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静州往事最新章节 > 第247部分(第3页)

第247部分(第3页)

这一顿饭,喝了两瓶高度白酒。

段钳工就吼着要去唱歌。

王渝生知道这一桌子人都是同学,也就不再去凑热闹,给王桥打了招呼,便打着酒嗝回家。

刘沪脸喝得红红的,道:“昌东有没有好的歌厅?”

晏琳道:“我对昌东也不熟悉,得问王桥。”

王桥想了一会,道:“我也不太清楚。”

刘沪道:“平时你不唱歌?”

王桥道:“基本不唱,有一次到县委招待所唱过一次。还真不知道在哪里唱歌。”

刘沪表情有几分夸张,道:“在我心目中,你们这些基层当官的都是吃喝嫖赌,什么坏事都做,你的生活怎么象个苦行僧,活起来还有什么趣味。”

王桥道:“我们的生活没有你想象中那么腐败,也没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凄惨,我觉得还行。”

田峰道:“我以前来唱过歌,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叫什么兰天歌厅,我们可以走过去,不用叫出租车。”

五个青年男女就朝着兰天歌厅走去。段钳工酒劲上头,说话就没有了轻浅,道:“可惜了,今天吴重斌没有来,如果他能来,我们复读班六个人就算是凑齐了。”

听了吴重斌三个字,刘沪神情就顿了顿。

晏琳最知清刘沪心病,悄悄把段钳工拉到了一边,道:“段钳工,你是那壶不开提那壶,现在不能在刘沪面前提起吴重斌。”

段钳工这几年都在跟机械打交道,心变得更加粗犷起来,道:“这个有啥子嘛,毕竟大家都是从小在一起长大的。你和王桥还不是谈过恋爱,现在还在一起耍,有什么了不起。”

这确实是那壶不开提那一壶,晏琳一时不知说些什么好。

(第四百零八章)

第四百零九章打架的双方

五人一齐朝兰天歌城走去。

红星厂四个人也难得聚在一起,聊得很是热闹。他们主要聊小时候朋友的去向,也聊老厂区的旧事,还聊新厂区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山南老三线厂曾经到过深深的谷底,有的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有的焕发了新春,红星厂属于比较幸运的三线厂,及时找到了适合本厂的民用产品,让他们赢得了喘息之机,后来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国家加大投入,有了大量订单,红星厂终于重新恢复了活力。

红星厂效益好了,意味着刘沪、田峰、段钳工等人不会太替家里人操心,可以安心做自己的事情。

因此,聚到一起,大家心情都还是不错。

王桥跟他们走在一起,默默地听着他们讲厂里的事情。

到了兰天歌城,要了一个大房间。田峰开始点歌,段钳工喊着要拿啤酒。刘沪和晏琳坐在角落里说着悄悄话。王桥滴酒不沾,格外清醒,确实少了喝酒以后微熏的状态。

田峰道:“我给晏琳点了一首歌,以前最喜欢唱的《冬季到台北来看雨》,你现在喜欢唱什么新歌我不晓得,所以还是点老歌。”

段钳工道:“现在晏琳是省委的人,肯定要唱又红又专的歌。又好听又革命的歌,那就唱《长征》。田鼠,你快点找一找有没有《长征》。”

晏琳正在搞庆国庆的排练,是大合唱,其中确实有一个曲目就是《长征》,在礼堂里唱长征那是在正确的地方唱正确的歌,在这里唱就有点不应景,道:“我还是唱孟庭苇的歌。”

今天晚上的第一首歌就是孟庭苇的《冬季到台北来看雨》,王桥在读复读班时听晏琳唱过好几遍,唱得确实很不错。

音乐响起,电视屏幕却是出现一个三点式女郎,在哪里搔首弄姿。这个低俗画面一个就破坏了晏琳唱歌的兴致。她皱着眉头,坚持唱道:“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别在异乡哭泣,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梦是唯一行李,轻轻回来不吵醒往事,就当我从来不曾远离,如果相逢把话藏心底,没有人比我更懂你……”

这是一首寄托了晏琳深厚感情的歌,代表着青春、爱情以及逝去的岁月。有无数次行走在夜色中,从街道商店传来的这首老歌,总会让她眼框湿润,停下脚步,静静地听完。

只是,在兰天歌城,如此一首歌曲却配着一个光屁股女孩子,破坏意境到十分彻底的地步。

晏琳转过身,不去看搞笑的画面。

刘沪眼睛实在受不了如此刺激,道:“田峰,你找些有原版画面的。要看这些光屁股,你们几个单独来看。”

段钳工一本正经地道:“我也不喜欢看这些三点式,没有脱完,一点意思都没有。”

田峰又点开几首歌,结果全部都是这种画面,他跑到外面去找服务员,结果服务员答得很清楚,道:“我们这里都是这种,为什么,很简单,客人的要求嘛。”

昌东毕竟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