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万里,碧波无垠。
明朝郑和的庞大舰队在返航途中破浪而行,二百余艘舰船如巨龙般蜿蜒于海面。
作为十五世纪人类最庞大的舰队,旌旗招展,气势恢宏。
海风轻柔。
鸥鸟翔集。
银鳞跃出水面,溅起晶莹的浪花,日光倾泻在天元号旗舰的甲板上,镀上一层金辉。
郑和、王景弘、侯显等身着绯红青绿官服的官员们立于船头,衣袍上的织锦纹样在风中翻飞,金线绣的飞禽走兽仿佛随时欲振翅腾空。
簇拥在他们中间的。
是一位身着道袍的年轻道士——王也。
他眉目清朗,气质出尘,这些日子与众人谈天说地,从仙家玄妙到人间世事,早已相熟,言谈间多了几分随性。
“海上风光真是壮阔无边!”
王也舒展双臂,任由海风拂过面颊,发丝轻扬如墨。
郑和捻须而笑:“初时确觉惊艳,但若数月乃至经年困于海上,再美的景致也难免乏味。”
“待归国后,小道长定要亲眼瞧瞧我大明风华,那才是人间锦绣!”
“对对!!”
王景弘亦颔首附和。
众官员皆露出自豪之色,仿佛已看见紫禁城的巍峨琉璃瓦在日光下流转光华。
大明天朝上国,四方来朝。
“这个时代的大明风华,我还真想见识见识。只是……”
王也却忽然敛了笑意,目光如炬投向远方:“诸位可知,大明朝虽为农耕文明鼎盛之邦,但若想延续千年国祚,海洋文明的滋养不可或缺。”
此言一出,众人皆愕然。
有官员眉峰微蹙。
“王也小道长何出此言?我大明物产丰饶,四海来朝,何须倚重区区海路?”
“我等之所以出海,也是奉了大明皇帝的旨意,向各国宣扬我大明国威为重,这一贸易方面可以厚往薄来,只要各国尊奉我大明为宗祖国就够了……”
“大明的强盛终究还得依靠农耕……”
“自古以来农耕为本!”
听了这些官员的见解。
连这些出海见过世面的官员都如此,更别说那些窝在内陆的官员了。
王也转身倚住围栏,指尖轻叩木栏,声音低沉如潮。
“你们的想法不对,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们。数百年后,这世界将由海洋文明主宰。如今被诸位视作蛮夷的欧洲小国,将通过航海崛起为世界列强。”
“而华夏……却会因固守内陆而落后挨打,山河蒙尘,国破家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