们也能在这里培养出下一个文科状元来。

而那个文科状元,便是如今的博文书院院长傅懿!

傅懿出身于居安县,在他做了二十几年的翰林学士后,直至两年前向陛下请辞归隐,回到了故土,因为感恩于博文书院曾经对他的培育,自请到博文书院做了院长,而随着傅懿的入职,博文书院迎来了更多的学子,他们便是不求能考举状元,只冲着傅懿在京都那几十年的人脉,也值得这些人不远千里而来了。

因此,当尹家的马车到了傅家的庄子外,未初从马车上下来,不意外看到的便是眼花缭乱数不清多少的马车以及络绎不绝递帖子进入庄子的人,未初突然有些忧虑,不太确定她那幅画还是否能在这么多的寿礼中被傅懿给注意到。

可是事到如今,未初也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只能看运气了。

尹长顺遣小厮递了帖子,尹家一众人顺利的进入庄子后,除了大房外,其它两房都遣了下人将寿礼送去了特意围出来暂放寿礼的接收处,未初给晴安使了眼色,晴安便趁着没人注意的时候也混到了接收处,将没能装裱已经有所褶皱的画卷交给了庄子里的小厮,还再三声明了这份寿礼是尹家表小姐君未初所送,惹得那小厮忍不住蹙了眉头,心想就这么一个上不了台面的东西还值得你这么再三强调吗?

对于小厮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