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景岳全书方剂汇 > 第103章 痘疹诠痘疮2(第7页)

第103章 痘疹诠痘疮2(第7页)

出迟者,宜人参白虎汤加木通、干葛主之。有因时气不正,为风寒外邪所袭,以致皮腠闭密,发热

无汗而出迟者,其证必头痛鼻塞,四体拘急酸痛,宜疏邪饮、参苏饮、惺惺散之类主之。若本无诸

邪而出不快者,此气血内虚,不能驱毒托送,而留连于内,宜十宣散,或托里消毒散。若气分大虚

而出不快者,宜保元汤、六气煎。血分大虚者,宜五物煎,或六物煎加减主之。若内有所伤,气滞

而出不快者,宜匀气散、橘皮汤加减主之。头面出不快,当用川芎、荆芥、羌活、

防风、天麻之类

为引使。胸腹出不快,当用本、升麻、紫苏,及紫草木通汤。四肢出不快,当用桂枝、干葛、甘

草、连须、紫草、葱白,各加生姜为佐,连进二服,出自快矣。

一、痘不起发者,虽证有不同,然卒由血气内虚,不能托送者居多。此中或宜兼解散,或专补

元气,当辨而治之。凡出齐之后,或被风寒所闭,而发热头痛,陷伏不起者,宜羌活散、参苏饮,

加内托等药治之。若红点初出,暗昧干燥不起发者凶,宜四物汤加紫草、红花、丁香、蝉蜕、官桂

,或调无价散,量儿大小与之。若便实内热,隐隐肌肉间不起发者,宜

紫草饮子。若血分微热而毒

不能达者,宜托里消毒散。若气虚气陷不起者,保元汤,或蝉蜕膏加黄。若血虚不起者,芎归汤

、四物汤。若血分虚寒不起者,五物煎。若气分虚寒不起者,保元汤、六气煎。若气血俱虚不起者

,六物煎、托里散。凡以上补助气血等剂,须加好酒、人乳、糯米,更妙。凡发痘之药,用本不同

,有以毒攻毒而发痘者,如用山甲、人牙、蟾酥、蝉蜕之属是也;有解毒清毒而发痘者,如草车、

红花、牛蒡子、犀角、木通、连翘、金银花之属是也;有升提气血而发痘者,如川芎、白芷、荆芥、

升麻、蔓荆子之属是也;有解散寒邪而发痘者,如麻黄、桂枝、柴胡、干葛、防风、紫苏、葱白之

属是也;有行气行滞以通壅塞而发痘者,如丁香、木香、陈皮、浓朴、山楂、大黄之属是也;有益

火回阳、健脾止泻而发痘者,如附子、肉桂、干姜、肉豆蔻之属是也。凡此者孰非托里起痘之法,

然但可以此为佐,而必以血气为主,则在乎四君、四物、十全大补之类,庶乎随手而应,无不善矣。

一、虚证见于报痘之时,即当速为培补,失此不治,必不能灌浆结痂,十日后必致不救。盖痘

疮实热者毒盛可畏,虚寒者内败可畏,但实热证显,虚寒证隐,人多误认,故为害反甚。且痘疮之

所赖者,惟饮食血气。

饮食之本在脾胃,血气之本在肝肾,但使脾胃气强,则滋灌有力,而无内虚陷伏之忧,气血充畅则

毒皆生化,而无表虚痒之患。此其在气在血,或微或甚,所当早辨而治也。凡痘出灰白不红绽,

或灰黑顶陷,或身无大热,皮嫩色光,溶溶如淫湿之状,或口不渴,饮食少,腹膨溏泄,二便清凉

,皆表里虚寒证也。若气虚者,宜调元汤、***汤。气虚微滞者,五味异功散。气虚宜温者,保

元汤、六气煎。脾气虚寒者,养中煎、温胃饮,或理中汤。血虚者,四物汤,血虚宜温者,五物煎。气血俱虚者,六物煎、五福饮,或八珍汤。气血俱虚而寒者,十全大补汤。脾肾血气大虚大寒者

,九味异功煎、六味回阳饮。脾胃虚寒气滞者,陈氏十二味异功散。凡痘疮色灰白不起发者,气虚

也,候出齐,以保元汤和木通、川芎最稳。

一、火证热毒在见点之后,宜速为清解,若不早治,则日甚一日,必致不救。凡见点太赤,根

下皮色通红,此血热气有不能管束也,后必起发太骤,皮嫩易破,或痒不可救,宜急清血分之热,

用凉血养营煎,或鼠粘子汤,或用六味消毒饮加芍药治之;或四味消毒饮、益元散俱佳。凡痘疮已

现,毒泄则热当自解,若疮已出而壮热不减,此毒蕴于内,其势方张,其疮必密,宜解其毒,用柴

葛煎、或鼠粘子汤。凡见点之后,壮热不退,或三四点相连,色红带紫,或根窠焦色,红紫成片,

或口唇热燥,烦渴喜冷,舌上有胎,或二便燥涩,此表里皆热,毒盛之重候,急须清热解毒。如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