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花花绿绿的非主流,余阳并不感到奇怪。
因为文化分为‘主流’和‘非主流’。
主流文化又叫官方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由官方倡导,起着重要作用的宣传标。
其包括:
上级提倡的马列主义、毛邓思想。
上级在教育领域提倡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上级在社会层次提议的爱囯、诚信、友善、敬业。
十里营街道办提倡的集体主义、民族主义、东方复兴。
厂内提倡的吃胖胖、长壮壮、不偷车轮、不随意打人。
可以说,主流文化覆盖全社会,直接影响升学、考公、就业、上岗,甚至嫁娶。
否则会被扭送少管所,或无法参军、无法考公、无法找工作,甚至处不到对象。
而主流文化的衍生物,大多被公众熟知。
比如奥迪官车、行政夹克、官方办公风格。
又比如十里营的毛熊风格服饰、厂内专供产品、老余董语录。
反之。
人在成长过程中,总会经历青春期和叛逆期。
在该阶段的年轻人,寻求独立自主、反抗权威、尝试冒险、情绪波动大,试图在同龄人中获取认同感。
虽然他们接受主流文化,但由于缺乏认知和阅历,以至于在追求个性过程中,受慕强心理影响,渐渐演变成不被大众认可的‘非主流’。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欧美文化涌入,喇叭裤、蛤蟆镜,扛着大型磁带机在广场跳迪斯科。
九十年代,香江回归,古惑仔风靡内地,卡尺板寸、贴纸纹身,四处模仿狠人。
迈入新世纪,东方加入WTO,外资涌入,韩剧推动韩流,倭漫推动倭流,哈韩、哈倭兴起。
总之,非主流文化随着社会变迁发生巨大改变。
再过一段时间,或许眼前的花花绿绿,会发展成二次元、cosplay、JK制服、街舞、滑板、跑酷、小众乐器…
然后相关粉丝组成‘饭圈’,‘饭圈’又被资本利用,打造出众多品牌,接着直播、带货…
所以,无论主流文化怎么发展,非主流必然一直存在。
即便厂内持续增强职工认知,并组建厂内文工团、设置职工活动中心、天天弘扬正能量,甚至封禁许多影视作品。
但内部同样存在非主流。
也所以,余阳对非主流没什么偏见。
他们还只是个孩子。
当然,眼前的非主流,并不是土味杀马特。
而是小资阶层。
毕竟烫发、染发、拉直板,包括化妆、饰品、服饰、鞋帽、用品,农村娃真的消费不起。
余阳找到网管,给自己办理上网。
开机的空档,给常福发条信息。
随后扫一眼屏幕上的win系统桌面,找到自家跟联邦资本合作后,外挂兼容的游戏盒子,启动模拟修仙。