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内心的清净笃实坚定。
万物都在蓬勃的生长,我从中考察出循环往复的道理。
万物纷纷芸芸,最后又各自回到它们的根源。
回到根源叫做静,静叫作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叫做自然规律,认识了自然规律,才叫作明。
不遵守自然规律而轻举妄动,便会发生凶险。
知道了自然规律,才能包容一切;包容一切,才能大公无私;大公无私才能使天下信服;天下信服才能顺应天意;顺应天意,才符合自然的道。
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有危险。”
…………
“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道废弃之后,才有了仁义道德;聪明智慧出现以后,才有了严重的虚伪;家庭六亲之间不和睦,才有了孝敬慈爱;国家混乱不堪,才有了所谓的忠臣。”
…………
“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有一种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没有声音,也没有形体,永远不依靠外在的力量,循环往复,永不停歇,它可以算作万物的根本。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把它叫作道。
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作大。
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又返回本源。
所以说,道是大的,天是大的,地是大的,能够主宰自己的人也是大的。
宇宙中有四大,而能够主宰自己的人是其中之一。
这样的人取法于地,厚德载物;地取法于天,周济天下;天取法于道,自强不息;道则自我成就,按照它自己的样子来运行。”
…………
“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痕;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者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惜其资,虽智大迷。
是谓要妙。”
“善于行事的人,处理事情,不会留下明显的痕迹;善于言谈的人,说话不会留下瑕疵和过失;善于计算的人,不用借助筹策等工具;善于关闭门户的人,不用门闩,却让人无法打开。
善于捆绑的人,不用绳索,却让人无法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