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淳年间,冯元常升为尚书左丞,因其处事得当、见识超群、知人善任、能定边疆,深得李治的赏识和信赖。
李治晚年多病,命百官奏事都先交与冯元常评处后再奏闻。
这个事情,长乐冯氏也跟着发展起来。
然而冯元常曾私下劝谏李治抑制武则天的权力,李治虽未采纳却深表赞同,此事被武则天知晓后,她对冯元常深恶痛绝。
武后临朝,嵩阳县令樊文进献瑞石,冯元常上奏说这是谄媚狡诈的行为,不可欺瞒天下,武则天因此大怒,将他贬为陇州刺史。
不久,朝廷在乾陵举行李治的葬礼,武则天不想让冯元常回来,便又改任其为眉州刺史。
在眉州,冯元常恩威并施,平定了剑南的山贼叛乱。
转任广州都督,武则天不让他回京叙职,令其顺道赴广州。
在广州,他身先士卒,率兵渡海平定了安南首领的叛乱。
冯元常担任地方官期间,虽屡有政绩,但因遭武则天忌恨而得不到朝廷的奖赏。
最后,他遭酷吏周兴构陷,奉诏回京领罪后,被下狱害死。
一直到唐中宗李显复位后,为冯元常平反昭雪,旌表其家,在其门大字题名曰:“忠臣之门”
。
第203章:君以国士待我
愚孝,也意味着愚忠。
李承乾其实还是很看好长乐冯氏的。
毕竟他不用去听长乐冯氏老人的话,而像是冯元常这样的人才,也可以早些收到麾下。
从历史的角度上来看,冯元常能文能武,治民治军都是一把好手。
李承乾抵达信都。
冀州刺史自然是带着官员们前来迎接,并为太子召开宴会。
另一边。
长乐冯氏内部,也在紧急召开家族会议。
德高望重的族老们都到场了。
厅堂中,气氛凝重而肃穆,十几位白发苍苍的族老开始交谈起来。
“这是我们的机会,是长乐冯氏的机会,如果能搭上太子殿下这条线,对于家族复兴,将会产生极大助力。”
“我们需要彻底摆脱李李守素的影响。”
“五姓七望在支持魏王,太子对于打压赵郡李氏,会很有兴趣。”
“可是太子能瞧得上我们吗。”
“我已经跟李刺史谈过了,他会帮我们安排,让徽音在宴席上取服侍太子。”
“委屈徽音了。”
“笑话,服侍太子,这能叫委屈吗,这是天下人,谁都想要得到的殊荣。”
“诸位,可不要忘记了,当年我长乐冯氏,是如何起家的。”
众人沉默。
长乐冯氏的崛起,得益于当年南北朝时期,北魏太后冯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