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制而不杀,白旻觉得,杀而制之会更加实用些。
但这终究不是帝王之道。
当今圣上重文轻武,征战风头太盛,总是招人闲语。
白旻特意用玄铁制了一副修罗面具,令赵翊白每回出战都戴上。
如此一来,挥戟时敌人的血只会脏了修罗的脸,脏不了皇室的颜面。
这是将士以白骨铸就战功,为何皇室会觉得有失颜面?
赵翊白时而也会因此感到嘲讽。
或许是察觉到赵翊白想法的撕裂,早在姜烈入营时,白旻就提议赵翊白去与之结交。
姜烈是当朝副相姜惇之侄,虽然不明白这个年轻人为什么会远赴军营,但日后他的官途一定会顺畅很多。
二人年龄也相仿,或许会成为不错的朋友。
白旻是这么想的。
可惜,赵翊白找到姜烈的时候,他已被磋磨得一身泥腿子气。
说着不入流的俚语和脏话,也不顾满身血迹和灰尘地与众将士在谈笑。
但赵翊白还是一眼可以看出姜烈出身不低。
剑眉英气逼人,双眸灼灼闪光。
姜烈的容貌不俗。
美貌向来是权力的附属品。
高位者将美人层层筛选,从而制造出权力和美貌的混合品。
赵翊白是,姜烈亦是。
这就是赵翊白对姜烈的初见印象。
待二人熟识后,赵翊白于一次酒间夜话,再次与姜烈谈起此事。
姜烈却笑着调侃:“若殿下觉得我这混账模样还算生得好,但估计见到阿灼后,就走不动路了。”
“阿灼是谁?”赵翊白也玩笑着追问。
“是我的堂妹姜灼,她的容貌堪称京城最绝,就是性子坏了些。”
姜烈的堂妹,就是副相姜惇之女。
赵翊白笑笑,没有说话。
如今王相和姜副相推行的新政正得圣上青睐,谁若娶了姜惇的女儿,也算是获取了新政一党的支持。
党争,权力,乃至皇位。
赵翊白从未肖想过这些。
赵翊白想要的从来都只是守护住自己身边的人。
偶尔,边疆动荡,连月行军更换营地时,赵翊白也会贪心地想要在一个地方安稳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