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电影整体虽然也有一小部分是大场面的战争戏份,但这终归不是片子主要讲的,讲的更多的还是前线生活的艰苦。
镜头来回在副连长的回忆和现实的战场生活之中来回切换。
电影展示出了战士们在猫耳洞的艰苦生活,因为缺水,却用舌头舔石头上的水渍,浑身是汗,嘴唇干裂。
就这么一直坚守在前线的猫耳洞之中。
而这样的猫耳洞生活只是前方无数个猫耳洞之中的一个。
单调的生活,长期的压抑以及营养不良,让所有人都患上了疲劳综合症。
在战场上,哪怕是一点小事,都可以让大家紧绷的神经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副连长让小顾唱起了秦腔,就这样,外面炮火连天,猫耳洞内则是小顾声嘶力竭的秦腔。
战士们被猫耳洞的生活折磨的很难受,他们不怕枪林弹雨,不怕牺牲。
怕的是漫长的对峙,有时候甚至就连互相抹痱子粉这种小事都能让大家新鲜很久。
随着剧情的推进,送水的军工小刘过封锁线时牺牲了,所有的战士看着罐头盒里的水,都喝不下去。
此时副连长马上喊道,“怎么不喝?怎么不喝?喝!喝!”说完后就带头喝水。
因为他很清楚,这水是真的很难喝得下去,可是为了保证战斗力就只能强迫自己喝下去。
副连长看着眼前痛心的一幕火冒三丈,开始给营部和师部打电话,尽管他被气的浑身颤抖,但最后还是挂断了电话。
因为战场和前线每一天都有人牺牲,他不知道该和师长说些什么。
很快,他们就得到了换防的消息,可是这条路来的时候都很不容易,回去的时候又怎么可能容易?
小顾在撤离的时候不小心触雷,腿被炸断了。
一行人就在齐膝深的泥浆之中背着受伤的小顾,就和一群用红泥雕成的的雕像一样。
大家不断的跌倒,不断地爬起,终于成功撤离了这里,但小顾还是没能抢救过来。
影片的结尾就是副连长带着那个战友遗孀来到了烈士陵园,他们在整个烈士陵园一排排地寻找着。。。。。。。
整个影片的正式内容部分至此结束。
但是在影片结尾部分,还加上了几名参加过这场战争老兵的采访和回忆记录,有些和前世hbo的美剧兄弟连差不多。
至此,整个影片才算结束。
在整个影片之中,并没有把战争拍成满足荧幕前观众感官的工具,也没有花钱请什么大牌明星和流量明星,也没有塑造十全十美的英雄形象。
有的只是一些平凡的战士,他们面对战争也会恐惧,也会焦躁,也会疲惫。但正是他们用自己平凡而年轻的生命和鲜血铸造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这才有了国家后方的万家灯火通明。
整个电影看完后,很多观众都落泪。
电影本身并不是那种看起来气势磅礴的大场面战争片,反而还看起来很平凡,很质朴。
但是剧组就是通过这一帧帧的镜头将所有的东西都这么展示在大家面前,这里没有那么多的血肉横飞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