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兄,陛下不是委任你开凿大运河吗,怎地悄无声息到了汴州?”
真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
得知老头儿就是宇文恺,王贞还在想怎么把话题引入大运河工程上,未曾想韦师这么快就帮了自己一把。
“伯父,小侄猜测先生肯定是提前来考察河段了。”
宇文恺眼前一亮,心里暗赞这厮聪明。
接着又听王贞道:“运河经过汴州是桩天大的好事,既方便客商南来北往,又能帮助当地缓解旱涝灾情。”
分析的鞭辟入里。
这下就连韦师也投来赞赏的目光。
“孝逸说的不错,但你似乎只看到了运河的好处,却忽略了修建运河所耗费的人力物力。”
身为一州长官,韦师不得不为民生考虑。
目光若有若无地瞥向宇文恺,神情有些哀怨。
宇文恺顿觉老脸尴尬,嘴角露出一丝苦笑。
圣命难违啊!
见时机成熟,王贞拱手笑道:“学生有一策,愿替伯父和先生分忧。”
“哦,如何替老夫分忧?快说来听听。”宇文恺也想为百姓谋福利,闻言迫不及待。
“学生主持的南城开发,伯父和先生都是看过的,以为如何?”
见二人点头,王贞也不再卖关子。
“鸿鹄建筑公司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若汴州大运河工程交由学生的公司承办,也能替朝廷省下不菲的经费。
再说劳役问题,百姓苦役大家都是知道的。
若是本公司有偿招募劳役,既能提高百姓参与工程的积极性,也能帮朝廷解决百姓的生计问题。
一举多得,岂不美哉?”
言毕,厅内一时鸦雀无声。
这个想法实在太大胆!
朝廷基建,向来都是工部亲力亲为,委托给民间商股未有先例。
半晌,韦师方才疑惑开口:“可你又出钱又出力,到底图的什么?”
宇文恺也是连连点头附和。
“对啊,老夫也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
本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