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莫非是要发表几篇微电子学的论文?”
“说不定呢?到时候我微电子学的论文数量比张学长多的话,张学长不会怪我吧?”
连景回答得很茶。
至少在张正他们一行人看来,这回答让他们根本吃不下饭。
反观连景,他根本就没有在意张正他们的阴阳。
在他看来,与其在意他们的话,不如多看几页手里的教材,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物理和化学水平都同步向上涨了一点。
尤其是他本身的化学水平一般,在同张正他们这群人坐在一起学习后,他化学的进度条就增长得格外明显,看这样子,感觉过一会儿就能突破了。
微电子学果然不愧是物理和化学的交叉学科,竟恐怖如斯!
而另一边,张正他们吃饭都吃得如坐针毡,不知道为什么,明明连景没有说话,但就简简单单地坐在他们身边,他们就感觉自己食不下咽。
他们听到连景翻书的声音时,竟莫名地产生一种错觉,就好像连景将他刚刚翻看的内容都学会了!
这怎么可能?
《微电子制造原理和科学技术》是微电子学的核心教材,难度属于中等偏上,他们是大三、大四才学到这门课程的。如今,连景竟然能够毫无障碍地阅读下来,这怎么可能?
偏偏,连景阅读得挺快乐的。
如果说先前他看这本教材晦涩难懂,那么现在,在[相对智商]的帮助下,这本教材对他来说,就是基础型教材。这些知识点进入他们的大脑,就会自动建构知识框架。
而他每理解一分,这些知识框架就会逐步变得凝实。
这种感觉还挺神奇的。
连景低着头学习,他能明显感觉到张正他们吃饭的速度在明显加快,这让连景轻挑眉眼。
他能看出张正他们想要逃离自己。
看来,他使用[相对智商]的时间要缩减许多。
直到——
“连景,你怎么在这里?”郑成拿着托盘站在连景的面前。
他过来是想询问张正他们的项目进度。毕竟这么多见习实验员里,就只有三组专攻芯片架构方向。而这三组之中,张正他们小组成员的履历最为不错,或多或少都有这方面的经验。
但郑成没有想到当他走近后,竟然看到了连景。
连景怎么会和张正他们在一起,而且还拿着《微电子制造原理和科学技术》,这可是微电子学的教材。
“这不是向张正他们请教问题吗?”连景说得格外坦然,他能感觉到当郑成过来后,他学习的效果也在逐步加强。他现在看这本教材,就像看一本课间读物。
这意味着郑成在微电子学上的知识储备超过了在场大多数人,从而达到了“先富带动后富”的效果。作为“后富”成员,连景觉得十分满意。
这不得让郑成在这里多坐一会儿?
这样想着,连景转头看向张正,好心提示道:“你们难道就没有什么问题问郑老师吗?”
张正他们完全没有想到连景会突然来上这么一句,他们微微一噎,他们自然有很多问题想要问郑成,但这不是有连景在吗?
虽然从连景他们小组配置来看,他们应该不研究芯片架构,但他们作为基础研究人员,还是有一定的保密意识的。他们互相对视了一眼,没有说话。
反倒是连景兴致勃勃地开口说道:“既然你们没有想问的,那我来问了。”
连景问的问题几乎都和芯片架构相关的,例如:“28nm逻辑芯片中,源漏极的离子注入工艺如何实现浅结和陡峭掺杂分布?退火技术的应用原理是什么?”
“采用大分子掺杂、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倾斜注入等工艺进行实现,而退火技术的应用,使用的则是精确的局部加热、修复晶格损伤与激活杂质……”
郑成一边回答,一边有些纳闷。
每个小组在组队完成后都会将成员和研究方向进行登记,他特意关注过连景他们的研究方向,同微电子学没有丝毫关系。
难道现在芯片算法也同微电子学搭上关系了?
“你……”郑成想要问一下原因,当他看到连景面前密密麻麻的笔记后,他最终还是停下了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